< 返回
安联大众拒绝名校毕业生的秘密

“金边蓝领”上海造:安联大众拒绝名校毕业生的秘密

当同龄人还在享受暑假的轻松时,刚满20周岁的阿彩每天一大早就要起床,从位于闸北区的上海电子工业学校的宿舍换两三部公交车,在早上9点之前赶到浦东陆家嘴的招商局大厦上班。

在来来往往的上班白领一族中,秀气的阿彩显得有些稚嫩,也不那么老练;穿着与大学生没什么两样,言谈举止还有点怯生生的味儿。

但是,就这样一个阿彩,已经将一只脚踏进了也许是许多名校本科毕业生理想中的外资企业———安联大众(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大门。8月1日,阿彩将和安联大众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成为该公司的正式员工。

移植德国双元制

与阿彩同时新鲜“出炉”就被送往安联大众的还有其他17名少男少女,在安联大众,他们18个人又被称作是“vital”。

所谓的“vital(vocational insurance training for allianz)”实际的意思是“安联保险职业培训计划”。“vital实际上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国内的嫁接。”安联大众人力资源部经理胡萍萍指出。

德国素以发达的职业教育闻名于世,而作为德国乃至全球最大的金融保险集团之一,安联集团在全球每年有2000余人的保险职业培训。

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殊背景,2000年夏,落户上海未满一年半的安联大众就急急联合有着十多年德国式双元制教学运作经验的上海电子工业学校、德国汉斯·赛德尔教育基金会,启动了vital计划———从2000年上海市应届高中毕业生当中直接“选秀”,两年后直接输入安联大众。而在此前,上海电子工业学校就曾经为众多的德国企业(主要是制造业)诸如西门子、德国大众定点培养职业技术工人,对这些人现在有了一个新的定义———“金边蓝领”。

“由于时间比较仓促,事先没有足够的宣传,那一年招来的学生有些根本对vital和安联大众没有什么了解。”胡萍萍回忆。

之所以这样迫不及待,德国安联方面的推动不容忽视。“当时,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对vital表示费解。”胡萍萍说。

根据vital的规定,在为期两年的职业教育中,安联大众第一年第一学期要付给学生每月300元人民币的生活费,第一年第二学期每月400元、第二年500元每月。对第一批vital受训生,安联大众当初甚至开出了合格毕业生全部录用的诱人条件。此外,安联大众方面每年还要支付给校方相当的费用。而合作方的汉斯教育基金会也先后派出三批德国专家,辅助上海电子工业学校的双元制教育。

最初,胡萍萍本人是非常反对vital计划的,“其实,每年都有数不清的上海市名牌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前来应聘,安联完全可以从中精挑细选。”从1999年直到现在,不断有复旦、同济、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加入安联大众。

“就学生素质和教育背景而言,名校大学毕业生显然要高于高职的vital学生。”胡萍萍说,“而这些大学生在就业前,安联大众也无须任何投资,并且可以根据安联大众每年的实际需要、用人计划来决定取舍。”

“但对vital学生就完全没有这般省力和随意了。”胡萍萍指出。也正是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当初vital的推出颇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知道争执过多少次。”而有着德国职业教育背景的安联大众副总经理韦伯汉则一直坚持认为,“这些学生就是(和其他人)不一样!”

不一样的vital确实,vital受训生从一开始就和一般的高职生有所区别。两年的校园生活采用模块式教学:每10周为一个模块,受训生10周在校、下10周则要到安联大众实习,如此循环直到毕业。换言之,vital受训生要腾出来近一年的时间到企业实习;而在校的课程密度几乎是后者的两倍。而且,几乎没有寒暑假!

这样的辛苦换来的是有机会在学校接受正规的保险职业培训;在毕业时,合格的毕业生“三证”在手:高职毕业证书、保险代理人证书和德国工商行会颁发的ihk证书;更能在18岁时就能与新进员工一样接受外资公司的培训,之后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在安联大众的各个职能部门轮训。在进公司的第四个10周时,就可以填报岗位志愿,在取得部门主管的同意后,就可以作为安联大众的“准员工”有自己固定的岗位了。阿彩他们第一批的受训生当中除了两个学生未能如愿以偿,其他18位几乎都被“第一志愿”顺利录用。相当一部分人被安排在市场部和保单管理部,阿彩被公关部门相中、还有另外一个小姑娘被胡萍萍留在了人力资源部。

在被问到是否满意现在的公司和岗位时,阿彩有些害羞地笑了笑,点点头。

由于正式的劳动合同要到8月初才签订,阿彩他们对于自己每月的薪水有多少还一无所知,尽管几乎每一个人都急切地想知道,但却没有一个人到人力资源部去打听,连已经定岗在人力资源部门的小姑娘也不例外。

“我们会给vital毕业生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而且vital毕业生也会与公司的其他人一样有公平的发展机会。”胡萍萍说。

也许是因为第一批“产品”的缘故,安联大众上上下下对阿彩这一批人特别关照。每两周一次的vital学生的会议总会有公司的最高层参加,要么是总经理冯康君,要么是副总经理韦伯汉。后者更是经常以自己为例,为新来乍到的vital毕业生加油。由于出道早,“我总是同一水平当中最年轻的一个。”韦伯汉一直对自己的职业培训生的背景很是骄傲。

当初曾非常反对vital计划的胡萍萍本人也改变了原先的看法,“与一般的高校毕业生相比,vital学生在校学习更有目的性,而且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对企业运作的认知和对公司的忠诚度都要高于后者。”

也正因为如此,安联大众的各部门主管对手下的vital学生基本上都很满意。“vital毕业生上手快,工作踏实,不会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这一点胡萍萍特别满意。

由于2002年上海市高职教育学制从两年延长至三年,vital招生因此从2000年的20人、2001年的25人,扩大到2002年的30人。但招生节奏也从最初的一年一次改为两年一次。

有意思的是,在此次变更中,韦伯汉甚至主张按每年30人的节奏继续招募,“whynot?”这个德国老外一度对隔年招募vital受训生的方案非常费解。

“这主要是考虑到公司对受训生的容纳能力。”胡萍萍解释,“将来并不排除随时扩大招募的可能。”

不仅有vital

“vital计划的本意是为安联大众的发展培养源源不断的职业技术人才,这样无论人才市场起落,安联大众都可以比较自主地决定用人。”胡萍萍说,“但是,vital并不是安联惟一的用人来源。” 2002年,安联大众还是像以前那样从名校招募新人,但是招募人数和相对比例较之以往确实有比较大的减少。“以前vital受训生的岗位都是由应届大学毕业生来充实,而现在来的大学生大多充实到it、精算、财务等支持性部门。”胡指出,“从此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有所下降。”

此外,安联与同济大学德国中心设立的安联教研室,给同济大学保险专业研究生到德国安联集团总部实习的机会。连续几年,同济大学保险专业都有毕业研究生留任在安联大众或是安联集团上海代表处。

“安联大众也不排除面向社会公开招募职业精英的渠道。”胡萍萍表示,“但是职业精英的出现是以充足、稳定的专业人员为基础的。”

“因此,vital是一项长期的计划。”8月26日,安联大众将在浦东假日酒店为第一批vital受训生举行毕业典礼,公司不仅特地为每一个人定制了一套毕业服,还特别邀请所学生父母参加;而20名vital毕业学生要献上的是自己编排的一整套节目。

“安联保险职业培训计划(vital)”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国内的嫁接。vital受训生的校园生活采用模块式教学:每10周为一个模块,10周在校、下10周则要到企业实习,如此循环直到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