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就好像一团挤在一起的氢气球,把这个按下去,那个就飘起来了;所以对盛大而言,持股19.5%的现状,是可进可退的最有利状态。”这是今年6月,盛大(snda)董事长兼ceo陈天桥在新浪收购战告一段落时对《中国企业家》说的话。
4个月后,这个状态并没有改变。业界原本期望看到“斗争”结果的9月27日新浪(sina)董事大会,并未出现预想的热闹场面。盛大没有提出派驻董事的要求,并对三位原董事的继任投了赞成票,新浪董事会原班人马照旧。作为惟一代表,盛大cfo李曙君只对为高管增发期权一项动议投了弃权票,导致这一建议暂时流产。“由此看来,对盛大来说,新浪的大门还是紧闭着的。”cnnic高级顾问吕伟钢说。
在这之前一天,新浪管理层出现一点微妙的变动,ceo汪延卸任总裁一职,由cfo曹国伟兼任,同时曹不再担任联席coo一职,林欣禾成为惟一coo。汪延说,“三人的职责分工与汇报线没有新的变化”。这同传言中的“汪延下课”相比,要轻松很多。有趣的是,在此期间,一篇有关“汪延管理风格和人格魅力”的报道文章牢牢占据了日浏览量超过3.5亿次的新浪网首页的重要位置。
在看起来波澜不惊的场面下,几种力量在两个层面上还处于暂时的胶着状态。一直以来,业界流传着新浪董事会和管理层中各属中国、北美、台湾地区几种力量之间派系争斗的种种说法。而在外界看来,这次分属于三方力量的汪延、曹国伟、林欣禾,三人间职位的变动,使得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多权分立”管理架构更趋明显。另一方面,盛大不进入董事会,也未抛售股票;对董事会的动议大都同意,但以一次弃权适当表示了自己的独立影响力。当然,盛大并非与“一块铁板”的新浪董事会集体作战,而是跟董事会的各方力量分别开展博弈。
这其实应和了陈天桥在今天3月对《中国企业家》描述当前中国互联网总体态势的一个说法:“一个将破未破、将立未立的局面。”
从2月10日入股至今大半年,情势的发展对盛大和新浪这两家纠缠一起的公司都并不乐观。新浪最近两个季度的环比增长率分别是负增长19%和微升1%,其最大的一块收入无线业务连续两季度递减24%。而盛大最近两个季度则首次出现一位数的环比增长、增长率仅9%,仍然是网络游戏单一业务支撑的局面。网游业务领先第二名网易的优势也大大缩小。更为尴尬的是,防守者新浪的股价和市值有所回升,而主动进攻者盛大的颓势被资本市场放大。其股价和市值相对于2月入股新浪时已缩水约四分之一,目前的股价(10月8日24.6美元)已经出现一年来首次低于新浪(10月8日25.6美元)的情况。虽然并不排除资本市场人为炒作的可能,但指向很明显:盛大和新浪通过换股合并的可能性在减小。
业界传言称,盛大曾经和仍持有新浪4.9%股份的第二大股东——四通的掌门段永基谈判,但没有接受其对新浪股票每股50美元的作价。而现在盛大股价下降之际,两方对各自价值的评估和对比恐怕更加难以一致。但有数据显示,盛大股价在近期的确处于被低估的状态,它在中国互联网拥有最大的收入和仅次于网易的利润额和利润率,市盈率却仅18倍(10月8日数据),几乎是中国主流网络概念股中最低:新浪市盈率为28倍,搜狐和tom在线也有23和27,而网易和携程更高达38和45。
盛大主体业务网络游戏增长缓慢,而其野心勃勃的iptv战略更是离成功还相当遥远,这恐怕是资本市场暂时对其看淡的主因。正如摩根大通分析师韦迪所言:“盛大目前运营的大型网络游戏因为时间较长,增长空间不大,所以盛大必须暂时集中精力去发展‘盒子’,而在盛大确立iptv的具体收费模式之前,不会有太大的收购动作,对于新浪,可能会一直采取观望态度。”这也许正是盛大尚未进入新浪董事会的一条理由,盛大需要把iptv战略做出实效,以给新浪的投资者和管理层以信心。
就运营而言,暂时观望对盛大自身并没有实质的影响。陈天桥的说法是:等到市场需求燃烧起来,有推动整合的天然动力时,才是整合的最好时机。
另一方面,暂时的独立也符合新浪现任董事会和管理层的一些心理需求。连续一年的增长低迷、内部派系的争斗、业务线的摇摆,让包括机构投资者在内的部分新浪股东和管理层对新浪缺乏信心。曾经力主两次重要并购而使新浪在无线业务后来居上的实权人物曹国伟,坚定地认为“新业务必须在未来战略中被认真考虑”。近期浮出水面的,有比如曹国伟管辖范围的博客,汪延带队的“爱问”搜索等新业务。新浪管理层正在做出新一轮的尝试以证明公司能走出低谷,这就需要一段足够长的保持既有路线的时间。
而运营层面的这些努力,也是董事会层面的需求。在盛大入股之初,就有新浪高层私下表示,由于股权极度分散,没有真正可以对新浪未来负责任的股东,管理层更多的是考虑怎样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盛大入主有利于新浪建立明确的战略发展方向,这些产业资本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新浪由于股权结构因素波及经营管理的问题。所以督促管理层加紧新业务扩展以取得实质进步,也会是董事会各成员的同一目标,这至少可以在和盛大的谈判中取得更多的砝码。
在这个意义上,陈天桥所说的“未破与未立“的过渡局势,意味着如果没有一个再次“立”起来的力量,僵局就无法“破”开。这取决于新浪或者盛大哪一方能够率先以卓越的业绩“立”起来,改变谈判均势。
由于股权极度分散,现任董事会和盛大分别掌握的不足20%的股份皆不足以控制局势,掌握大约30%股份的机构投资者才是决定性的力量,他们无论跟谁联合,都能有过半的股份控制局面。所以目前的制衡,其实就还原为一场真正的商业实力的较量,谁有实力率先走出低谷,谁就能赢得谈判权和机构投资者的信心。
如果新浪果真在自己的努力下开辟出新业务线、重新实现高速增长,那么现任董事会就有资本对盛大做出更彻底的抵抗,或者在谈判中漫天要价。而如果是盛大在iptv战略中披荆斩棘、脱颖而出,那么等不到现在的新浪董事套利退场,掌握大量股份的机构投资者就会出来帮助陈天桥控制局面。
但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客观发展,似乎留给盛大和新浪的时间和空间都很有限了。不到半年时间,盛大市值已由当时的老大,萎缩到网易和百度之后,也远小于资本界对阿里巴巴的估值;新业务和新变化层出不穷。“尤其在雅虎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之后,国内互联网产业已经呈现一个新格局”,吕伟钢如此论断。
无论是盛大还是新浪,想必都不应该在合并与否的博弈和谈判中耗费太多精力,真正有决定意义的战场,是在此之外,在迅速增长和变化的市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