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锦麟是出了名的大忙人。在香港,他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六点钟准时出现在凤凰卫视的办公室。曾经有记者这样描述杨锦麟的忙,“窗外,繁华的香港尚在宁静中,年过半百的杨锦麟早已甩开了争分夺秒的节奏。”
8点12分,杨锦麟和负责阅读外文报纸的编辑商量当天的选材。
8点45分,策划结束,杨锦麟继续到网上查漏补缺。和编辑确定读报内容后,他又逐条阅读、简评。
11点30分,结束《有报天天读》的录播,他又被其他节目拉去做评论去了……
于是在有限的采访时间里,记者本想挖掘他的私人生活,可杨锦麟一落座就说,“你不要问我的私生活或者爱情生活、业余生活,说来惭愧,没有,我活的很枯燥、很乏味。”
杨锦麟还打趣地说,“2005年一个多月假期没用,正在想可以到哪里泡泡温泉,公司说,三月份如果用不完就取消掉了。”
他说前不久终于有人代班帮他读了一段报纸,不知是信心不足还是功力不够,据说遭到了很多粉丝的抗议。过几天,杨锦麟就端着茶杯迈着大步上了阵,那中气依然十足,怪不得有壮阳药厂商找杨锦麟代言壮阳药,不过面对重金,杨锦麟委婉拒绝,因为“有损凤凰形象。”
也许是话题投机,杨锦麟虽不愿意谈自己的个人生活,最后竟也透露他对妻子、家庭的诸多看法和立场。
50岁后还有机会
《财经时报》:你是从平面媒体做起的,你说50岁以后还是有机会的,这期间你有怎样的体会?
杨锦麟:我们那时候经常会用格言来激励自己,什么“在命运拳头的痛击下,即使头破血流,也绝不回头”等等。年轻时这句话其实是很管用的,“灵魂深处闹革命,精神原子弹”,据说就是这么回事。我曾经给一位毕业离校的学生写下了这句话,二十多年后到他家去一看,吓一跳,他居然还把这句话放在他的案头上。可见这句话还是有用的。另外其他几句话狂妄一点,“天生我才必有用”等等,那时候有股冲劲,永不言败,即便是受挫,年少不言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对自己有一个要求,要更淡然,更平常,为人处世要更有把握。
当一个机会出现,而你又能把握好了,会出现一个有更加意想不到的价值。这个价值不一定归你个人所有,但是你会很开心,因为你每天的劳动,你的话语,都可能为这个民族、为这个国家、为这个事业尽一点心力,所以一旦有机会,你就要懂得把握和珍惜。所以我在凤凰卫视,整日忙碌,不过真的很开心。2005年有一届学生在厦门大学聚会,我专门赶回去,在会上特别说了一句话:不要着急,50岁之后还有机会。
为观众推掉两个广告
《财经时报》:是不是因为你到香港的媒体做事,才会有这个空间?
杨锦麟:我相信是。在香港要活下去,是一种很艰难的挣扎过程,当时只是带着两百港币,四十外币券,就兴冲冲走过罗湖桥,其实当时心里也是很仿徨。你的学历各方面是没有人能够承认的,一天要打两三份工,但还是要工作,因为要生存。
我喜欢香港,因为她是世界著名的资讯中心,信息量大、快,和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同步,拥有新闻自由的氛围,自由表达个人意见的空间够大。
2005年失去了一次药品代言人的广告机会,也婉言推掉了两个壮阳药的广告,价钱给的很高,推掉之后真的有点心疼,这一推就是推掉了两幢别墅。咬咬牙,就怕对不起凤凰的观众。
我现在多了一点宽容
《财经时报》:那现在心态是不是改变了很多?
杨锦麟:有记者采访我,询问我关于处世的态度。我说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努力生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但是帮助人不要超过自己能力的极限,同时不能让人家觉得接受你的施惠是理所当然。我乐意和所有的人分享我的一切,但是不允许人家怀疑、亵渎、怀疑我的真诚。我是爱憎分明的那种人,但现在多了一点宽容。有些事物不同年龄解读是不一样的。宽容很重要。
其实有时候你对一个人的关心或关切,对方不一定能理解你的苦心,甚至误会你、曲解你。你就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你的努力和用心不一定要成功。只要尽力了,履行了自己的责任,我想,这就行了,你不求回报,这个不是什么境界的问题,也不可能有这个期待,没必要。但是年轻的时候不一样,特别执着、较劲。现在就不一样了。我的老师告诉我,就是把握、把持、珍惜、珍重,我觉得这几个字现在很受用。把握当下,珍惜现在。
压力很大但“很想”犯错误
《财经时报》:你现在一天的阅读量有多少?
杨锦麟:几十份、上百份报纸,除此之外的话,还有上网,回家的路上还要看书。朋友说要给我搞个博客,我很喜欢尝试新的东西。为凤凰的利益考虑,有个节目的创意,广告商就过来了,很过瘾。我认为这是一种认可,要珍惜,不要以为这是应该的,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和应该的。
《财经时报》:你期望自己的价值是多少?
杨锦麟:我不敢有太多的奢望。我只想把自己职责内的工作做好,当然,读报的时候最好不要猝死。我在想象自己猝死前的那一片刻,如果再加上一段悲壮的音乐,mtv,慢镜头,应该具有很强烈的感染力。哈哈哈(大笑)
《财经时报》:那你怎么去调整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呢?
杨锦麟:我基本上没有时间调整。孩子大了,在外面读书,太太也不需要调整。
《财经时报》:那太太在你心中的地位如何?
杨锦麟:贤妻良母,就因为这样,所以我压力很大,不敢轻易犯错误,非常想犯错误。但有沮丧感,现在几乎无所遁形,有时候就会觉得除了说话写字,人生几乎“了无乐趣”。
连老婆都一块被凤凰榨取
《财经时报》:那你的业余生活如何?
杨锦麟:下班后回家听听音乐,看看电视,写写文章。最大的享受就是看自己的节目。他们说这就是自恋,但我是在做功课,第一时间检查一下今天的节目里有什么瑕疵。现场的节目是没有ng的。我觉得写文章更有意思,电视是直接的,但是比较浅。电视语言短、平、快,过去了,但写文章不一样,你要讲清逻辑,承先启后。你要讲清观点,有时候一篇文章就一句观点,但你要把它铺陈开。但电视真是不得了,我觉得读书人和电视的嫁接会产生很多很有趣的效应。你想象不到。我做这份工作太太都把她那份工作辞掉了,全力以赴。一家人都在给凤凰打工。现在产生边际效应了,连老婆都一块被榨取。
《财经时报》:孩子情况如何?他经常看你的节目吗?
杨锦麟:孩子现在美国读大学,金融管理专业。她那里看不到,希望她喜欢,她很会挑剔我的话语表达,嫌我不够专业。我说,老爸混口饭吃容易吗,你就将就着点吧。我这是给你挣学费呢。
《财经时报》:她对你有没有什么评价?
杨锦麟:没有直接的评价。我是孩子的提款机。当然她也很努力,学习很不错。
屏蔽时有些悲哀
《财经时报》:听说你写作速度很快。
杨锦麟:写稿的速度很快,生活所迫。最快的时候用手写,一个小时可以写4500字。圆珠笔,繁体字,纯正的广东话,我也会使用msn.我以前的同事出版过一本书,叫《杨锦麟这家伙》,其实写的是凤凰和有报天天读节目。这本书有个特点,就是所有参加过我这个节目的导演、编辑,以及对我比较熟悉的同事,每个人都写一篇。我一直以为,电视节目的成功,并不只是某个人的成功,而是一个团队的努力。
我很喜欢和同伴们分享,更多时候分享的是喜悦和成功。
董嘉耀说杨老师是《水浒传》里边的人物,我想他肯定不是说我是武大郎吧,我期待他说我是西门庆。我觉得自己算是一个性情中人,喜欢帮助人,但有时候帮不了的时候,自己会很难过,压力很大。我也不喜欢掩饰,你会发现我现在和你聊天,和读报的时候是一样的,这种真诚不需要隐藏。我在厦门大学工作时,据说上课说话的效果很受学生的欢迎,他们有的叫我“铁嘴”。
我很乐意尝试新媒体
《财经时报》:这回凤凰要推出新媒体,你的影像和文字会有在线博客,是不是会解决一些问题?
杨锦麟:我很乐意参与和尝试进入新媒体,但多了一份参与,会很辛苦。博客、播客、网络、电子媒体的出现,也许是一个新的机会的来临。
《财经时报》:怎么看待今天纸质媒体的走向?
杨锦麟:我有个朋友给我发了个短信,说纸媒开始呈现一些弱势。我认为有两点,一是35岁以下买报纸的青年人基本上少了,读报的是老人。二是纸媒广告的下降。我觉得这是一种进步,新媒体不断衍生出现,限制了纸媒的发展,现在纸媒的盈利空间不是在本身,而是在之外的东西。多方面夹击,盈利之后也不一定再用于报纸。来源不是多元化,是同质化。加上可以自如表达的空间暂时还不多,这些多少会限制纸媒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