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彭剑峰:讲台上的教授是富翁

·[相关专题]教师出身的企业家:书生意气 商贾本色

在高档写字楼里开董事会,与在三尺讲台上讲课,感觉一定很不一样。

而有的人却每天都在两种不同的场地穿梭,上午刚签下一份上千万的商业合同,下午却开着奔驰驶进校园,面对着一张张幼稚的脸。诲人不倦与“利润为王”有什么样的反差?这种角色的错乱也许只有那些“教授企业家们”最为清楚。

——主人公:彭剑峰/历军

——企业角色: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曙光公司总裁

一个星期一的傍晚,很多同学刚吃完饭就匆匆赶往教室,准备六点钟的课。

彭剑峰也早早来到了教室,调试幻灯,做着上课前的准备。这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教授,被国内多家企业,像华为、tcl等聘为高级管理顾问,同时还先后创办了我国两大本土咨询公司——和君创业及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彭现为华夏基石集团的董事长。

教授下海经商早已不足为奇,但如果要同时承担教授与商人这两个角色,平衡的艺术又该如何掌握?

彭剑峰:“与学校的圈子基本不来往”

这是一门为研究生开设的选修课,名为《管理咨询》。此时,讲台上的彭老师精神抖擞,完全看不出他是在这天的上午才匆匆从外地回京。

而彭剑峰此行在浙江、东莞等地的见闻,正是当天晚上课堂上的素材。尽管彭剑峰本人极力认为教书和办公司没有什么矛盾之处,但一些不良的后果却已经显现出来。彭剑峰没有入选教育部的跨世纪人才计划,甚至还被校领导指名不允许其带博士生。

当记者询问彭剑峰的学生,对既教书又开公司如何看时,一位在校的同学用“原则上支持”来谨慎地表明了立场。几位在职的mba学生则表示“喜欢有实战经验的老师。”

不过,学生们对二者的矛盾也不避讳。“因为彭老师的时间紧,就不可能开二三十人的小课,只能是这种几百人同时上的大课。”

第二个就是利益的矛盾。“彭老师一年能赚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有些老师一年才赚几万元。别人的心理如何平衡?”

彭剑峰对此的反应是“现在我和学校的圈子基本上不来往”,虽然语气强硬,却透出一丝无奈,“作为一名实用型管理学老师,必须有实践经验。”

不管怎样,“老师”这两个字在彭剑峰的职业生涯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公司,大家都叫他“彭老师”,而不是彭总。在他的各种介绍资料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甚至曾任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的经历也是必列的一项。

历军:八年前看不起商人

与彭剑峰相比,同样是身兼企业与学校两职的历军,要“幸运”很多。

作为曙光公司总裁,历军无论是自身的工作经历,还是公司的背景都与中科院计算机所紧密相联。

八年前,当领导找历军谈话,让他从计算所转到曙光公司做研发时,历军并不愿意。“在那个年代,作为中科院的研究人员是很看不起商人的。”

从2001年起,历军开始在中科院计算机所带研究生,专业方向为计算机体系结构。“一方面,这些年我们花了不小的代价,在技术、管理等方面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同时也可以为公司和计算机所储备人才。”

中科院的很多研究生都是“直博”,博士生往往研究的领域更加高、精、尖,而公司的研发却更为市场化。历军给自己学生的规划是,一年半的时间在曙光的研究室,一年半的时间在计算机所。“这样,他们在保持对最新技术领悟力的同时,还知道如何做出让用户满意的产品。”

让学生参与第一线的研发,历军认为“不仅能给公司和所里带来价值,对他个人也很有益处。”

这种导师的工作,也让历军在时间上分配合理。“以前的研发工作,我有兴趣、有时间就去,现在为了指导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多参与。”

·[相关专题]教师出身的企业家:书生意气 商贾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