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克己徐立华 创造波导帝国

&nbsp有人把不愿意在媒体露面的徐立华称为“隐士”,他在幕后指引着波导取得了一个个第一,刷新了一个又一个纪录。继2002年跻身国内手机市场三甲之后,2003年波导将所有洋品牌甩到后面。这一成绩也使得波导不仅连续4年保持国产品牌手机销量第一,而且首次超越所有国际品牌实现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稳稳坐上了国产手机第一品牌的位子。作为一位书生创业的典范,徐立华总让人感觉每一步都赶上了,从研制寻呼机,到迅速转产手机,再到成为国产手机第一品牌,徐立华和他的波导为大家描绘着美丽的翱翔路线,他的“胆战心惊、如履薄冰”带来的是波导的“占尽先机”。

&nbsp不快那么多,只快一点点

&nbsp1999年,在火爆的寻呼机市场之中,波导是继摩托罗拉之后中国寻呼机市场的第二大占有者,而在这时,徐立华做出了一个出乎大多数人意料的选择:转向手机生产。在国外电信巨头和国内众多企业都在争夺“手机生产许可证”时,波导却偷偷地贷款2亿元,投资了国内第一条手机生产线。如果拿不到许可证,生产线将全部作废。虽然后来寻呼机迅速退出历史舞台和如愿以偿地拿到手机生产许可证证明徐立华赌赢了,但在如日中天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赌博,我们不得不承认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魄力。这使得当同时拿到许可证的企业开始投资生产时,波导的手机仓库里已经有了2万台的库存。所以,我们可以说,波导手机从一出生就自然地成为了国产手机品牌的“头雁”。

&nbsp第一个生产出手机为他以后的每一个第一打下了基矗我国首款自主研发的高端智能商务手机终端由波导推出;国内最早的一款彩屏手机出自波导;目前手机市场上最薄的直板机来自波导,其最厚的地方为11毫米……说起这些,徐立华总是很谦虚,“其实,不一定每一样都比人家强很多,只要某一方面比别人强一点,比别人坚持得久一点,你可能就是胜利者”。他也用这句话来概括波导在2003年sars危机中的努力。

&nbsp不要那么多,只要一点点

&nbsp徐立华领导的波导管理团队,创业近十年间一直没有分红,也没有分手,堪称“黄金搭档”。徐立华认为他的团队成员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都不错,大家都保持了创业阶段的朴素。

&nbsp徐立华领导团队的“待遇”与其技术、营销人员比,更像是老板给员工在“打工”。但徐立华他们依然十分满足,他说,“我素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总是在不停地梦想,奋斗,再梦想,再奋斗,至于得多少钱,开什么车,分多少股,都不太在意。”“金钱用于个人只是钞票,用于企业就是资金。把个人利益看太重了,自然就不会干出什么大事业。我想,钱是社会的,我现在支配它只不过用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已。从一开始创业到今天,我个人的工资从来没有高过技术开发人员。1998年,我们开发的寻呼机卖了100万台,有几千万的利润,有人来合股,我立刻让出位置,只要对企业发展有利,别的都可忽略不计。”

&nbsp在“克己”的同时,徐立华却不惜代价吸引高级人才。早在1997年初,波导公司就在《人民日报》上刊登招贤广告,对硕士以上高级人才许以住房和10万元年薪的优厚待遇。成功网罗到数十名硕士、博士。而波导核心团队的人格魅力和企业良好的前景,也吸引了大批高素质人才到奉化这个县城落户。

“能者授职,功者受禄”,是徐立华团队的用人信条;“物质、精神、情感”同步激励,又是波导留人的基本原则。徐立华用这些成功地留住了自己的核心人才,波导的科研队伍中没有一人主动跳槽。这是波导发展的持久推动力。

&nbsp重“砖头”,更重“房子”

&nbsp技术是国产手机的软肋。在这一点上波导同样“先人一步”。从投产之初,他们先后和法国萨基姆公司成立了合资公司及研究院,直接引进、吸收国外一些先进且成熟的技术。同时,把每年销售收入的6%用于自主研发。目前,波导在杭州、重庆等地已设立五所研究院,拥有包括硕士、博士、博士后在内的300余人的研发队伍。波导还将计划投入1亿元,用于扩建技术中心。

&nbsp徐立华认为,业内并不能认同波导的技术达到国内领先,觉得它无法和国际品牌相比。但是应该看到手机研发的优势已经不再集中在芯片等核心技术,因为芯片供应已经形成了比较充分的竞争,主动权掌握在制造商手中。真正决定市场的是制造商的芯片方案的应用能力,这直接决定了推出手机的速度、款式等。“波导现在能造出漂亮结实的房子,但还不能做砖头。不过市场看好的是你的房子,而不是砖头。”在加紧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同时,徐立华一直宣称“美是最高的技术”,追求真与美结合的境界。

&nbsp徐立华认识到的差距在技术之外,“和国际品牌比起来差得太远,比如跟诺基亚比,我们就差太远了,诺基亚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百分之三四十。我们现在说销售额100多亿好像就已经比较大了,但人家销售额都是几百亿美元,利润达上百亿,我们显得太小太小了。所以我们要努力的东西还很多很多。”看来,做到国内第一手机品牌还远远没有达到徐立华对自己的要求,克制自己的财富欲望,并没有克制他对扩大事业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