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此次变故虽然损耗了元气,但是却抖掉了包袱,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扫平了障碍
正当惠普公司为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试图进行业务调整的时候,2月9日,董事会正式公布了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卡莉菲奥莉娜(carly fiorina)离职的消息。惠普首席财务官罗伯特韦曼(robert wayman)被任命为过渡时期的代理ceo,并加入了惠普董事会。惠普董事会表示,菲奥莉娜的离职是因为与董事会存在“战略分歧”;董事会将立即开始寻找新的ceo人选。
“菲奥莉娜的下台并不是业界所传言的那样要为分拆pc部门扫清障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菲奥莉娜和高层不可调和的矛盾。”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公关部魏鸣在接受《全球财经观察》采访时对菲奥莉娜和公司的矛盾表示默认。
ceo和公司文化的冲突
“惠普目前出现的问题,与其说是因为战略执行不当,倒不如说是因为菲奥莉娜和惠普公司的文化理念的冲突。”互联网实验室咨询顾问王楠对《全球财经观察》表示。
菲奥莉娜上台之初的确得到了许多人的欣赏,期望以她的个人魅力能够为这家60年的老企业带来新鲜的空气。惠普的传统风格是以人为本,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菲奥莉娜的使命就是削减原惠普庞大而臃肿的机构,并发动创新革命。菲奥莉娜掌管惠普几个月后再造了新惠普,一个引人注目的改变是:在公司旧的logo下面加上了一个词“invent”(创新)。惠普加上“invent”,这才是“新惠普”。
尽管菲奥莉娜注重创新,但是在执行上却偏离了创新的轨道,大量的裁员打击了老员工对惠普的信心。因惠普采取了诸多节省费用的措施,公司许多员工由于担心发展空间而离去,并转投到英特尔和ibm门下,人才流失严重,这导致惠普后期发展力不从心。管理层对菲奥莉娜所采取的节省成本方式进行了批评,称惠普的这些做法让太多有经验的老员工把他们熟练的技能带到了其他的企业。惠普的logo上“invent”最后成了笑柄。
就战略眼光来说,菲奥莉娜的决策未必有什么不好。但在执行能力方面,她与核心管理层协调不善,带来矛盾冲突,高层产生不和谐的声音。“菲奥莉娜就像一剂猛药投入了惠普,而惠普则承受不了。”王楠说。
早在2001年,就有分析师称“卡莉菲奥莉娜为惠普描画了宏伟蓝图,却把康柏公司作为达到理想的惟一途径”;“5年内她将可能卷铺盖走人”——这些恶毒的预言当时激怒了这位雄心勃勃的女ceo,但还不到5年,预言就成为现实。
强行并购康柏影响竞争力
3年前的并购正是一次导火索。过去几年中,惠普除了和康柏的那次惊天并购后,再也无所作为,而且并购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整合效果。重组后的惠普,在几大企业结构中,只有打印机成像业务是有赢利的,其他项目诸如个人电脑、服务器等均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发展。是否吃掉康柏的惠普遇到了消化不良的毛病?
在多年的老对手ibm和戴尔等都发展出清晰的战略(剥离pc包袱,专攻服务和坚持直销模式)后,惠普似乎迷失了自我。虽然惠普在硅谷依然是规模最大的企业,但是惠普在任何一个重要领域都失去了领导地位。
华尔街需要的是结果,任何不能做出好业绩的执行官都不能从分析师们的怀疑里捞到好处。因此尽管她花了很多时间向华尔街说明和康柏的并购可以让惠普公司减小开销,合并产品线,并且从供应商那里拿到更优惠的供货单,但是收效甚微。
分析师指出,这一并购计划是不明智的赌博,因为这既不能增强惠普相对于戴尔的竞争力,戴尔采用的是效率更高的定制直销的商业模式,也不会增强它与ibm公司相比在高级咨询和外包服务方面的吸引力,更麻烦的是合并两家运作方式和企业文化迥然不同的公司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力排众议强行吞并康柏似乎不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而变成了菲奥莉娜与管理层的政治角力游戏。这几年,对市场反应并不迅速的菲奥莉娜的胜利不是高科技企业家的胜利,而更多是政治手腕的胜利。
王楠说:“好的战略得不到好的执行,菲奥莉娜与惠普的风格格格不入,这注定是一个悲剧。”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惠普的调整势在必行,毕竟一个800多亿美元的it企业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那么将很难在市场中生存发展。菲奥莉娜当初强行并购的康柏公司可能会被重新分拆,而分拆的目的则是发挥惠普的核心竞争力,毕竟5年来的惠普只有在打印机市场才有市场领导力。
暂不分拆 平稳变革
卡莉菲奥莉娜闪电“下课”后,业内对于惠普进行业务拆分、剥离个人电脑部门呼声甚高。在pc进入微利时代的今天,国外的公司现在都拿pc市场当作烫手的山芋,最主要的是pc机的利润太低,所以就有了年前ibm放弃了全球的pc机市场而专攻服务。
但也就在年初,惠普刚刚公布了将成像及打印部门与个人系统两大部门合并的计划。新部门将囊括打印机、耗材、数码相机、投影仪、台式机、笔记本和掌上电脑等业务。新成立的部门将由50岁的vyomesh joshi负责,他此前3年一直担任成像及打印部门的执行副总裁。惠普表示,两大部门的合并将大大提升公司的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公司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新产品。
业内对此次整合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两项业务天然相配,因为它们的产品都受消费者欢迎,惠普成像与打印业务稳定良好的声誉有助于个人电脑的销售。惠普的此次重组只是“权宜之计”。惠普的重组计划并不会改变它pc部门当前的不利局面。
王楠对《全球财经观察》指出,个人电脑和打印业务的整合并不是非常理想的做法。为了求得1+1>2的业务整合往往需要利用渠道相近的优势来发挥,但单纯地依靠打印和pc的整合,利用打印业务的优势来为pc输血,这样做似乎很难奏效。在个人电脑方面,惠普沿用的是康柏的模式,没有创新之处,而顾客需要的是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和服务,打印和pc的整合想象空间就太狭窄了。这种维持性、渐进式的改善,或者说修补式的整合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个人电脑需要分离出去感受刺激,发展出新的模式才有竞争能力。
但惠普管理层并没有考虑分拆公司。相反,董事会的目标是建立一支能够抵御市场风浪的“联合舰队”,这样惠普便能够在企业市场和消费者市场上左右逢源。董事会表示,菲奥莉娜在这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惠普现在需要有人来继续执行这一战略。
魏鸣也对《全球财经观察》表示,惠普目前不会有分拆计划,仍然按最近制定的既定线路走下去,惠普对自己很有信心。但王楠认为,董事会的说法不能作为长期战略,这只是对该事件的一种应对。为了应付业界评论,避免打击消费者和客户信心,刚整合完就进行拆分风险很大。也许惠普会先求稳,等找到合适的时机再进行变革。
惠普此次变故虽然损耗了元气,但是却抖掉了包袱,为公司今后的发展扫平了障碍,戴尔和联想等竞争对手施加的压力并未减轻,联想和惠普更是玩起了心理战。在联想宣布收购ibm全球pc业务以后,惠普在中国台湾分别打出了“把ibm变不见了”及“连想(联想),都不用想”的商业广告,同时对外界称惠普才是“正宗美国货”。联想总裁杨元庆严厉地抨击了惠普。杨表示,惠普在台湾地区发布的广告,已经表明惠普的恐惧;他还表示,“惠普已经不堪为师”。
大伤元气的惠普真的不堪为师了吗?对于这家在危机中挣扎的企业,今后压力只会转化为更强化自身的动力,更何况业内对这次变故评价积极,认为是好的起点。菲奥莉娜离职消息传出后,公司股价暴涨6.9%,抬升了道琼斯指数。对于个人电脑这块最大的包袱今后是卖出还是并购其他公司重组杀开一条血路,目前还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惠普已经开始了平缓变革,进入“寻找合适盈利模式”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