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哲学博士汤潮:怎么用“哲学”赚钱?

汤潮不是哲学家,是加拿大约克大学的哲学博士,曾经在多伦多大学给外国学生讲授过中国的老庄,并且翻译了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按照我们的观念,汤潮是一个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分子。这样的人,财富怎么会用亿来计算?

5年后的今天:电子阅览室

龙源国际创业5年,好日子来了。

汤潮预计,今年公司的国内营业收入有望达到500万元。在他的计划书里,2005年这一数字将变为4000万,2008年应该达到4.5亿。他似乎看到了传说中的互联网经济爆炸性成长的影子。

而在2003年,龙源国际的国内销售额只有50万元。

从日夜忙碌、“主动加班”的员工身上,汤潮感到公司的变化带给他们的信心。“确实很兴奋,每天忙得要命。我们会逐步地改善员工的办公环境,提高他们的薪资水平。”如果不是误解,他的话里有着歉意。

而在2001年以前,汤潮也有着一个拿高薪的团队,做的是与今天同样的事。“互联网的冬天”,像其他网络公司一样,汤潮也裁员、减薪,压缩开支。“没有办法。”一个学哲学的人说没有办法,那可能就是真的没有办法了。

“但是我的压力并不是太大。我原来想的是2005年市场会被打开,它提前了。”

中文电子期刊网是龙源国际在国内的主营业务,目前已与上千家期刊社签约,成为它们的电子版代理商。龙源把期刊分为三类。a类是质量最好的主流期刊,网站不收制作费,销售分成比例高;b类质量次之,也不收制作费,只是分成比例要低;c类期刊可有可无,收取制作费,分成比例也是最高的。龙源电子期刊网去年的销售收入基本来自期刊电子版零售。汤潮对未来收入大幅度提高的预计源于今年以来集团订购的迅猛增长—龙源推出了电子阅览室,受到大中小学、政府机关等的欢迎。今年初,美国纽约皇后图书馆、布鲁克林图书馆等开始使用龙源的电子中文期刊阅览室;最近,台湾地区一家代理数字产品的机构与龙源签约,为其代理中文期刊电子阅览室在台湾地区的销售。该机构付给龙源25万美元代理费,并承诺2005年电子期刊阅览室的销售额达到120万美元,阅读卡(汤潮今年推出的又一产品)销售达到50万美元,以后每年增幅达到30%以上。

所以汤潮说,计划书里的数字其实是保守的。

中文电子期刊的市场有多大呢?汤潮今天讲起下面这些数字来想必比以往有信心得多。中国网民2004年底将达到1个亿,其中有30%—40%人的会选择电子阅读。中国有70万所大中小学校,它们都是电子期刊阅览室的潜在用户。在海外,阅读中文的华人超过1亿。今年初,美国全国教育委员会主席宣布,美国将把学习中文作为一个国策,在所有的中学开设中文课。“我们的计划是给他们所有的中学开设电子中文期刊阅览室。我们一直讲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怎么走?龙源找到了一条路。”

2003年,盖茨在微软年度大会上讲,2008年欧美电子版书刊销售额将超过印刷版。“中国可能不会那么早,但是发展速度确实非常快。”汤潮说。

龙源国际在北美还开有几家当地最大的中文书店及音像制品店,在加拿大,汤的书店为近40%的图书馆供货。5年来,汤把传统书店挣来的钱投到电子期刊网,“当然还不够,还要补贴一些。”汤潮说,他目前在电子期刊网的累计投资已经达到5000万元。

哲学怎么赚钱

“即使这5000万都没有了我也不会心疼。第一,我的财富并不止这5000万;第二,人都有一个梦,你为了自己的梦,值得。”

1978年,作为“文革”后第一批公派留学生,汤潮来到加拿大约克大学。1981年,汤回国到北师大外语系任教,直至1986年接受多伦多大学的邀请教授中国哲学史,同时攻读该校哲学博士。在东西方来回几次,汤潮开始形成以后指导自己行动的“知识主体”思想。在汤看来,社会形态分为三种:权力主体社会、资本主体社会和知识主体社会。“知识主体与后来出现的知识经济还有不同,”汤潮说,“我认为知识不仅是创造财富的工具,它也是主宰财富的力量。”

1992年初,汤潮到了海南,成立了当时海南最大的地产公司,注册资金7000万元人民币,后来著名的海南首富冼笃信是汤的合作伙伴之一。“哲学不只是用来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还能改变世界。”那一年,汤首先改变了自己: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地价猛涨,1993年10月,房子已由“初期每平方米70元涨至12000元”。1993年底,汤潮回到了北京,挣了“几亿元”。上海证大集团董事长戴志康曾经向《中国企业家》描述过成功“逃顶”的经验:“那就是一种感觉。”戴对哲学也深有研究。汤潮半开玩笑地把这归功于“哲学的敏感”:“它让你对大势有一个判断。那么热,不正常。”汤又在北京郊区和秦皇岛投资房地产,后市场渐冷,陆续撤出。

1994年,在清华召开了汤潮关于“知识主体”的论文研讨会。这个论文汤在哈佛大学以及东京大学的东方学大会上都宣读过。这时候,有来自台湾以及日本的商人找到他,想与他合作投资“北京最大的夜总会或桑拿浴”,“三个月收回投资”。“汤潮开了一家桑拿浴。”汤说这种舆论他不能接受。

他在多伦多开了两家中文书店,因为在那里工作学习的时候买中文书非常困难。1998年,他的龙源电子期刊网开始运行。与互联网公司们一起,汤潮开始了漫长的“铺路”。2000年,汤潮提出“内容为王”,他认为这一口号是他最早提出的。“越到后来,消费者对内容的要求肯定越高。拿什么来保证高质量的内容供应?”汤潮的“知识主体”再次派上用场—首先要有知识产权,受到保护的知识产品才可能源源不断地生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与龙源签约的作者或者期刊都能在网上查到自己作品的销售情况,对自己应得的分成一目了然。

汤潮最早设想的赢利模式就是网上零售,但是进展缓慢。他没想到集团购买的力量在他能够支撑的时限到来之前喷发出来。“如果过了2005年还没有起色我就不知道会不会继续做下去了。”汤潮说。

未来的主人翁

年近50,汤潮的未来刚刚开始。

现在,他在南戴河还有67亩海滨地,地产时代的纪念。除了文化,汤潮对其他产业已经失去了兴趣。

汤潮认为他的电子期刊销售模式是独创,直到2002年,美国出现一个经销英文期刊的网站,“完全复制”汤的模式。最近,也有了一些做中文期刊的公司,但是规模无法与龙源相比。“我们的知识产权处理系统是很难模仿的,里面包含了我们不断积累的经验。”

汤潮最后讲的故事是:一个朋友的孩子从他这里拿走100张新开发出的阅读卡(每张面值100元,可阅读龙源电子期刊1年)到机场去卖,一天卖掉80多张,赚了4000元。

如果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即使它不能够复制,也会让汤潮眺望未来的目光更加执著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