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安利 陈伟明的终极成功

一起:走出那个穷窝窝

农民的后代只能是农民吗?陈维明说:不!我要走出这个穷窝窝。

陈维明出生在潮州一个小乡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还在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陈维明就梦想成为一个城里人,并能找一个城市的姑娘做太太。一场1,000多人针对他的“现行反革命”的批斗会后,他的心灵跌进了死亡的峡谷。感谢改革开放,让他有可能透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1982年,陈维明顺利地通过高考,成为了他们村历史上第一个大学生。

满怀理想和希望,背起重重的行囊,告别家乡。许多人夹道欢送,那种羡慕和期盼的眼神让陈维明终身难忘。那也是陈维明生平第一次觉得自信和骄傲,因为他的人生有了新的起点,因为他尝到了达成目标所带给自己的成功快感。然而,父亲临别时的话却让陈维明时刻铭记在心:“你是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你不但要自己过好,将来你一定还要为家乡造福。”

第一次,陈维明感觉到自己肩上的重任。

一落:走进另一个穷窝窝

命运总是难以预料的,当你以为已经完全掌握它时,它又会出人意料地节外生枝。陈维明就是这样被命运又送往了另外一个穷窝窝。

陈维明以为自己的人生道路从此会一帆风顺、甚至可以平步青云。但是,命运却偏偏跟他开了一个玩笑。临毕业前的一次“见义勇为”,年轻气盛的他跟学校的保卫人员打了一架,因此,他被分配到了远在深山一个小矿场,那里住的是茅草棚,有时一个星期都见不到一个年轻的女性。过着“流放”的生活,怎样才能实现自己做城里人的愿望,他感觉前途一片渺茫,人生又走进了低谷。

痛苦之中,一个意念在他大脑闪过:“抱怨和忧愁没有用,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什么苦没有吃过。以前那么艰难的环境,自己都可以走出来,何况现在自己还有知识作为工具。”

心灰意冷的陈维明告诫自己,一定要走出这个穷窝窝,也一定能走出这个穷窝窝!他知道,只有再次依靠读书,自己才能凤凰涅槃。因此他开始准备考研。

二起:抓住机会走进机关

古有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太舒适的生活会让人沉迷而忘记了自己的使命,让人丢失人生最重要的精神财富——追求。

一年后,整天专注于书本的陈维明看到了一条消息:海南建省建大特区。特区,那是一个充满希望和传奇的地方。这时的陈维明分析了海南的发展趋势和自己的优缺点,认为海南的政府机关需要一批懂专业又能写的人才,于是,从小就爱好文学的陈维明开始向全国各大报刊广泛投稿,以期文章发表后能引起相关领导对自己的注意。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他连续地发表了拾几篇文章后,终于有领导注意到他,并且觉得他对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想法很有创意,于是将他推荐到了海南省地矿局。三个月后他接到了令人羡慕的调令,梦寐以尝地走出了那山窝窝。

到了海口市,陈维明很快从一个普通职员升为局长秘书。这个职务让陈维明觉得如鱼得水,并且由于秘书可以“狐假虎威”,加上机关的行事习惯,他开始满足于现状,过早过快地消耗自己的斗志和上进心。

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六年,醒来时海南大势已去,身边的老友有的已身价千万、事业成功,而自己依然故我。 “这段日子,我的生命中缺乏一位人生导师。”如今的陈维明再提当年的自己时,竟然感慨万分。“没有危机是最大的危机。如果我没有那六年舒适安逸的生活,现在,我的成就会更大些。如果,我一开始的梦想不只是做个城里人、做个小干部,而是做小李嘉诚,也许,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已经成为亿万富翁。”

二落:下海经商惨遭搁浅

只有下定决心彻底改变自己,才能得到重生,而且心灵的重生需要经历种种磨难为代价。

1994年,一场变故将陈维明从安乐窝中摇醒。当陈维明正在为自己的名利洋洋得意的时候,年迈的母亲得了重病。

为了能救活母亲,陈维明花光了自己多年的积蓄,但仍然是杯水车薪。当他到处向朋友借钱的时候,方知世间的人情冷暖。有些平时关系不错的人,一听说陈维明开口要借钱,而且数目不小时,不是装穷,就是干脆断了联系。陈维明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打击。他突然感觉到:“什么叫没面子,没有钱才是真正的没面子!”而正在这个时候,母亲病情继续恶化,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那段时间,陈维明觉得自己一下子好像从天堂坠到了地狱。昔日那些还称兄道弟的“朋友”,关键时刻全都疏远了他,这让陈维明觉得,是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

1995年初,陈维明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回到海口,立即向领导递了辞职报告。老局长再三挽留,并以住房、加工资等作为条件,陈维明都婉言拒绝了。他说:“人有时要经历死亡事件后才会成熟。无论是为了已去世的母亲还是为了自己,我都应该出去闯闯,不能再自我陶醉了。”

满腔热情的陈维明以为凭着这几年机关干部的身份,可以很容易找到项目。但是,从来没有过从商经验的他,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沿海站稳脚跟呢?他找到以前认识的商人,从他们的身上得到了一些经验和市场信息后,便和朋友一起买卖通讯器材。就在生意渐渐入佳境时,发生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命运再次和陈维明开了一个玩笑。

那时,与陈维明合作的朋友走私的一批通讯器材被海关没收了,而且可能还有牢狱之灾。产品被缴,他已付的货款自然是有去无回,那可是好几十万元。做为商业下家,他不仅没有追讨货款,反而慷慨解囊,为了朋友四处奔波。朋友终于脱难了,但是,陈维明又被打回了原型—— 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三起:成大事者需忍辱负重

很多时候,人不是不能成功,而是被所谓的面子问题禁锢了思想。陈维明说自己可以为了远大理想而干很多不愿意干,但又必须干的事。

生意失败的陈维明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想着先养活自己再说。但他整天依然想着创业:“要打工,我为什么要从机关出来呢?!”可是,要创业,资金从哪里来?如果再失败,可能连吃饭睡觉的地方都找不到。于是他想到一个小区里开个小卖铺,以解决自己的吃饭睡觉问题。

当陈维明借来几千块钱开了一个小小的小卖铺,很多老朋友老同事都说他神经病,嘲笑他。谁也想不到曾经如此风光的陈维明会屈身在一个社区里开小卖铺。这样的店铺应该是那些老太太老头干的事。可是,陈维明有他自己的想法:“韩信因有成大事之谋,所以可以忍受胯下之辱,我这点算什么?”“这世界上,男性可分三类:一是男孩——整天干自己喜欢干的事;二是男人——干自己能干的事;三是男子汉——干自己不愿意干,但又必须干的事。”陈维明笑谈他当时选择做男子汉。

有了小卖铺,陈维明没有了后顾之忧,他有勇气去接受那些大生意的成与败。1995年初,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并与她一起开始经营霓虹灯工程、装修工程和广告生意。1996年5月,当他们的生意正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妻子有一天突然对他说,有一门生意可以让他们真正过上富裕自由的生活。可当陈维明一听说是直销时,马上否定了。因为,当时的传销风头正劲,陈维明对此也有所闻,他怕妻子是掉进了传销的陷阱。

妻子见正面无法说动陈维明,便希望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他。几个月过去了,陈维明发现妻子对直销事业一直保持着很高的热情,而且还变得更自信更漂亮了。陈维明很诧异于妻子的变化,但还是无法接受直销。

于是,妻子有一天便使了一点小计谋。有一天晚上,妻子慌称公安民警要来查夜,没有身份证和暂住证的全部要被带到派出所去,为了取回身份证让妻子“躲避”严打,陈维明被带到了安利公司的培训现场。

一个多小时后,原本不情不愿的陈维明突然发现,原来直销是如此的吸引人,而安利的奖励制度是如此的严谨、公平和公开。看着周围人高涨的热情,陈维明也好像被感染了。回到家后,虽然知道是被骗去的,但是破天荒的第一次,陈维明主动要求妻子把她所有的安利资料拿来给他看。经过多方研究和比较,陈维明决定从事安利。谈到这里,陈维明笑着说:“我后来经常跟朋友说:‘我现在做的是我过去最讨厌的事,而且把它作为终身事业。’朋友问我究竟做是什么,我就小小声在他耳边说:‘安利!’”语气中别有一番快乐和激动。

到了1997年1月份的时候,本来还是兼职做直销的陈维明,毅然关掉了两家公司,开始全职从事安利事业。1997年,直销在中国内地迅猛发展,陈维明夫妻同心,团队很快越做越大,他也在当年6月份达成了他在安利的第一个目标——高级直销商。

三落:直销遇禁 耐心等待

1998年的直销遭遇到了全面封杀,这让陈维明又一次站在了选择的边缘,是等待还是放弃?

正当陈维明为了安利事业全力打拼的时候,一场“禁传运动”让陈维明和他的安利事业一下子跌到了谷底。

公司暂停了所有直销业务,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团队,在一夜间灰飞烟灭。陈维明和妻子在家里整整呆了一个星期。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如此好的事业会在一夜间说非法就非法、说禁止就禁止。

他们不明白,很多安利人也不明白,但是也很无奈。停止直销事业后,陈维明在海口的家中一直在苦思今后的出路,他也曾想过放弃,干脆用赚到的钱和朋友合作在海南收购一个度假村办一个“老人乐园”或是搞一些农产品加工。于是,他打电话给上级领导征求意见,得到的回复是直销在中国最终会开放的,只要大家耐心等待。

有了领导的鼓舞,陈维明决定原地等待,他告诉自己:“人的一生千万不能留下遗憾。如果自己放弃直销,到死的那天一定会后悔的。”

就这样,终于到了解禁的一天,当安利以十家转型外资企业被重新启动时,陈维明知道终于又迎来了百花盛开的春季。

如今的陈维明

如今的陈维明已经是一位特一级的直销商,他的团队人数众多。边沏功夫茶边和记者聊天的陈维明,丝毫也看不出大起大落后的沧桑,反而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当记者感慨于陈维明的坚韧时,陈维明小酌了一口香浓的茶后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每一次跌倒后我都能再次站起来,每一次面临叉路时,我大多都能正确的抉择。而这一切都因为内心那份强烈的成功欲望。其实我无怨无悔的选择安利做为终身事业,并非只是安利能让我赚很多钱这一点,而是安利能让我实现自己所有的愿望和理想,比如快乐,比如帮助更多的人改变命运,迈向成功。”

当记者问陈维明是否有好的经验可以传授时,他腼腆地笑了笑说:“我哪有什么经验可以传授哟?如果一定要说,我想只有一句话:做好人,做对事,坚持不懈,天天进步。”

最后,记者问及了其今后的目标,陈维明说:“我希望在两年内做到安利的最高级别,也希望自己能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