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张汝京:中芯国际的“追梦高手”

张汝京:中芯国际的“追梦高手”

春寒料峭的上海,摄氏零度的低温,中芯国际集团(下称中芯国际)总裁兼ceo张汝京坐在他位于上海张江工业园的简易办公室里。在这里,各种肤色,各式面孔,不同国家和不同学历背景的员工聚集一堂,中芯国际的国际化氛围显得颇为浓厚。

与其说张汝京是一位新事业的开创家,不如说他是一位致力打造桃花源的梦想家。当初就立志在祖国大陆创办一家世界级的晶圆制造大厂。现在看来,在半导体业界以“盖厂高手”著称的他,用不到5年的时间,已经让中芯国际有了这股“笑傲江湖”的气势。

“盖厂高手”

2000年4月,张汝京来到上海创办中芯国际,目标是成为一流水平的晶圆代工厂。现在,不到5年的光景,张汝京已经带领中芯国际在上海盖了3座8寸晶圆厂,又买下摩托罗拉在天津的一座8寸厂,另外,在北京的一座12寸晶圆厂也在去年9月底投产。

2003年,中芯国际的营收为3.65亿美元,虽然与行业龙头的差距甚远,但高达6.3倍的年营收成长率,使其成为全球成长力道最惊人的晶圆制造公司。

2004年上半年,中芯国际的营收已达4亿美元,超越其2003年全年的业绩。

2004年3月在香港和美国两地挂牌上市时,根据研究机构idc的研究报告,在2004年第三季度,中芯国际产值已经超越新加坡特许半导体,晋身为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成为晶圆制造业的“探花”。

每天最早上班的高管

张汝京素以克己精神著称。每天早上,在中芯国际的停车场,一辆白色福特嘉年华总是最早进来。这辆不起眼的1300cc小轿车,就是“总裁座驾”,亲自驾车的张汝京,是每天最早上班的公司高管。

张汝京说,他在上海的生活很简单,一星期上班6天,每天在工厂待12个小时。至于假日,身为虔诚基督徒的他,固定上教会。

张汝京说得轻松,但中芯国际市场营销及业务中心副总裁谢宁说,生活俭朴,加上工作拼劲十足,是张汝京带领中芯国际领先同侪的重要原因。

“他是以身作则的领导者。”原本在美国半导体大厂任职、3年前才到中芯国际的谢宁说,张汝京不仅每天带头加班,出差搭飞机时,也一律坐经济舱,而且尽量当天来回,就是为了要节省旅馆费。员工看到老板这样,当然也效仿。

“盖厂高手”对纪律的要求也不马虎。谢宁以“宽猛并济”形容张汝京,他透露,外表福相慈祥的张汝京,生起气来,骂人的大声程度,能让隔好几间办公室的人也不禁发抖。“但他原谅人的胸襟也很大。”他说,“所以在中芯国际,不用担心因为犯错就被打入冷宫。”

“严格而不严厉”是张汝京的个人魅力,甚至是吸引许多半导体人才前来投效的关键。目前员工人数约7500人的中芯国际,英语成为了这里的第一语言,而中芯国际正是倚重这种人才多元化的优势,迅速崛起。张汝京认为,各种背景的人才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中芯国际就有了最好的管理模式。

谢宁以自己为例,他原本在美国工作,和张汝京并不认识,只是听闻张汝京是一位专业能力很强的半导体高手。结果,他从硅谷来和张汝京面谈一次后,就决定加入中芯国际。

谢宁分析,张汝京这股独特的个人魅力,其实是来自于他对事业经营的理想。“当张汝京谈到他对中国半导体事业的使命感,以及要透过成功事业来打造一个理想社会后,你就很难不被他打动。”

“在中芯国际,许多员工都是冲着张汝京的理想而来的。”中芯国际投资人关系处处长赖佑明说。赖佑明拥有美国会计师执照,本来在美国当地某大科技公司担任财务主管的他,3年前第一次出差来到上海,原本仅是在朋友的介绍下和张汝京吃个便饭,结果被张汝京的理想打动,今年48岁的他,因此“降薪”被张汝京挖到中芯国际。

“芯”想事成在张江

27年前,张汝京进入德州仪器任职后,就开始了他与半导体的不解之缘。而现在,他要将自己的经验,全部用于发展大陆的半导体产业。

身为半导体发明者德州仪器的建厂前锋部队,张汝京先后在美国、新加坡、日本、台湾等地建造并管理近20座晶圆工厂。

员工们对老板最深的印象便是认真。中芯国际投产的晶片对质量要求很高,尘埃很容易导致产品的报废,因此,在创业初期,中芯国际要在厂房中建造晶片生产所必需的无尘室,要求达到每平方米10个灰尘的洁净标准。张汝京提出全公司各个部门分别承包无尘室的保洁工作,而不止是生产部门去维护。他甚至亲自穿戴隔菌衣帽,带领员工清扫无尘室。

中芯国际在初创过程中经历的阵痛并不多,文化上的差异、成长中的苦恼似乎在无形中就被化解了。这与张汝京的认真是分不开的,他的员工这样评价他:“他很注重培训,对每一个新人都亲自做企业文化教育,差不多一两个小时,不管你是操作工、司机,还是副总裁。”

张汝京这么认真,是基于对晶圆产业的热爱。鸿海集团旗下的沛鑫半导体董事长曹治中说,“张汝京一直都想把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起来”。张汝京自己也说,中国不该在半导体产业缺席,他一直都认为中国是半导体的未来市场重心。

“赶进度”功力一流的张汝京,擘画的中国半导体事业梦想陆续成真。张汝京2000年初到上海时,半导体还处于刚刚进入0.35微米的技术领域,当时先进的同行已经进入0.13微米技术,两者差距5个世代的技术。

现在,这个差距越来越小了。张汝京介绍说,中芯国际用0.11微米生产的dram(动态随机存取内存)产品已经开始交货给客户,而去年年底也已经开发出90奈米的sram(静态随机存取内存)制程,“最近已开始把少量的样品交给客户了。”

不过,看似站在绝佳战略位置的张汝京,其实也有苦衷。他说,现在的半导体产业链还很不完整,以封测为例,身为晶圆代工厂的中芯国际,在ic制造完成后,在当地找不到后续的ic封测厂,而不得不将ic运到海外找有能力的厂商做完封测后,再运回来。所以,中芯国际跨足封测,有部份原因是迫于客户的压力。

不过,张汝京目前很满意自己在上海的生活,除了与太太和就读小学的儿子同住上海外,不久前还将原本住在美国的90高龄母亲接来上海同住,可见张汝京打算在上海“芯”想事成了。

打造和谐小社区

在积极准备续写绝代风华的上海滩,张汝京除了盖厂,还建了一个小区,“中芯花园”小区。是张汝京实践心目中美好社会的实验田,也是他小时候成长和居住经验中美好部份的移植。“中芯花园”小区占地约26万平方公尺。除了员工宿舍外,还包括内含游泳池、健身中心等设备的休闲中心,外围则有超市、牛排馆、面包坊等商家进驻,目前已有900户员工家庭居住在这里。

张汝京非常鼓励夫妻同来中芯国际工作,他认为“我们把家落在这里,我们公司的向心力也增强了。”很多同事卖掉了在美国、新加坡的房子,报户口时,把上海写作永久居住地,因为他们认为“回来就是扎根,不是说干两年就走。”

“中芯花园”内最特别的,是其两所“中芯学校”。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学校学制完整,张汝京的儿子也在“中芯学校”就读小学。因为采用双语教育,加上升学率甚佳,有许多上海居民都抢着要把小孩送到这里就读,目前非中芯国际员工子女的比例甚至已经高达6成。

谈到“中芯花园”,张汝京兴致勃勃,“这是一个很特别的环境,人跟人之间的距离会比较近。”他说,和员工的关系也因此不再限于工作,而能达到生活上的连结。他举例说,有时下班后,太太会跟他说:“你应该去看看某某,他遇到一些问题。”张汝京就会立刻拜访那位同事的家。“员工们的小孩就是我小孩的同学,而且员工们的太太跟我的太太常常聊天。”

张汝京希望打造的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和气快乐,彼此帮忙的美好社区。张汝京至今不改其牧师性格,他说,“上海现在正处于经济起飞的时刻,而此时,社会上每个人的心灵、道德操守、社会价值观都要跟着起飞,不然就变成钱有了,但生活质量反而降低了最终不能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