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初,国内某著名财经媒体向我约稿,希望我“还原tcl国际化真相”。我没有犹豫就拒绝了。我想,我们应该给tcl这样国际化走在前面的企业多一些机会,如果它犯了错误,我们应该有基本的宽容态度。
等等看,其实是希望留给tcl多一些改变现状的时间。虽然2005年以来,我已经隐隐约约感觉到时间也许并不能真正改变tcl的处境。
然而二年过去了,tcl的国际化处境不仅没有出现良性改观,甚至有继续恶化趋势,欧洲市场已经基本退出,美国市场彩电占有率也有不小的下降。新兴市场国家,大多也在收缩战线。我想,到了说出我思考和建议的时候了,这是因为我珍爱这个企业,这也是对社会公众负责,他们有权利知道真实的tcl。虽然说出事实真相需要勇气和胆量,甚至可能因此而遭遇非议,但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而且我相信,以李东生的求真务实的人格,他也需要听逆耳忠言的。
我对目前tcl的基本认知,可以归结为三句话:
一、tcl今天的问题是战略层面出了问题,而非仅仅战术层面操作不当。
二、tcl的亏损有可能持续至少三年。如果三年之内tcl缴出了一份盈利答卷,不排除“以市场换减亏”的可能。也就是说,如果你看到tcl扭亏转赢了,你一定能同时看到tcl营业收入也大幅度下降了。而且不排除短期盈利让tcl在接下来的年份陷入更大困境的可能。这实际上意味着:制造出来的短期盈利,比亏损更可怕。
三、tcl今天的尴尬与困难,其实带有一定的宿命色彩,从李东生确立“大,不一定强;不大,一定不强”观念那天起,就注定了今天的结局。再往深里说,从tcl宣传“渠道为王”那一天起,就已经注定。因为,tcl已经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不折不扣的“营销主导型”企业,而“营销主导型”企业在全球看,都是没有前途的。为什么?因为“营销主导型”企业擅长与销售和制造,弱于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市场竞争从本质上说就是产品的竞争,你没有新技术、新产品话语权,拿什么和人家竞争?
鉴于tcl对中国企业的标本意义,我们观察和研究tcl,其本意在于为所有中国企业提供一个思考与自省的机会。当众多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和“并购”两大领域遭遇挫折的时候,我们还不应该把事关中国企业生死存亡大计的思考引向深入吗?
tcl美国盈利了,但是并不值得高兴
2006下半年以来,tcl开始对外宣布美国市场已经扭亏转赢。但是,细心的人们发现,在tcl美国市场扭亏转赢的同时,其彩电销量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约30%。于是不难理解,tcl在美国实现扭亏转赢,其实是大幅缩减人力和渠道成本带来的,支出减少了,市场也随之萎缩。这样的盈利,到底有多大意义呢?
这一幕也发生在了手机产业上。2006年9月份之后,tcl宣布海内外手机实现全面盈利,成为两大亏损产业中第一个扭亏的产业。但是,在国内手机卖场,越来越难看到tcl手机的身影,许多展台摆上了别人的产品。tcl手机市场占有率也滑出十名之外,也就1%多一点。在海外市场,tcl靠给发展中国家供应低端贴牌机生存,未来可持续发展性很弱。
所以,tcl目前的盈利,属于典型的“缩减成本型盈利”,靠大幅度缩减成本开支实现盈利,该投的广告也不投了,科研开发经费也是一减再减,使企业可持续发展性越来越弱。因此,我把这种盈利视为“假性盈利”。
缺乏盈利引擎,成tcl最大心痛
现在,扭亏转盈成了tcl集团第一要务,从理论上说这是对的,毕竟没有企业希望长期亏损下去。
电视板块是tcl集团最为倚重的产业,也是对集团利润贡献最大、最稳定的产业,恰恰也是目前问题最大的产业。在国内市场,tcl彩电的处境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尴尬,多年保持的“老大“地位,在平板时代被海信、厦华等“后生”超越。在国际市场,tcl已经成为无可争议的老大,遗憾的是,这个“老大”是“crt老大”,而不是“平板老大”。
开源不能,说说节流。
tcl主要采取了“减薪+减员”来缩减成本。
比如,通过供应链整合,tcl在墨西哥的工厂缩减了3000万美元的成本。但是,成本不具有可无限缩减性。否则,明基也不会把刚刚拿到的西门子手机业务又扔掉了。
但是,减薪和裁员在亏损最严重的欧美,都很难行得通。外国法律倾向于保护弱者,工会组织又特别强大,让tcl能降下来的成本很少。
国内情况会好一些。2006年以来,tcl各事业部都在悄无声息地裁人,平均裁员30%,中高层人员普遍降薪,事业部总经理年薪不得超过30万元,与同样大刀阔斧国际化的联想大幅度加薪,形成鲜明对比。
一方面是“开源”几无空间,一方面是“节流”十分有限,tcl未来扭亏引擎在哪里?
“crt优势”成“crt包袱”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在全球crt电视大溃退的形势之下,任何对crt的幻想,都只能让幻想者遭遇更大的被动。
于是,tcl的问题就来了:作为全球“crt大王”,tcl在墨西哥、泰国、波兰乃至法国本土都有crt电视工厂,在产业大转型之际,这些工厂和工人怎么办?
显然,曾经的crt优势,正在成为crt包袱。
如果作为世界500强企业的汤姆逊都背不动这个包袱,tcl能背得动吗?
来自tcl的消息表明,部分海外工厂已经停产,这是压缩成本不得已做出的选择。但是,停产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后办法。请神容易送神难,甩掉这个“烫手的山芋”并非易事。
“节约型盈利”与“创新型盈利”
汤姆逊、西门子及ibm的亏损,无一例外因为运营成本太高。习惯于低成本运做的中国企业家好象一下子找到了信心,他们认为,用“中国方式”可以把这个国际企业的成本降下来,于是,他们开始了收购。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的想法过于简单,因为这些国际企业的成本不是可以通过“中国方法”能降下来的。中国企业习惯用裁员和减薪来减少成本,但是,在强大的工会与法律面前,此路不通。
为什么看起来强大的中国企业,一收购外资企业就变得十分脆弱?这可以追溯到大多数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模式。
深入研究中外企业竞争力模式,我们会发现,中外企业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大多数中国企业属于“节约盈利型”企业(即“台塑大王”王永庆所说的“钱是省出来的”);而欧美企业则多为“创新盈利型”企业。
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技术进步对企业销量和利润的贡献率非常低。企业利润是由一压再压员工待遇产生的。因为你没有创新能力,你的产品不可能卖上好价钱,你不能“开源”,当然只有“节流”了。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绝大多数企业员工待遇低的原因,也是为什么血汗工厂始终存在的原因。我把这类企业称为“节约盈利型”企业,或者“通过省钱来赚钱”的企业。这类企业一般来说不具有发展后劲,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为产品技术含量低,无法与国际主流品牌形成较量。中国1亿件衬衫才能换一架欧洲的空客。这可以拿来证明中国产品附加值之低。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国际企业都舍得在技术开发上大投入?因为他们追求的是良性发展模式。这几年,三星电子发展很快,成为中国企业学习的榜样,甚至有企业打出“做中国的三星”的口号。但是,在我看来,中国企业能学到三星精髓的几乎没有。别的不说,三星对待科研开发的态度,中国企业就没有学到。据悉,三星有超过7000人的开发队伍,年科研开发经费在40亿美元以上,成为全球年申请专利最多的五大企业之一。三星ceo尹钟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目前的三星来说,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第一重要、第二重要、第三重要的事情,都是核心技术开发。”我坚信这话不是为了装装样子,而是发自内心,因为三星已经从技术进步中尝到了甜头。
支撑一个企业的“创新型盈利”有两大动力,一个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一个是品牌影响力。恰恰在这两个方面,中国企业基本上都没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