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来自内部的消息称,张恩照专案人员抄查了上海茂盛企业(集团)发展公司的财务档案。在《商务周刊》随后的询问中,该公司办公室人员以公司领导不在为由“无可奉告”。记者拨打公司副总裁严圣和总经理杨永祥的手机,都处于关机状态。
但这种状态只能更加大外界对茂盛公司老板、自称“中国首富”和“上海公路大王”的刘根山与张恩照案有关的怀疑。
私人老板“包围圈”
《商务周刊》在上海的调查中发现,上海茂盛集团早在1995就行贿过张恩照领导下的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当时,张恩照的学生、三支行行长崔小菊因为一个很小的案子,将同是张门生的已退休的前任支行行长章作斌、在任副行长江风英和另外一个倪姓高管受贿行为交代了出来。最后查明,上述三人各受贿120万。行贿者就是上海茂盛集团。当时这个案件被当作反面教材发给建设银行的20多位处级干部学习。
最后,由上海市黄埔区检察院对此案提起公诉,上海第一中院审判,其中章被判12年。由于当时的刑法没有对行贿行为作出违法规定,刘根山和他的茂盛集团得以逃脱。
本次采访中,记者发现上海建行系统中层以上干部几乎都是“谈刘色变”。最后,张的一位已经离开建行系统的学生告诉《商务周刊》,刘根山是上海人,早年在北京通县交通局当过干事。1980年代中期去了香港,进入香港茂盛集团。
资料显示,1958年出生的刘根山有“公路大王”之称,近年来曾被冠以“中国首富”之名。香港媒体报道称,刘的一位部下曾表示:“以银行业的方式估计,我们现在所有的道路资产起码值140亿-150亿港元。装入到一个离岸基金里去,刘先生占有近70%的股份,你说刘先生是不是中国的首富?”
有媒体曾公开报道,刘根山一直与周正毅关系密切,不但是早年生活上的伙伴,而且是以后生意上的搭档。在周正毅上世纪80年代东渡日本卖生发水时,刘根山则去了香港做服装生意。俩人生意不景气的情况下,同在上世纪90年代初返回,并同时投入上海房地产业。当时正赶上上海搞居民动迁改造,其成立的上海茂盛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上海最早一家和政府部门共同合作进行房屋动迁改造工程的民营企业。1992年,他开始在上海投资进行高档批租商品房和办公楼开发与运作,包括静安区茂盛大厦、黄浦区友谊商店改造、南京西路友谊茂盛商都等。
1999年前后,刘根山拿到了第一个高速公路项目——嘉浏高速公路,随后又连续在长三角拿下7条收费公路。2002年,刘名下的茂盛集团签约一个10亿多美元的项目,建设桂林到梧州的高速公路。2003年,他以11.3亿港元收购主业为地产及酒店发展的香港上市公司“亚细安资源”(后更名为“茂盛控股”),并准备向上市公司注入其在内地的高速公路资产,但因不符合香港交易所上市条例,注资受阻。刘根山遂于当年9月收购“和记黄埔”在建酒店项目,以现金、换股等方式引入“和记黄埔”为“茂盛控股”第二大股东。2004年,刘根山在胡润的百富榜上排名第36,资产为21亿人民币。
与周正毅的高调相反,刘行事素来低调。但与周正毅相似的是,刘的名字也一度与香港明星联系在了一起。2003年初,刘根山曾经与刘嘉玲传出绯闻。当时的媒体称,“已婚的刘根山喜欢和娱乐圈人士打交道,还传闻曾追求过港姐翁虹及多位名模;2002年他投资五亿港币支持导演唐季礼在大陆成立制作公司,成立仪式当天,刘根山和刘嘉玲都应邀参加,两人相谈甚欢,感情蒸蒸日上。之后,刘根山还花大笔钱在上海帮刘嘉玲举办盛大的生日派对”。
按照这位张的门生回忆,大约是在1994年,刘根山通过张恩照的一位最亲密学生z先生与张结识,逐步获得大量贷款。“刘非常低调,贷款的事情很少人知道,而且刘的手法非常高明,他一直隐藏在幕后。”他告诉记者,据其所知,刘根山获得的建行贷款累计超过20亿,其中很多是公积金贷款。在1997年后,刘根山还利用其在建设银行的关系,通过大额存款转贷、投资房地产和高速公路进行洗钱。他认为,刘根山“不是什么公路大王”,后期“主要是在洗钱”。
上海建行一位已经退休的信贷业务干部也向《商务周刊》透露,刘根山与张恩照的儿子张纪刚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在投资方面。张纪刚在英国留学后在香港汇丰银行任职,负责投资银行业务,曾经多次组织外国资金投资国内房地产和买卖不良资产,“据说做得很好,年薪达到80多万”。据凤凰卫视报道,张公子在其父案发的3月14日就从汇丰银行消失了。
这位建行退休干部也是张恩照的“黄埔二期”学生,他告诉记者:“张恩照喜欢结交豪爽的私人老板,身边总有一些固定充当买单角色的人。所以,当年在上海,见张恩照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甚至一些老板说,‘张恩照并没有多了不起嘛,我们请他吃饭还是比较容易请到的’”。
尤其是在后期,张恩照更加频繁参加私人老板的买单活动。“张曾在开会时说,大钱不要拿,但吃顿饭总是可以的,但张显然不是简单的吃饭。”这位干部介绍,张不抽烟,却对吃相当讲究,最喜欢吃的就是两头极品鲍鱼。
在狭长幽静的上海思南路,毗邻孙中山先生故居的富临轩酒楼就是张在上海经常光顾的地方。这家酒楼是澳门人开的,香港人打理,已有10年历史。记者询问是否知道张恩照这个人,从酒店经理、厨师到门童都记不起来了,但对当年的买单人s老板却表示非常熟悉,“他是经常到我们这里的贵客,前几天他还在这里请一帮人吃饭呢”。
记者看了看菜单,张恩照最喜欢的菜,极品两头鲍鱼,标价980元。
“半仙”
1994年,一位深受信任的“黄埔弟子”为张恩照引见了一位“半仙”。据这位干部讲,“半仙”精通占卜之术,能掐会算,在上海警备区特别“火”,“曾通过听字预测张的一个爱徒‘会出事’,结果果然如其所料”。
张的一位得意弟子当时任浦东支行行长,曾经让“半仙”测字。他写了一个“川”字,“半仙”放在耳上听了后,告诉他人生的最后一道坎可能过不去,让其把钱退了,赶紧退休。张恩照给这位弟子办了退休。一个月后,检察机关调查这位支行行长,张恩照说已经退休了,而且钱都退了出来。最后该支行行长安然无恙。
此事让张恩照大为折服。从此,张恩照事事在意。怎么穿衣、走路、讲话、吃饭、谈判、坐什么位子,经常请“半仙”指点,遇到“不顺”的事情还要在“半仙”的安排下洗“落花流水澡”。
到了后期,张常常为一些事情而举棋不定,心情颓废,而“半仙”则可以给他提供类似精神医生的帮助。而且,除了生活方面的事情,“半仙”还给张很多事业上的谋划,甚至在上海建行以谋士自居。这种人生指导一直持续到张恩照调任北京。
张也由此信佛,并从“半仙”处得了一句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人无私心便成佛”。据其解释,就是说“人没有私心就是佛了,所以普通人有些私心是可以谅解的”。
当然,“半仙”遇到张恩照也不能免俗,通过张的关系,贷款搞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在此轮上海地产暴涨中赚了大钱。
“前两天,我还碰到‘半仙’到行里跑贷款。我拦住他问,你怎么没有算出张老师会出事?”这位退休干部说,“半仙”自己也纳闷,“我也不知道,明明算出来他不会有事啊。”
“半仙”最后怀疑,可能是自己下海了,“沾了俗气,就不灵了”。
张恩照简历
1946年12月 出生于山东省莒县
1964年 在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参加工作
1981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金融管理专业毕业
1984年7月 任中国投资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党组成员
1986年1月 任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党组副书记(主持工作)
1987年6月 任行长、党委(党组)书记
1999年9月 任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
2000年2月 任中国建设银行第一副行长、党委副书记
2002年1月 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党委书记兼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长
2005年3月16日 辞职请求获建行董事会会议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