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心积虑欲将世纪光华(000703)据为己有的乔向明,终于机关算尽,前功尽弃。
在这场失败的政变中,乔向明输在太轻视资本市场的力量。当初,乔向明掩耳盗铃般地将业绩一向良好的世纪光华,低估到400多万,悄然拿到产权交易中心公示,而且将收购的条件严格到几乎只有乔向明控制的公司才符合条件。
作为在河南当地久负盛名的国企老总,也许乔向明太了解在国有企业里,经营者没有产权做后盾的危险。但是急于求成也好,无视市场也罢,这场皇帝新装的游戏,在被媒体揭穿后,当地政府很快出来喊停,乔向明的mbo之路,几乎只剩下空想。
实际上,夺权游戏不只在区区一家上市公司上演,5年前,在世纪光华改嫁到乔氏门下时,阴谋已在各方的筹划中。
2000年,随着世纪光华(原北海招商)和大股东华天集团的老总刘中山等人东窗事发,乔向明和25年前的同窗李飞看到了机遇。
他们连手入局,乔向明从河南远涉四川,以旗下国企九龙集团收购上市公司,李飞则从海南北上,接手华天集团。
表面上此后这两家四川公司便在二人的掌握之中,但天下从没有免费的午餐,李飞能以很小的代价坐上华天大股东的位子,不仅是依靠乔向明的资助,也有华天集团内部高管的鼎立协助。这些高管为何愿意借钱给远在海南的李飞,将公司的股权拱手相让?
据知情人士透露,这是华天高层为mbo设的计谋,李飞和这些高管秘密定下君子协定,要求李日后将公司的股权奖予高管们。
但李飞并不甘心做台前傀儡,当他发现华天的高管们偷偷将公司最肥的公路产业转移到自己掌控的公司时,他开始“拷贝行动”。事发后,外界披露李飞甚至比华天原董事长贪污腐败的还多。
2004年,随着李飞锒铛入狱,乔向明再次看到了入主华天的机会。2004年10月底,受李飞亲属之托,乔向明另立董事会,将揭发李飞的原董事会成员一概踢出,一面试图控制华天,一面以世纪光华的名义起诉华天欠债不还,与华天算解不开的老账。
但华天的高管们很快还以颜色,他们针锋相对的反诉世纪光华,认为华天为当年上市承担了许多不该承担的义务,上市公司无权要求华天继续埋单。与此同时,原董事会成员在当地媒体上公开宣称乔向明的董事会非法。
自此,两个利益集团的矛盾逐渐公开化,一个上市公司和他的原大股东背后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夺权战由此现形。
遗憾的是,在这场龙争虎斗中,竟无人笑到最后。李飞枉法,乔向明mbo兵败,华天高层的图谋也被借势曝光,任何一方都没能保持住他们想要的权利和权利身后巨大的利益。
在这部双城记似的资本故事里,谋略、城府和对潜规则的运用,看起来在各路枭雄间势均力敌,所以谁也无法击败对方,成为赢家。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田利辉认为,发生在上市公司和新老大股东之间的权利斗法,说到底是每个人都想掌握游戏规则的主导权,以换取最大化的利益。
国企大股东的实际控制人认为自己对公司贡献巨大,应该有资格从公司中拿走更多的回报,而法规政策或政府监管部门却不允许,于是,蛀虫事件或秘密mbo屡屡发生。
另一方面,由于在配额制时期,许多公司上市时不得不将资产硬性分开,并将不良资产甩给大股东,而上市公司的运作却没有真正独立,同大股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为日后新大股东入主带来数不清的利益纠纷,尤其在跨地区收购的情况下。
最后,我们的规则,尤其是规则的执行者不能给那些闯红灯的人以应有的惩罚。于是,在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谁会耐着性子坐看公司的财富被他人攫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