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传涛,1964年5月出生,祖籍河南洛阳,军旅出身。2002年在青岛创建摸错门牛肚王(中国)连锁店。该店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短短两年时间,由开始的门庭冷落发展成在全国范围内拥有30多家加盟店,且店店被挤破门槛儿的规模。
2003年8月,摸错门牛肚王的成功案例被编入北京师范大学教科书《特许经营概论》。随着连锁店名扬大江南北,人们不禁要问:如今餐饮业是公认的冷骨头,好吃难啃,为何一个连餐饮的门儿向何处开都弄不明白的刘传涛却独辟蹊径,一入行便迅速打开了局面,风一样席卷长城内外、黄河上下?难道他生着三头六臂,有呼风唤雨之技不成?三头六臂那是孙悟空,呼风唤雨那是如来佛,但刘传涛既成就了常人难以成就的事业,自有他独特的过人之处。下面,我们就来细品一下个中滋味。
为吃,始创“摸错门牛肚王”
2000年,刘传涛从自己工作多年的国企中退了下来。在国企时,他是负责业务的,那时,常常全国各地到处跑,每到一处,都和当地的朋友一起吃遍各种风味小吃,觉得很过瘾。退下来后,基本上就稳定在青岛自己的家中,很难再像以前一样和朋友山吃海喝了,这对生性豪爽的刘传涛来说无疑是一大缺憾。所以,在他最初决定要做自己的事业时,他最先想到的是餐饮。他觉得,如果开个店,起码可以召集朋友,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有个最经济、便捷、舒适的“吃处”。也正是因为这个想法,他开店之初只是叫不同的朋友隔三差五来尝尝,并没有在宣传上动任何干戈。别人一看,一个军旅出身的人,一个做了多年业务的人,一个对饮食只有口福没有经验的人,现在却大张旗鼓地做起了餐饮,这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深浅!更有熟稔的朋友推心置腹地劝他:“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传涛啊,你从没接触过餐饮业,慎重起见,还是从自己熟悉的行业做起吧。”
刘传涛骨子里有那么一股倔劲儿,各种说法不但没有冷却他入行餐饮业的念头,反而更激起了他的斗劲儿:“我还就干这行了,我就不信干不出个样儿来!”
恰好,刘传涛手上有一个涮牛肚的秘方。这个秘方是刘传涛的一个朋友祖上传下来的,从乾隆年间,宁氏御厨烹涮牛肚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宁氏有个规矩,秘方传男不传女,但到了刘传涛朋友这一代,朋友不愿经营涮牛肚,此百年秘方面临灭失的境地。刘传涛恳请宁老爷子将秘方传给他。老爷子说:“传给你可以,但你必须答应一个条件,那就是将这个秘方祖祖代代传扬下去!”刘传涛郑重地答应了。俗话说,一诺值千金。也正是因为宁老爷子的这个条件,使刘传涛走上了这条单行道——他必须成功,不能失败,否则,怎么对得起宁家祖祖辈辈沉重的嘱托?
确定了经营方向,刘传涛开始深入分析目前国内餐饮业的形式,发现街头随处可见各种档次的酒店、餐馆、排档和快餐店,可以说琳琅满目,比比皆是。但许多经营者却为餐饮业的竞争激烈而感叹生意难做,尤其中小餐馆企业更觉出路渺茫、不堪市场重压。但综合各种因素,不难看出,餐饮业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一、针对工新阶层的店面便宜是便宜,但要么卫生差、要么服务差;二、偶有经营较好的店,但缺乏文化氛围,没有特色;三、许多店缺乏严格统一的管理,缺乏人性化经营的理念。而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几千的历史积淀使人们有着深层次的文化需求,尤其在饮食上,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的烹饪更具艺术性和文化性了。于是,刘传涛理顺了自己的思路,形成了自己的经营理念,那就是走特色化道路,建一个菜品、特色、卫生、服务等各方面一流的文化色彩浓重的全国连锁快餐店,建中国的肯德基。
有了确定的经营理念,有了几百年积淀的经典菜品,有了破釜沉舟、不破敌兵誓不归的决心,刘传涛整装上阵,一个猛子扎进这个别人认为“入错行”的事业中,蛟龙入海般在特许经营行业翻起了波浪。
结合自己当兵时的一些经历,刘传涛给店起名“摸错门牛肚王”,并把自己的企业从里到外、从店面到管理,进行了全方位的文化包装、文化渗透。门面色彩的红与黑、柜台屏风的巨幅“错”字、甚至一道“丑鱼”菜品的来历,都有着或深奥、或美丽的文化底蕴。这些文化内含有的来自刘传涛的文化修养,有的来自他的部队生涯,点点滴滴,无一不透着亲切、含着神秘。摸错门的饮食就像它那招牌色彩红与黑的交织一样,在你的周围形成一个力场,无形地交结扭缠,那经久不衰的张力吸引着众多的食客向它靠近、靠近,再靠近……
为爱,强撑最初的艰难
2002年6月9日,摸错门牛肚王正式开张纳客。凌晨五点不到,刘传涛和爱人就爬起来,蹬着三轮车上市场采购去了。夫妻俩精挑细选,买齐了当天需要的各种原料。当他们疲惫地回到店里时,已经八九点钟了。于是,洗菜、备餐具、检查卫生……各种工作夫妻俩都要亲自监督,不敢有丝毫怠慢。十一点多钟,客人陆续来了,于是整个店忙碌起来,直到下午两三点。然后收拾杯盘碗碟、准备晚档菜品,五点多又开始招待新一拨客人……一忙就到了凌晨一点。一天下来,两个人都累坏了。回到家里,爱人和衣倒在床上,只说了一句话:“太累了,这不是咱能干的活儿,咱关门儿吧……”刘传涛听着,默不作声,但心里却翻江倒海般久久不能平静:难道就这么算了?不!这点儿累算得了什么,我一定得顶住,给亲爱的人以撑下去的力量啊!
刘传涛和爱人一撑就是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他们每天睡眠都不足五小时,苦和累自不必说,但令他感到艰难的不是这些,而是店里的营业额,始终提不上去。他细算了一下,最少的时候一整天才收入162块钱,房租水电成本不说,连服务员厨师的工资都不够啊。怎么办?刘传涛仔细分析开张以来的具体情况,觉得自己在经营管理上花的精力太少太少了,每天的时间被零星琐事占去了很大部分,而这些琐事本是可以交给员工去做,根本不必亲力亲为的。首先,他觉得一般小餐厅小饭店老板负责采购的惯例对自己这个店不适合,因为自己是准备做全国连锁的,是准备做大的,而不是去计较那些一分一元的得失,自己必须分出精力来做管理、做拓展,而不应该让这些小事小情绊住双脚。换句话说,就是杀鸡不用宰牛刀,牛刀应该用去杀牛才对。于是,刘传涛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把采购放手给员工去做,而自己和妻子则腾出精力抓服务、抓管理、抓菜品质量、抓经营运作!
这样一来,刘传涛感觉轻松了不少。他开始仔细思索营业额上不去的原因,发现自己菜品不错、味道不错、文化氛围也有、勤奋热情不缺,可为什么打不开局面呢?是店的位置太偏了,还是价格不够低……冥思苦想之下,刘传涛不禁自问:“你千般好万般好只有自己知道,别人怎么明白呢?不行,必须想个办法把爱吃的人们吸引过来。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自己这涮牛肚也得做到十里飘香、引人入胜的地步才能把营业额提上来。”可怎么让它十里飘香呢?刘传涛想来想去发现自己这个店最有特点的地方就是店名——摸错门。这个名字与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主流文化有点儿“背道而驰”,怪异中透着点儿市井人隐隐约约的“非份之想”。但刘传涛认为大俗即大雅,说不定这点儿流俗的感觉正是它吸引食客的绝妙之处呢。
于是,刘传涛在南京路上树了一块儿高高的指示牌,指示牌上喷涂着摸错门的标志和醒目的店名,上面红红火火的色彩令路人引颈观望、议论纷纷。众人都在猜想“摸错门”究竟是个啥意思?为什么起这么个听起来有点怪诞的名字?人们想来想去想不明白,最后决定:不行,还是得去吃一下看看,否则疑团在心,简直夜不安寝、食不甘味。于是,人们就陆陆续续地来了,来了就吃到了美味的牛肚、美味的丑鱼,酣畅之余,还是不知何为“摸错门”,于是寻寻觅觅,一抬头,在店墙上看到一段美丽的故事。故事讲得是一个新兵在雪夜里换岗时进错了房间,于是和老村长的女儿发生了一段朦胧的恋情……那种诡秘、美好的感觉一下子便攥获了所有食客的心,而锅里的美味则长久地攥获了所有食客的胃,于是,摸错门牛肚王一夜之间火了!
更上层楼,打造特许经营之品牌
从2002年12月起,刘传涛又通过青岛电视台等媒体做了广告。他认为,要想做全国连锁、要想打造一个品牌,广告宣传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随着“摸错门”三个字频繁在媒体出现,摸错门的营业额又提升了20个百分点!
摸错门无疑是真的火了。但火了也有火了的烦恼,一个想不周全,事情就来了。有一段时间,因顾客增加常常出乎意料,所以有时下午五点不到,就将全天的菜品全部卖完了。再去采购吧,时间来不及了;不去采购吧,店里等着那么多顾客,怨言四起!于是,第二天,刘传涛就按照前一天的需求多采购,可顾客仍在增加,依然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第三天,刘传涛索性比前一天多采购一倍的原料,结果剩下很多。为了树立良好的口碑,摸错门自开业就有不用剩料的店规,所以,这些多出来的不能保鲜的原料无疑全部浪费了……这样摸索,刘传涛后来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鲜菜按前一天的数量和近阶段对店的推广程度来选购,而可以保鲜的菜则多买一些,以备不时之需。这样既免了浪费又保证了供应,起码不会让顾客高兴而来、沮丧而归了。
就是类似这样的小问题,让刘传涛明白了一点,那就是对一个预谋成为全国连锁的企业来说,光火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站在一个足够引领同行业发展的高度,发展到足以抗衡各种可以预料到的风险的程度,才能海纳百川、收放自如。
2003年3月,摸错门的第一个加盟店正式营业。与此同时,刘传涛毅然将他的企业交由某管理顾问公司打理。这一招剑走偏锋、出其不意,令许多同行业的人大惑不解——企业已经红了,生意好做了,还有什么必要请管理公司管理?但刘传涛自有他的想法,他认为自己并非行家出身,对一些专业化的东西毕竟知之甚少,而管理公司有科学的经营理论、有成功的管理经验,自己要想做大企业、做好企业,不依靠这些怎么行呢?不错,自己是火起来了,但那毕竟是险中取胜,在可以喘息的间隙,自己必须分出精力充实、壮大、提升,从而将摸错门打造成肯德基式的品牌企业!
此后,加盟店陆续多了起来。而刘传涛在青岛的直营店也在摸索中一个一个增加着,并不断发展壮大,成了一种饮食时尚。像一个传奇,摸错门这一红就红透了半边天。无论是直营店还是加盟店,生意都无比火爆。火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如果你想吃摸错门儿的牛肚,不提前用餐时间两小时去是不会有空位的。即使去了没有空位,人们也甘心排队等位,而绝不会有任何怨言。
随着顾客的增多、加盟店的增多,服务和管理上都显露了不足。尤其是加盟店,常常是开业前三个月,顾客盈门、大有踏破门槛之势,可三个月后却渐渐冷清,营业额一降降到60%。如此大的落差,不能不让店长们着急。但店长着急只在亏欠了一块儿利润,而刘传涛着急却是破坏了自己精心打造的品牌。于是,刘传涛结合学到的知识想出了一套监督管理办法,并在摸错门长期沿用下来。
那是在即墨店开业之初,若市的门庭和高额的回收,让即墨店对刘传涛的管理指导很有些不屑,但时日不多,即墨店营业状况开始直线回落。为了查明原因,刘传涛指示督导部门以暗访形式尽快落实情况,做出处理方案。督导部门暗中派人去即墨摸错门用餐,即墨店不知实情,按普通顾客招待后,问题很快浮出水面:首先规定的菜品味道不对,已经不是摸错门配出来的味道;其次菜量不够,明显少于总店规定的标准。针对这两点,刘传涛很快对即墨店作出改进方案,他指出菜品变味失去了摸错门招牌式的特色,必须改进;而菜量不够则违背了摸错门门柱上的宣言“即使摸错了门也不会让你多破费”,必须补上!就这样,即墨店最终起死回生,不久便又恢复了刚开业时热闹的场面,而即墨店的店长惭愧之余不禁对刘传涛由衷钦佩,从此开始规规矩矩按总店的策划方案打理自己的分店。
放慢节奏,让企业稳健发展
2003年9月,摸错门牛肚王被评为“中华第一名火锅”,后又被评为“青岛十大名吃”……种种荣誉接踵而来,申请加盟的人也随即排起了长队。到2004年5月,竟在一个月内开了5家店!然而,就在这时,刘传涛又出惊人之举——故意放缓了加盟店的发展,许多申请加盟者被婉拒门外!
原来,刘传涛发现自己店是做火了,名声也起来了,但短短两年时间,摸错门儿真的还没有成为坚不可摧的避风港,她仍需在各方面充实、提升,形成一套疏密有致、独特有效的管理理论。如果不从经营和管理上完善,虽然能凭一时的名气吸引很多加盟者,但其内里仍会是虚空的,是缺乏抗击打能力的,就会像早期的互联网,成为一种泡沫经济。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做呢?刘传涛从现实中发现问题,逐步对摸错门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改善。
有一次,有个朋友从外地到青岛来看刘传涛,刘传涛把他请到南京路店用餐。席间,边吃刘传涛边向朋友介绍菜品的由来和吃法,朋友高兴地连连说好,但有一句话却令刘传涛一连几天食不甘味:“其实我已经吃过好多次摸错门了,因为我知道这个店是你经营的,所以每看到摸错门必进去吃一顿。不过我觉得好像每个店的味道都不大一样,要说好吃,还是你这个店最好吃!”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传涛心想,摸错门是一个品牌,味道不一是一个致命伤,必须解决!可是,怎么解决呢?麦当劳肯德基都是由总店配送半成品,但这涮牛肚不行啊,汤料无法运送,都由各店经过培训的厨师自己配。虽然经过培训,但毕竟各人手法不一,配出来的汤汁也就不尽相同了。几天后,刘传涛到办公室找一份文件,发现秘书在吃方便面,不禁灵机一动:我们为何不把配料做成料包呢?就像方便面的调味包一样,只要对上相对比例的水,汤汁不就原味不变了吗?
于是,刘传涛买回了包装机,将总部调好的配料进行包装,配送到各加盟店,解决了汤料味道不一的问题。
到2004年10月,在管理上,摸错门店也有了重大突破。从摸错门诞生以来,一直都是刘传涛和爱人李春霞一起经营。俩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十分默契地打理着摸错门的生意。李春霞是个十分大方的女人,很多时候,即使她与丈夫意见不统一,也会在员工面前给刘传涛做足面子。但工作上的分歧毕竟是难免的,刘传涛发现一旦两人意见相左,不仅员工难做,不知该听谁的、不该听谁的,而且有些情绪很难说不带到家里,夫妻之间也就随之产生不愉快。为此,在酝酿了一段时间后,刘传涛正式注册了摸错门牛肚王全国连锁店,这样一来,青岛地区的直营店和连锁店就彻底分开了,直营店由妻子李春霞经管,连锁店则由刘传涛独立管理。这一招二分天下将摸错门原来的家族式管理转为现代化管理,将原来的单体经营转为集团经营,无论从哪方面看,都迈进了一大步。
到2004年10月,摸错门已在全国拥有30多家加盟店,完成了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向资本运作阶段的转变。这一转变,更从本质上说明“摸错门”已经渐渐成熟起来了。2005年,刘传涛打算进驻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并计划若干年后在全国实现每省100家加盟店的总目标,甚至将来把摸错门儿开到国外去,让外国人尝一尝中国式的“肯德基”。毫无疑问,“摸错门”已带着青春的活力和勃勃的生机在特许经营行业卷起了一阵旋风!但说到底,刘传涛之成功绝非偶然。古语说得好:“君子以厚德载物”。一个企业的文化与他的经营者的人生理念有着许多关系。刘传涛以自己朴实的理念为基础,以执著的追求为动力,孜孜不倦、兢兢业业,最终成就了他画个月亮去卖钱——“不仅自己成功,要让更多人和自己一起成功”的美好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