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旖旎的太湖东南畔,平望运河穿过南浔大桥向东流去,大桥的南面,就是闻名遐迩的古镇南浔。
南浔作为一个市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理宗时代,即1250年,距今亦有700 多年了。此地正好处在湖州、苏州、嘉兴三府的蚕桑丝织业中心地带,盛产优质蚕丝——辑里湖丝,使它成为湖丝的集散中心,持续兴盛数百年而不衰。至今,依然可以看到昔日繁华留下的痕迹。
南浔镇兴起后,很快成为与邻近的乌镇并驾齐驱的湖州大镇。元末张士诚起兵反元,在南浔镇修筑了城墙,周长一千余丈,约三千余米。这在江南市镇中是绝无仅有的特例。明初,城墙虽然拆除,东西栅门还有吊桥,又有城隍庙,依稀保留着当年宏伟的规制。因此“南浔城”成为该镇第一号古迹。明清两代的南浔镇是江南首屈一指的超级巨镇,也是繁华的商业区,街道沿着运河、市河向外辐射,结成一个商业网络。今日仍然可以看到旧时大街的踪影,旅游者踏着古老的青石街道,仿佛在穿越时光隧道。
南浔镇四乡农家不仅善于养蚕,而且精于缫丝,尤以镇西南七里的辑里村最为著名,辑里丝成为出口湖丝的著名品牌。上海开埠后,洋商聚集上海,湖丝是大宗出口物品,销售洋行,南浔镇开风气之先,湖丝出口贸易几乎全为南浔丝商包办。南浔丝市十分兴旺,号称“一日贸易数万金”,“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南浔镇因此而日趋富庶,清末民初的民间谚语说:“湖州整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南浔镇丝商到上海经营湖丝出口贸易,如庞云缯、陈煦元、蒋维城等,其中陈煦元侨居沪上数十年,成为丝业领袖,精通西语,出以诚信,中西丝商倚为长城。这些人就是上海早期的工商业家。
1870年代至1920年代的50年,湖丝贸易空前兴旺,形成南浔发展史上最后一段黄金时代。南浔镇以丝商起家致富的多得不可胜数,其中的佼佼者,号称“四象”、“八牯牛”、“七十二只狗”。这是一个比喻,即资产在100万以上者称为“象”,资产在50万-100万之间者称为“牯牛”,资产在30万-50万以下者称为“狗”。所谓“四象”,是指丝商中的四巨头,资产多在银元百万以上,刘氏2000万,张氏1200万,邢氏400万,庞氏160万。四巨头之间资产相去也甚远,因而有人把刘、张二氏称为“狮”,比“象”更高一级。
显然,南浔镇首屈一指的巨富非刘氏莫属。刘氏的第一代刘镛(字贯经)在湖丝贸易中起家,除了在本地购置田产,还经营盐业、典当业。其子刘锦藻(1862~1934年)继承父业,在丝业外投资交通事业,修建浙江铁路、上海大达轮船码头。刘锦藻儒雅好文,光绪二十年进士,官至户部主事。他博览群书,组织学者编撰《续清朝文献通考》,而蜚声文坛,充满了亦儒亦商的儒商气息。其长子孙刘承干(1871~1963年)继承了这种儒商传统,在经商之余,致力于图书收藏与出版事业。他自称历时20年,用银30万两,得书60万卷,其中包括宋刻本76种,元刻本78种,明清地方志1200种,堪与宁波天一阁相媲美。这就是名扬天下的嘉业堂藏书楼。
江南藏书家,如杭州卢氏的抱经堂、宁波卢氏的抱经楼、杭州朱氏的结一庐、太仓缪氏的东仓书库、江阴缪氏的艺风堂的旧藏善本,大多汇集于嘉业堂。刘承干还聘请著名学者缪荃荪、叶昌炽、王舟瑶、董康等,为嘉业堂校勘古籍,自己撰写题跋,精工刻印出版。其中有嘉业堂丛书57种、吴兴丛书66种、求恕斋丛书35种。因此,清末民初,嘉业堂在文化界声誉鹊起。
在嘉业堂藏书楼近旁的小莲庄,是南浔镇留存至今的著名园林,也是刘氏的家产。整个园林占地十亩,有池塘花木、楼台亭阁。
刘氏嘉业堂、小莲庄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南浔镇所固有的浓郁的人文色彩的集中体现。南浔镇在它的鼎盛时代,不仅经济繁荣,而且文化发达,正如《南浔镇志》所说:“数百年来,人文蔚起”,是它的最大特色。明代南浔镇出了7名进士、27名举人。镇上名人修建的园林别墅林林总总,不止小莲庄一处。遗憾的是,大多久已化作颓垣断壁,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除嘉业堂外,还有仅次于小莲庄的张氏适园,它为巨商张氏于光绪年间所筑。叠石为丘,浚池成壑,亭榭花木,结构颇佳。适园主人张氏父子也是一代儒商,平生致力于图书收藏事业。人们只知南浔镇有嘉业堂,殊不知适园也是湖州三大藏书楼之一,收藏宋刻本、元刻本等善本书1000多部。可惜适园已经毁于战火,遗址现已改建为儿童公园,张氏故居的几百间民房,硕果仅存,留给人们凭吊。
现今的旅游者所见的南浔镇老街,是历经数百年辉煌所留下的依稀踪迹,它虽然还是一个供人瞻仰的遗存,却已经是一个没有内容的空壳。人们在感叹之余,不免有惆怅和迷惘。今日的南浔镇当然有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但它的经济、文化影响力,已经再也无法与昔日相比肩了。
(作者樊树志,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邮箱:red_beer999@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