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长期在中国的人来说,这一令人遗憾的事件听起来非常熟悉。就在不到10年前,合资企业通常是不欢而散,因为中方合作伙伴只是将合资企业视为获得现金和先进技术的一种方式。情况无一例外:上世纪90年代,即使是乐观的廉价品零售商也以失败告终,他们的门店被用来销售更廉价的牛仔裤,以及合资企业合作方喜欢放在橱窗里的其它任何商品。
达能的苦痛并不意味着那些日子的卷土重来。首先,合资企业本身多少就是一个时代错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前,合资企业实际上是唯一的选择。如今,跨国企业手头已有更多选择,包括合并和收购。dealogic的数据显示,去年外资在华收购交易总额达310亿美元,远高于90年代末的约10亿美元。投资者在华单干可以更加轻松:英语得到更广泛的使用,交通状况也有巨大改善。
所有这些都并不能让达能感到宽慰。该集团面临一场旷日持久的棘手官司,将使它与合作伙伴反目成仇——对双方来说都不是一个愉快的结局。娃哈哈的老总是一位精力充沛的企业家,操控着全局;将他驱逐出局,实际上意味着将整个娃哈哈公司都赶出局。作为一家酸奶制造商,达能本应该认识到,成功的配方全赖对文化的正确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