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薛晓东:大企业看文化小企业看厂长

薛晓东1958年出生,也许是受干部家庭环境影响,从小就志存高远。初中毕业下乡当知青就被选为青年点点长,虽说屁点大个“官”,却也用“干部”标准要求规范自己。1980年返城后分到锦州市一个国营大厂当工人。他一心想读大学,但当时这个厂有规定,必须有3年以上工龄才允许考大学。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放弃大厂的优厚条件,同别人对换到可以报考的小厂上班。这一对换,命运就发生了转变,当年就如愿考进大学机械专业。大学毕业后正赶上文凭吃香了,作为培养对象,加上本人刻苦努力,薛晓东从工人很快提拔到技术员、车间主任、副厂长、厂长。随后几年,薛晓东开始在锦州企业界崭露头角,原因在于恐怕全锦州没有一个厂长像他那样调动频繁——共产党员服从安排,去亏损企业干吧!结果如前所述,果真干出了名堂,干出了影响来。

薛晓东1993年初接任的锦州变压器厂是一家小厂,全厂职工286人,20-29岁的职工19人,而50岁以上职工有128人,人员严重老化,而且女职工占职工总数80%。大专文化2人,占职工总数0。7%。小学文化以下201人,占职工人数70%。企业已累计亏损达1400万元。大部分职工放长假,上班职工也不能正常开工资,企业实际已资不抵债。但它不能垮。因为它是国有企业——尽管它的生产要素已丧失殆尽……

显然,相比前几家亏损企业,这家难度是最大的。

薛晓东进厂后第二天就决定要开一个职工大会,当他叫齐副厂长(原厂长,薛晓东没来时他就给机电局党组打过报告说自己不行,真心欢迎薛主政)安排时,齐却说“那是不行的,因为人叫不齐,人员住的太分散”。薛晓东感到奇怪,便问齐:“大家都没上班吗?”齐说:“企业没活儿大家都休息”。

“那就抓紧时间通知……”

一个星期后终于召开职工大会了。薛晓东一早就赶到厂里自己动手打扫完了办公室,再一次熟悉了一下发言稿。八点开会时间到,一数只有九个人,全厂职工近300人,这显然是不能开会的。再等到九点多,有31人,齐看着薛着急的样子说:“开会吧,就这么多人了。”薛晓东再仔细一看来的人几乎都在40岁以上,大部分是妇女。心想虽然来的人少,我也要认真地讲,总有人会把今天会议内容“广播”出去。会开完后薛晓东把自己关在办公室,老半天盯着桌上的职工花名册出神……

整整半个月,摸清厂情、调研行业相关资料、走访职工……薛晓东忙得昏天黑地,但心中也觉收获颇丰。其中感触最深的是一位叫云芳的女工,45岁,曾多次被评为厂先进工人。她当着薛和齐的面说:“既然叫我提意见,那我就不客气了。厂里现在这个样子,责任在领导。就说你齐厂长,说话一点底气没有,说了不算话。就拿质量不好来说,该管的你管不了,供不上货你也管不了,企业不垮才怪呢。薛厂长你可别像齐厂长那样,一定把舵把好,要有点大丈夫样……”东北大嫂心直口快,把两个大男人一番数落,薛晓东心里却涌上一股暖流。

按约定,接下来去拜访一位盘锦的老客户刘经理。薛晓东在当地的一家小旅社整整等了3天,刘愣是不见。业务员小杨都不耐烦了——刘怕薛找他订货,所以躲着不见,这是明摆着的事儿。但薛晓东坚持要等。第4天刘经理再也抹不过情面露面了,结果可想而知——哪次产品装在发动机上只运行了几天,就因材质不行出了问题,最后烧毁了设备;那次订了15万元的货本应在半个月交齐,结果一个月还没交齐……等等。不一而足的事例给了薛晓东一个明确的暗示:不订你的货。

薛晓东诚挚地对刘经理说:“能认识你这个新朋友我非常高兴,我也没敢奢望今天订我的货。但我希望您能给我一个机会——三个月后我给您送一批货,假如你还不满意,从此以后我绝不再麻烦您。如果能给这样的机会,我代表全厂职工感谢您。”话已到此,刘经理只得默默点了下头。

回锦州的路上薛晓东兴高采烈地哼起了小调,垂头丧气的小杨大惑不解,订单没谈成还受一肚子的气。薛晓东回答:“这点气算什么,韩信还得胯下受辱哩。他要是今天真的签了单,我还高兴不起来。”

“为什么?”

“因为勉强的事是不长久的,我要让他心服口服。”

其实薛晓东此行根本就没有指望签单,拜访老客户联络感情总比开发新客户强。我要用我的产品说话。

薛晓东酝酿了半月之久的战略方针已经成熟,杀鸡就要用牛刀!一步到位,破釜沉舟,用品牌企业理念和模式让现在的企业起死回生。首先抓人事制度,到市里相关部门咨询,吃透政策后出台改革方案:

1.女职工年满45岁,男职工50岁下岗(厂里劳动强度较大)。

2.下岗职工发锦州地区基本生活费。

3.企业对外公开招工,经过考核或考试合格的年龄35岁以下者。

4.下岗职工如有子女要求就业,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5.下岗职工劳动保险企业仍然代缴。

6.在岗职工重新签订用工合同。

一石击起千层浪,连日来薛晓东处于矛盾的旋涡当中,有围攻的、有上访的、也有上级和亲朋好友说情的等等,薛晓东顶住压力,无一例外按规定执行。也有领导好心提醒,是否应该让职工先讨论一下,做通思想工作再执行……薛晓东的态度是已经没有讨论的时间了,再拖下去企业必死无疑。企业能够创造价值、利润,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社会才能真正的稳定……当他提笔划去下岗之列的云芳、前面提到的东北大嫂的名字时,眼睛潮湿了……

人事制度改革尘埃落定。职工年龄和知识文化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年轻人已成为企业的主要力量,为日后企业的腾飞创造了良好条件。

紧接着质量管理工作改革、定额管理工作改革、企业管理包括财务管理等等齐头并进,雷厉风行。在这里不用赘述,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人事制度改革后,薛晓东第一件事就是亲自带队组织班组长以上的骨干到大厂去学习,该厂是同行业中效益最好的企业。工人熟练程度远远超过锦州变压器厂的工人,人均效率是锦州变压器厂的三倍。差距找到了,方向明确了,全厂技术练兵热潮蓬勃兴起。因为薛厂长说了,每个月来一次劳动竞赛,看谁干得好,除了该得的奖金外,我给他(她)们戴大红花……

薛晓东明白,市场竞争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再大的劳动热情和干劲也替代不了优良的技术(设备)装备,这是现代企业必不可少的资源。否则创名牌产品只是一句空话。为打造优质产品,他敢当风险组织集资(当时政策是允许的)购置关键设备,从而保证产品占得市场先机。半年后,当前面提到的老客户刘经理一行来厂看货时,连说“震惊,鸟抡换炮……”厂房虽然还是以前的旧厂房,但油漆一新,干净整洁。车间完全实行标准化管理,不说半成品和成品堆码,就连一把板手的搁放也有固定的位置。生产线上,着装统一、生龙活虎的青年工人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一样操作规范、娴熟。对来访者有问必答,彬彬有礼,不卑不亢。再查看各种产量、质量报表以及台账,比一些大厂还规范……刘经理在临走时说:“薛老弟,现在你是我的老师了,我要带人来学习。我们要把80%的订货单给你们,如果你们能够坚持下去,我可以执行部份品种免检……”薛晓东回答:“我们会做得更好!”

第一年锦州变压器厂就实现损亏为盈。第二年、第三年产值利税连年翻番,职工收入也稳步上升,到1996年,锦州变压器厂成为了锦州市唯一不在银行贷款的市属企业,实现了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并有几百万存款放在银行。企业1995年开始连年被锦州市政府命名为小明星企业。薛晓东先后被评为区劳模,当选市人大代表……

正当薛晓东一路高歌,大展宏图,努力实现把锦州变压器厂建设成现代企业之际,1999年市里一级调令,委任他到亏损严重的大型企业——锦州华光电力电子(集团)公司任厂长。挑战与机遇共存!在薛晓东的厂长生涯中,华光使他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升华,使他卓越的治厂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以大见小

锦州华光始建于1959年,主要生产电真空器件、半导体器件等200多个品种。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国防建设、广播通讯、工业加热、电力工业、交通运输、冶金、煤矿、石化建筑等工业部门。原属国家四机部所属的综合性的生产电子产品的高科技企业。1985年体制改革,华光下放企业所在地锦州管理,而在1994年又划为省上管理,在1999年又下放锦州管理,几翻折腾,到薛晓东接手时,华光已资不抵债,亏损达5000多万元,全厂3000多职工6个月没开工资,企业处于停产状态。

薛晓东用了近一个月时间,召开了十几个座谈会,从收集到的两千多条信息中整理出了近200条意见和建议。归纳出主要问题一是在于近几年来厂里没有明确的企业战略方向,仍然在计划经济的思想体系中徘徊;二是领导层以权谋私,集中反映在以企业名义合作、参股20多家厂外企业掏空本厂,穷庙富方丈,广大职工干部一直对此反映强烈;三是管理松弛、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形同虚设等等。薛晓东认准了要想根本改变华光局面,唯有凝聚人心,大力创建企业文化。实际上是要在华光进行一场深入人心的全方位改革。

首先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敢捅马蜂窝。在一个月之内,薛晓东顶住压力,排除干扰,坚决将22个所谓的“合作,合资”公司一个不留、全部清除。对方不服,有的告到中国仲裁委、告市政府要求华光赔偿所谓“损失”等等。在事实面前,薛晓东最后打赢了官司。同时也赢得了民心。

班子问题是要害问题。薛晓东是孑身一人到华光上任的,公司7位高层领导大多数是不吃他这一套的。因为薛晓东的改革触犯了他们的自身利益。既然不能换思想,那就只得换人。一下子撤掉了4位公司领导,而这4位领导岁数也是“奔6”的人了。

根据华光实际情况,薛晓东开始分阶段创建企业的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最后将华光企业精神凝结为6个字:创新、领先、诚信。将“顾客满意是华光兴旺之源”作为经营理念,把“塑优秀团队,创华夏品牌”作为奋斗目标,并确定了厂旗和厂歌。譬如说到创建行为文化,要求职工班前必须提前十分钟列队,听班长安排当天工作,每个员工要背诵一遍自己的职责,然后开始工作……开始有一部分职工对此有看法,认为是摆花架子,还认为“薛厂长抓小事是否不务正业……”薛晓东坚持推行。他常告诫大家,大事由小事积累而成,这是培养工作作风、培养团队精神、培养服从命令的需要。企业精神是靠培养出来的,不是自己形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下去。

重病用缓药,薛晓东继续深抓“小事”,先后三次派了20多人去海尔学习。自己带头,全厂职工一人不漏听取经回来的报告和参加座谈。薛晓东还根据海尔经验结合自身企业情况亲自编写材料,发到每个职工手里,并限期读完进行考试,成绩张榜公布……

制度决定优劣。落后的管理制度只能是落后的生产力,制度文化是企业长治久安的保证。在短短半年时间、华光制订出台了四大类52项制度,涵盖了人力资源、利益分配、生产技术、质量管理等方面。比如以前的“按劳分配”改为“按效分配”。你劳动再多,但你如果废品或不合格品多,你就没有产生效益,甚至是负效益。仅此一项,电真空器件厂一年就降低成本200多万元。

在这些制度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新产品开发,新工艺研制成果奖”,华光人简称“特区”。作为科技密集型企业,集光拥有一支专业文化程度较高的研发队伍,也曾位列行业老大。企业以前也有过对突出贡献者奖励规定,但很少兑现,挫伤了广大科技骨干积极性。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后,奖励更是无从谈起,反过来又加剧了企业进一步的衰落,造成新产品开发滞后,总是比其它企业慢一两年,市场空间也就越来越小的被动局面。薛晓东创建的“科技特区”可谓击中了企业“命门”,点燃了华光重新搏击市场的发动机。

薛晓东的人格魅力和领导魄力集中体现在六个字上:言必行、行必果。

刚进华光,薛晓东就在职代会上表态:“银行不给咱们货款,但我们要吃饭才能干活,我以个人名誉货款,把上班职工的工资开了……”他做到了。

薛晓东为人行事低调,性格沉稳,内敛,从不以“老板”自居,始终把自己置于普通职工一员中,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因此企业内部免去了许多内耗,执行力大大加强。一切以规章制度说了算,深得职工信任。为了企业的复苏,薛晓东可谓呕心沥血。仅仅为华光半导体军工生产技术改造工程,薛晓东3个月未休息一天,争取到了2000万元国债货款,薛晓东累得掉了八斤肉,回到家里倒床睡了两天………

领导就是生产力。薛晓东自主创新的勇气智慧和精神逐渐演变为全体华光人的意志。华光开始复苏,华光继而在市场上取得节节胜利,一个优秀的团队为华光打下了腾飞的基础,华光开始发生彻底的变化。

5年时间弹指一挥间,华光的企业文化建设硕果累累,企业重获生机,固定资产和经济实力大增,主要经济指标以年均翻番速度递增。仅以2003年末与1999年相比,销售收入增幅为75.4%,利润新增5500万元。主导产品产量增幅117%,实现了再造一个华光的梦想。

华光的“陶瓷真空开关管生产线研制国产化”被评为“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重大技术装备)优秀科技成果奖,新品研发获奖项目不胜枚举,神舟五号、神舟六号飞船上也有华光的科技成果。薛晓东连年被评为省,部级劳模。近年来按照中央以及省市有关国企改制工作部署,在省、市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以及薛晓东精心运筹下,华光圆满地完成了改制工作,一个脱胎换骨的华光将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