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内部的管理是靠企业的报表,探索企业的管理模式。对于内部管理和资源整合,我们的思路是首先启动品牌,通过品牌管控拉动整个产业链,或者一个产业的团组。品牌体系建立起来的同时,形成了集团的研-产-供-销的完整价值链。
如果将流程管理看作是将通过将一颗颗珍珠串起来做成项链以创造其最大价值,那么如何选择并保证项链中每颗珍珠的品质就是运营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必须通过启动品牌管控来联结各业务单元,实现研发管控、供应链管控与营销管控的协调统一。如果只是行政性地要集团的各分子公司进行整合,大家很难接受,都不知道到底要干什么?但是如果依据品牌管控为核心来带动,整个集团就能自觉地融合,从而达成品牌、供应链、营销、质量管控等流程的有效统一。
以下以伊利集团为例,说明如何成功运用品牌管控、供应链管控、营销管控和质量管控。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乳品行业龙头企业之一,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八部委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
伊利集团下设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原奶五大事业部,所属企业八十多个,生产的具有清真特色的“伊利”牌雪糕、冰淇淋、奶粉、奶茶粉、无菌奶、酸奶等39类产品60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绿色食品认证。伊利雪糕、冰淇淋连续十年产销量居全国第一;伊利超高温灭菌奶从2000年起产销量连续稳居全国第一;伊利奶粉、奶茶粉产销量一直稳居全国前三位,2005年上第二季度起成为行业第一。
伊利集团已经连续三年领跑中国乳业,在2005年实现收入121.75亿人民币,实现了接近40%的增长,比蒙牛高出13亿元,领先优势非常明显。
伊利集团的战略目标是:2010年,在国内乳品行业市场占有率最高,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最高;全面推进国际化经营战略,进入世界乳业20强,成为中国最有竞争力的企业之一;2015年,进入世界乳业10强,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大型乳业集团之一。
一、品牌管控――长期坚持稳健的品牌策略
品牌绝不仅仅是一个企业、一个产品名称或一个标识;品牌是一种契约,是企业与消费者之间逐步形成的一种价值的契约,它可以是一种服务方式、一种质量保证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这远不是几次公关策划,广告投放、市场营销活动所能完成的。
由权威品牌研究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06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中,伊利品牌价值大涨16.24亿元,以高达152.36亿元品牌价值继续蝉联行业首位,蒙牛的品牌价值略涨3.41亿元,达到88.54亿元。伊利进一步拉大其品牌优势。
这也正如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此前所说的:"伊利的品牌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工作之上,依靠真情的付出,一点一滴地渗透到消费者心里,在我们眼里品牌战不是空间战,而是持久战,强大的品牌根植于优秀的服务,先进的技术和可靠的品质之中,这也是伊利从来不追求轰动效应的原因,所以在普通消费者眼里,伊利不一定是最耀眼、最热闹的,但伊利肯定是最亲切、最踏实的。"成为北京奥运会乳品行业独家赞助商后,伊利集团提出全新的品牌主张:"为梦想创造可能"。今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代表中国乳业发表主题演讲并启动了"健康中国"计划,"健康中国"计划是伊利集团"为梦想创造可能"品牌主张的实战演绎,是2006年到2010年的五年品牌战略规划。伊利将以最优质的产品、持续丰厚的股东回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及牵手奥运来带领中国乳业的健康发展,实现健康中国人,健康中国的远景目标。
伊利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品牌价值且高速增长究竟是何因呢?
首先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经营理念,这才是企业发展的首要前提。对于食品行业来说,消费者最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问题,而这也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伊利集团将以健康的产品为先导,将消费者健康作为一贯追求的目标,将最安全、最健康的产品带给消费者;使每个中国人都能喝上健康、优质的牛奶,健康中国人。
其次,是其长期坚持稳健的品牌策略。在成功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后,伊利集团先后签约刘翔、郭晶晶等奥运会冠军,搭建起"奥运+冠军"的品牌体系;伊利集团不仅签约了国家田径队、羽毛球队、乒乓球队、花样游泳队和艺术体操队,还签约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为其唯一乳制品合作伙伴;伊利集团先后推出"金典"纯牛奶、lgg酸牛奶等高品质产品;推出"健康中国"计划并付诸系列实践……,在打出一系列漂亮的策略、产品、营销组合拳后,奥运会给伊利带来的品牌价值将加速释放。
还有,伊利集团建立了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的"三全"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对产品链全过程监控、全方位严格的检测标准、全员责任到人,保证产品质量零缺陷,从而为中国人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谐的健康消费环境。其次,伊利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保持健康的发展并对广大股东给予回报。自1998年起,伊利股份每年都对投资者实行分红派息,为投资者创造价值。股市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伊利集团在股票二级市场保持稳定向上的发展势头,为流通股股东提供了获利的空间,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认同。
二、供应链管控――用双赢理念强化奶源基地建设
乳业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产业,它横跨国民经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三大领域。因此,作为一个乳业企业,它必须同时兼顾从奶牛养殖到乳品加工再到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而且哪个环节都必须做好,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受挫甚至失败。因此,抓住奶源、搞好生产、盯紧市场销售就成了乳品企业的必修课。
伊利之所以能够在行业中大踏步地走在最前列,秘诀之一就是在乳品产业的这条生态链中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和本质,即一手抓奶源市场建设,一手抓销售市场建设,两手同时抓,两手同时硬,紧紧围绕奶源市场和销售市场进行基础建设,实现了长效战略的稳步扩张。这其中有一个很好的辨证关系:奶源是根本,销售是关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以销售市场的发展来促进奶源市场的建设,以奶源市场的建设来支撑销售市场的发展,就能实现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否则,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伊利坚持以奶源和销售两个市场为依托,大力整合乳业产业链,既带来了企业的长足发展,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各地方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稳步提高了奶农的收入,同时还拉动了各周边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乳品企业在奶源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行业内部盛传"得奶源者得天下"的说法。作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伊利通过不断创新奶牛饲养模式、强化奶源基地配套服务和扩大奶源基地规模,有效地保证了原奶采购的数量、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坚持公司与奶农双赢理念,带动了奶农脱贫致富和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1、不断创新奶牛饲养模式
伊利地处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该地区水草肥美,畜牧业的发展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农牧基础十分深厚,良好的先天条件为优质原奶的供应提供了有利的支持。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奶牛的饲养模式仍处于"小规模,大群体"的阶段,奶牛饲养的规模化和产业化还非常落后,导致了原奶特别是优质原奶的市场供应严重不足。为了缓解上述矛盾,从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伊利在奶牛饲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大力推进了奶牛饲养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集约化,有效保证了优质奶源的充足供应,为自身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积极拓展奶源基地规模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格局,作为基地型乳品企业,伊利认识到仅依靠一个奶源基地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拓展优质奶源基地。为此伊利提出了"中国伊利"的战略目标,通过重组、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拓展优秀的奶源基地。
呼伦贝尔和杜尔伯特奶源基地的建设,仅仅是近几年伊利大力拓展奶源基地的一个缩影。截至2005年,伊利先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大草原、黑龙江杜尔伯特大草原等东北地区,京津地区,陕西地区等地建设了奶源基地,加上呼和浩特和包头市附近的土默川平原、河套平原,伊利已经形成了纵横数千里、横贯东西的奶牛产业带。伊利所到之处,带来了先进的奶牛饲养模式和企业管理经验,提高了原奶产量和原奶质量,使当地的乳品行业重新焕发了生机;同时新的奶源基地的建设,在保证优质原奶充足供应的基础上,也节省了生产运输成本,有效地分散了风险,为保持高速发展势头提供了可靠保障。
3、用科学技术提高奶源质量
在不断创拓展新奶源基地的同时,伊利还加强了对现有奶源基地的配套服务,有效提高了奶牛饲养的科技含量和奶农的整体收益,使原奶生产走上了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使奶农能够从与企业的合作中真正受益,同时为了改变过去粗放的奶牛饲养模式,提高原奶的产量和质量,伊利在奶源基地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科技服务体系。如与全国著名的畜牧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均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经常不定期地为奶农举办养牛知识讲座、养牛问题咨询及免费发放科技养牛书籍等活动;针对农民的特点,还与电影协会等社会单位广泛合作,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小电影、小品、戏曲、有奖问答等形式,宣传养牛的科技知识。经过不懈努力,科技养牛、科技兴奶的观念已经在伊利的奶源基地中深入人心。与此同时,伊利在奶牛集中的地方组建了综合服务站,提供从奶牛配种、奶牛治疗到奶牛防疫的一条龙服务,切实解决了奶农的后顾之忧。上述科技支持体系的建立,提高了养牛的经济效益,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使奶农的心真正与伊利的发展联在了一起。正像业内人士所说的那样,伊利的奶源基地既节省了资源,保证了企业优质奶源的充足供应,又实现了企业、基地和奶农的三方共赢,形成了奶源供应的良性循环。
三、营销管控――用精细管理推进销售市场建设
乳业企业之间的竞争重要的还是对市场份额的争夺。无论是国内品牌还是洋品牌,无不在为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而绞尽脑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市场份额争夺战中,伊利一路飞奔,不断更新营销观念,大力推进渠道建设,持续改善物流配送体系,积极运用多种促销手段,使其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稳步增长,并最终登上了乳品行业龙头老大的宝座。
1、大力推进渠道建设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各乳品大企业都十分重视渠道的建设,并且各自"圈"有一片半径延伸自留地:三元稳占北京市场,三鹿视华北、中原为禁脔,而光明在华东尤其是在上海雄霸一方。与它们不同的是,伊利一开始就以华北华东为重点、以各中心城市为基地在全国建设销售渠道。目前在全国十大城市和各省会城市,伊利的经销商和零售商随处可见,在华北、华南等区域,伊利乳品尤其是液态奶已经在当地确立了领导地位。而随着大中城市的市场开发趋于饱和,伊利正将渠道建设的重心下移至二三级市场。
过去,乳品行业的发展重点一直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一线中心城市等经济发达地区,伊利也将主要精力放在攻占大中城市的市场上,而在建设中小城镇销售渠道方面投入不多。但随着这些一级市场区域的过度竞争,市场环境急剧恶化。因此,伊利决定把销售渠道的开拓重点向二、三线城市市场甚至是乡镇级市场转移。从实际情况来看,2004年伊利乳品在二三级市场的增长率明显偏低。其液态奶在地市级城市的增长率只有14.6%,在乡镇市场的增长率只有11.2%。这也就意味着二三级市场还有很大的市场容量,需要加大渠道建设的力度。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市场庞大的牛奶消费市场潜力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迅速放大,越早进入就越容易获得竞争优势。
因此,在2005年的液态奶全国经销商大会上,伊利明确表示要用"扩中心、占地市、拓乡镇、开渠道、抓陈列、重导购"的工作方针来开展2005年的渠道建设工作。"扩中心"是指由省会城市向外扩张,进一步增加分销商在当地的辐射范围;"占地市"是指深度挖掘地级城市的市场潜力,进一步扩大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拓乡镇"指的是开发二三级市场,在各县乡镇积极发展经销商和零售商,使伊利的产品深入到各乡镇,这也将为以后进军农村打下扎实的基础;"开渠道"则指开发军队、医院、学校等新的特色渠道,2005年伊利将派专人负责推动新渠道的建设。通过这几项渠道建设新方针,伊利就可以实现在全国市场的立体发展。
在渠道销售上,伊利一直采用多层级分销模式,在全国建立几个大区,每个大区有分销商、经销商和零售商。截至2004年底,伊利在全国范围内发展了600多家分销商和经销商。为了加强对市场的精细化管理,增强与经销商的紧密联系,伊利在2005年将建全大区组织,建立几个区域营销中心。这是伊利实行区域营销的前奏,伊利的市场是以经销商为主的市场,它的管理必然要延伸到县、乡、镇的每个分销商。为了鼓励各分销商和经销商的积极性,伊利从多方面进行奖励:一是每年对经销商按销量进行评奖,各大区销量最大的经销商将得到伊利的金牛奖;二是选送部分优秀经销商进清华、北大等著名学府进修学习,既提高他们的素质,也促进伊利产品的销售。在大力推进分销模式的同时,伊利还在某些特定产品的销售上采用直销模式。特别是近两年,伊利加快了建立直销渠道的步伐。在北京地区,它的产品已有70%通过直销销售;在上海,伊利冰淇淋销售已经全部由直销替代了代理制,并且正在筹建牛奶的直销网络。
2、优化物流配送体系
有了畅通的销售渠道,物流配送系统的建设就变得紧迫起来。如果没有完善的配送系统把产品及时迅速地运送到各级经销商手中,那么再好的营销渠道也无法产生效益。
对伊利来说,内蒙的当地市场显得太小了,作为一个全国性品牌,伊利的产品销售很大程度依赖于外地市场,因此物流配送体系的完善和先进程度对公司的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伊利乳品品种齐全,但在2002年以前,却没有建立起完善统一的物流配送网络,她的生鲜产品如冰淇淋、保鲜奶和部分奶粉大部分都由个人承包通过公路运输,运输效率低下,而且远距离运力严重不足。这导致伊利物流成本太高,而且这种配送体系不适合日配奶品如保鲜奶、酸奶等产品的配送服务。
因此,伊利在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以扩大生产能力的同时,对过去的物流配送体系进行了彻底改造,在全国建立起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物流配送网络。2002年,伊利投资1.5亿元人民币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物流网络体系,并采取三级经营管理运作,两级市场营销运作。第一阶段在北京、上海、广州、呼和浩特建立物流配送分公司,分别连接各配送中心;第二阶段在沿海经济中心城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第三阶段是在中西部中心城市建立物流配送中心。至此,伊利共建成12家物流中心、160个配送中心和覆盖全国的现代化物流配送网络。
尽管如此,对于以液态奶为主的伊利而言,物流仍然是个老大难问题,物流成本仍然是制约伊利销售成长的主要因素。为缩减物流成本,提高市场回报率,伊利将坚持扩张产能、兴建分仓、调整生产布局的策略。因为伊利是资源型乳业企业,她在走向全国市场的时候,单靠原产地产品的供应已经不能跟上市场扩张的步伐。牛奶本身就是深受运输半径限制的特殊产业,没有合理的产能布局,再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也无济于事。
为此,近几年伊利由北向南相继投建了十几个分厂,极大地缓解了物流配送压力。2005年,伊利将继续调整生产布局,加快分厂及生产基地的建设,实行特定区域由特定工厂发货。按照这个工作思路,伊利将在全国各地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呼市金川开发区内建设的日产能力1500吨的生产车间即将建成,生产高附加值的功能奶,作为伊利今后的主要利润型产品。此外,在目前14个分仓的基础上,伊利2005年将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增加一些分仓,通过增设分仓,缩短生产基地与市场的距离,就能有效地提高物流配送效率,从而减少断货,并让消费者最大限度地买到最新鲜的产品。
3、不断更新营销观念
在硬件上不断加强销售市场建设的同时,伊利在还十分注重更新营销观念。营销就是卖产品,这是伊利最初的看法。这种观念的最大弊端就是销售人员只知道生产什么卖什么,而忽视了市场、消费者的真正需求,造成生产和市场需求的脱节。
1998年初,伊利就邀请营销专家来公司做营销方面的专项培训,使公司的销售人员转变了以往卖产品的观念,逐渐把营销重点向研究终端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方向转变。营销不再是单纯地卖产品,而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开始成为伊利市场营销的核心。这种营销观念的转变,使伊利在市场上得以与消费者及时互动,能够有效把握市场的脉动,并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调整自己的产品生产,从而有力地推动了伊利的产品销售。
2000年,在以消费者为中心营销观念的基础上,伊利进一步推出了服务营销的观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卖产品变成了提供服务,以往生硬、枯燥和推拉式的销售方式变成了一种充满关怀、充满友爱、充满温情的销售方式。为做好服务营销,将服务营销的理念深入到每一个销售人员、每一个经销商,伊利一方面在人力资源、组织体系上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建立市场部、强化研发能力、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奶源基地的建设、品牌的整合等等,另一方面加大了对经销商和销售人员的培训力度,使他们深入领会服务营销的内涵,熟悉服务营销的实施策略。通过服务营销的广泛开展,伊利大大提升了消费者对伊利品牌和产品的忠诚度,促进了公司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占有率的扩大。
在市场营销中,伊利特别重视与经销商的关系,因为经销商是维系企业与消费者的桥梁,通过他们伊利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消费者需求,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及时调整。而随着业务的迅速发展,伊利不断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全新观念,并重新定义了"客户"的概念,将代理商、批发商、消费者全部纳入到客户的行列中。这反映出经销商在伊利市场营销中的位置和作用更加重要,目的是拉近企业与经销商和消费者的距离,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
4、采取多种形式促销
促销是在分销基础上的一种市场营销活动,它能有力地配合分销渠道促进产品销售。伊利善于运用促销手段来扩大销量、抢占市场。伊利的促销活动都是有组织、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整体行为,将各种促销方式组合为一个完整的体系,互相配合运用,将促销的效果发挥到最大。总结起来,伊利常采取的促销形式有如下几种:
一是有奖促销。有奖促销是最富有吸引力的促销方式之一。因为消费者一旦中奖,奖品的价值都会高出所购商品的几倍甚至几百倍。2003年4月,伊利在上海市场推出了"吃伊利冰淇淋,游迪斯尼乐园"的抽奖活动。2003年5月,伊利联合方正集团又在全国范围推出了"强强联手,真情回馈"的有奖促销活动,中奖者有机会获得方正科技的液晶电脑、数码相机和mp3。这些促销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活动期间伊利产品销量大增,保持了对竞争品牌的竞争优势,并得到了消费者、社会各界和营销专家的高度评价。
二是公益促销。各种公益活动往往能够得到消费者的大力支持,因而赞助和参与公益活动能够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98年抗洪、2003年"非典"以及去年底印度洋海啸,伊利都主动进行了大力度的捐赠,体现了负责任公民的良好形象。同时,伊利积极参与以"健康维权"为主题的活动,受到了消费者的热力追捧。
三是展会促销。展会促销集商品展示和销售活动于一体,能有力地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多年来,伊利积极参加各种展会,如广州国际乳品工业展、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北京国际乳品工业展等等,既扩大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又促进了产品销售。除此之外,伊利还通过打折、附赠礼品等其他形式开展促销活动。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市场营销。
伊利在乳品行业中进行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在奶牛饲养模式上,在市场营销观念上,她依然在不停地探索,力求做到更科学、更合理,力求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产品和最好的服务。与之相对应的一个事实是:当前我国乳业有些问题仍触目惊心,如去年发生的假奶粉事件。此外一些企业在奶源上把关不严,在品质上粗心大意,在营销上弄虚作假,总之将消费者的安全和利益视为儿戏。伊利是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希望她所做的种种开创性工作能够对目前正处于无序竞争状态的乳品行业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为乳品行业带来好的风气。
四、质量管控――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子
要把优质牛奶运送到数千里之外的消费者口中,还必须保证它的口味与营养,就要求从业人员在内心深处就树立起高度的安全责任感。伊利集团十几年以来,始终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路子,依靠科技创新,不断加大名牌战略的实施力度,将在乳品行业横跨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供应链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作为关注的重点,将奶农、牧场、奶站、供应商、加工厂、经销商、服务商等都纳入质量控制系统,在已建立的全方位质量管理、质量控制体系下,完善质量预警体系;在集团内部实行管理到位、责任到人,各企业、各单位都必须严格按照“为消费者提供100%安全、100%健康优质产品”的质量目标,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同时,集团非常重视对员工“质量观念”的培训,在集团内部开展“奉献优质产品,共建质量诚信”为主题的活动,并经常组织干部员工观看质量管理录相,开展系列岗位练兵和质量竞赛活动,并参加集团组织的抽查考试等。通过教育使“质量就是市场,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企业的第一生命”的观念深入员工内心,在集团内部也形成了“人人讲质量、齐心创名牌”的良好风气。
由于国内消费需求旺盛,可开发潜力还很大,伊利目前专注于把国内市场做深做透。虽然产品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即可,但是伊利永不满足,追求品质的不断提升,是业内第一家通过iso9000、14000家族体系认证的企业,还是业内第一家通过haccp这一国际通行标准认证的企业,同时又把更为严格的医药行业gmp认证引入了食品业。不断引入全球范围内的更高标准,就是为了保证提供给消费者更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使消费者在本土也能够得到国际化的享受。
多年来,我国乳品行业在产品质量上一直问题重重,甚至发生了多起危及消费者生命安全的事故,然而,由于有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把关,伊利没有出现过一次重大产品质量事故,没有出现过一次重大产品品质问题。可靠的品质,可信的品味,帮助伊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品位。
食品无小事,安全第一位。伊利认为,不管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人,在发展和成功两大主题之前,压倒一切的是生存问题。因此,必须首先保证产品的安全,进而才能保护消费者的安全。
严把原料“入口关”。为确保奶源的安全,伊利首先在奶牛饲养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实行“公司+农户”的方法,建立“分散饲养、集中挤奶、优质优价、全面服务”的全新经营模式,大力推进了奶牛饲养的科学化、规范化和集约化,有效保证了优质奶源的充足供应,为自身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伊利始终坚持“原料奶只有在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生产程序”的原则,一方面在原奶基地执行“奶站haccp标准”,对挤奶、储存、运输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大量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微生物快速检测设备,并积极进行检测方法的开发,以有效防止各种原因给公司奶源带来的质量问题。
强化生产过程质量跟踪检验关。伊利提出“质量零缺陷”口号,在事业部建立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全面加强生产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在伊利集团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新工业园,引进了世界一流的从原奶收奶、成品出库到进入市场的mes产品完善追踪链,包装过程中实行信息中央管理,自动采集样品检测,能够有效实现产品追溯的安全防范系统,也就是说从消费者手中的一包牛奶,可以快速回溯到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追踪责任。据最新发布的《北京奥运食品安全行动纲要》,北京奥运会将参照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标准制定奥运食品安全标准,2008年的奥运会食品都将加贴电子标签,实现全程跟踪。伊利特有的mes产品完善追踪链,完全符合奥运食品的最高监管标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其质检的国际领先水平。
此外,为加强售后质量跟踪,伊利还建立了对经销商和分销商的产品投诉系统及其运行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产品在售出后如发现任何质量问题都能及时有效的得到消费者的意见回馈。
严把产品出库关。所有产成品在出库前再对卫生指标和理化指标进行严格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出库投放市场。
作者白万纲:华彩母子公司管控咨询集团董事
更多介绍请见华彩网站www.china-co.com
联络白万纲:13818181068mars.bay@china-co.com
华彩申明:本文为华彩咨询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