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光明乳业宣布聚焦“纯鲜”战略、蒙牛乳业历时半年之久的全球招聘总裁事件尘埃落定之后,中国乳业领袖伊利也于2月10日公布了其令人眼前一亮的2005年财报。而伴随这三个标志性事件的相继发生,伊利、光明、蒙牛这乳业三强2006年的市场攻略,也日益明朗化。饶有意味的是,一直在战略上有趋同倾向的乳业巨头,这一次的发展核心却迥然不同。
伊利:领导者高歌猛进
伊利新鲜发布的2005年全年财报显示,2005年其营收为121.75亿元,较2004年增长39.38%;利润总额为4.9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9.75%。如此显赫的市场业绩,不仅让伊利成为中国乳业首家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而且让自身的领导者地位愈加不可撼动。数据显示,伊利在中国乳业已成功实现全面领先,作为全国生产规模第一、年销售额排名第一以及最受尊敬的大型乳品企业,伊利在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品牌价值、缴税数额、液态奶、冷饮和奶粉销售额上,都做到了当之无愧的第一。
在大危机之后实现大增长,伊利的强劲发展态势尤显不易。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已让伊利站到乳业的制高点,如今伊利又以无可争议的表现,奠定不可撼动的领先优势,再加上董事长潘刚1年来的卓越表现,已赢得伊利员工和投资者的充分信任。因此,伊利在2006年的市场攻略,整体上将保持高歌猛进的积极姿态。可资参考的是,伊利已将其成为世界乳业20强的进程悄然“提速”,从2012年提前到2010年。如潘刚所言,伊利的定位并非收入的第一,而更看重综合价值第一,包括品牌价值、纳税、社会贡献、技术含量、装备水平国际化、产品附加值等。
既有勃勃雄心,必有过人胆识。事实上,伊利已经为2006年的高歌猛进做了充足准备。伊利四大主系列产品的新建和扩建项目,已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仅2005年已批准投资立项金额就高达12亿多元。而和长富联姻独家合作,更是巩固了其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优势。与此同时,伊利进行了渠道创新,突入二、三线城市、县乡镇市场,打下了较好的市场根基。在奶源建设上,伊利更是不遗余力,以东北、京津塘、呼包为轴心,不断扩大和开发新的奶源基地,逐步形成呼包奶源圈、京津冀奶源圈及东北滨州线奶源圈,实现了区域大循环的目标。在产品开发上,伊利在坚持自主创新之外,也有较大市场动作,其与芬兰维利奥公司合作,取得在中国5年独家使用全球著名益生菌lgg的权限。同时,伊利与科技厅共同发起建立内蒙古乳业研究院,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组建了中国第一家乳业信息平台,还与利乐公司共同组建乳业专业学院,启动学院战略以加强人才储备。
蒙牛:挑战者务实稳健
1月26日,蒙牛全球招聘总裁落下帷幕,新的接班人诞生。原蒙牛集团副总裁、液态奶事业本部总经理杨文俊胜出,从即日起接替牛根生担任蒙牛乳业总裁,任期3年。牛根生仅保留董事长一职。与此同时,来自内蒙古相关机构的消息称,蒙牛在2005年紧随伊利,成为第二家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乳品企业。
当这看似不相干的两条信息叠加到一起的时候,蒙牛作为市场挑战者的角色已经明晰,其在2006年的市场攻略也自然浮出水面。根据蒙牛的官方说法,新任总裁杨文俊是蒙牛创业元老之一,也是上届经营班子的核心成员,他担纲的液态奶事业本部在近6年中经营业绩较为理想。意味深长的是,向来猛招不断的蒙牛,这次却表现得异常谨慎。在轰轰烈烈的全球招聘总裁事件中,蒙牛最终还是小心翼翼地使用了自家子弟兵杨文俊。
蒙牛在2005年一度因为“超级女声”的火爆,让人看到了他的实力,同时,伊利最终凭借赞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赢得社会尊敬,而过硬的市场业绩也给了蒙牛一个措手不及。知情人士透露,蒙牛与伊利之间有一定差距。伊利董事长潘刚先后折获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等数个权威奖项,牛根生也获得了类似于“聚人气企业家”。此消彼长,再加上外界对于蒙牛捐款、超女等,蒙牛在2006年的市场博弈中,将归于务实与稳健。
事实上,蒙牛的变脸也已经于细节处凸显端倪。2005年,蒙牛仍然是“神六”的合作伙伴,但这一次蒙牛并没有在事件营销上使尽全力。而2005年红透大江南北的“超级女声”,蒙牛也并未与之再续前缘。在cctv的广告招标中,曾是2003年标王的蒙牛,其8000余万元的投入不免有保守之嫌。显而易见的是,作为乳业有影响力的巨头之一,蒙牛如果真正执行稳健发展战略,对于中国乳业挤压浮夸之风,倒是大有裨益。
光明:发挥自己的强势
尽管乳业三强的名号目前依旧深入人心,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今乳业天下,草原型奶企已占据绝对优势,而作为城市型奶企代表的光明则在想方设法开辟新的发展道路。自从2003年的霸主宝座被伊利夺走,光明的发展有些受挫。而经历了问题事件后,光明的品牌声誉也受到了极大损害。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如今中国乳业事实上的格局,已经有了一定变化。
统计资料显示,截止到2005年前三季度,光明乳制品销售收入仅增长了不足1%,其中第三季度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净利润更是大幅下降了16.7%。业内人士预计,光明2005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将在70亿元左右。如果以此核计,伊利的规模已经接近于光明的2倍。原先光明制定的“2006年成为世界乳业25强”的目标恐怕还需更多时日,因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完成大约165亿元的销售收入,而光明现实与目标之间的鸿沟是很大的。
2006年开年,光明迎来了其50周年的大好荣光。在举行系列庆典活动的同时,光明也正面宣布了自己的2006年市场攻略,全力围绕“纯鲜”核心,打造企业竞争力,实现市场突围。从深层次观察,光明的转变可谓明智之举,这是综合了自身的资源劣势和品牌优势之后的最优选择。但需要指出的是,光明收缩后的战线———纯鲜,也并非是其卓然领先的优势区域,这一市场同样竞争者众,且对手强劲,光明仍需要寻找到一条克敌制胜、不断拓展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