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却出人意料地考砸了。接下去的三年,他年年复习,年年考,却始终跨不进大学的校门。在参加完1986年的高考,看到自己第四次榜上无名时,他绝望了。为了减轻贫穷家庭的压力,也为了养活自己,他卷上铺盖跳上长途汽车,跑到宁波镇海当起了泥水工。在工地埋头苦干了半年,他从4次高考失利的痛苦中缓了过来,人也开朗了很多。
1987年,阮建荣回到台州,在黄岩一家水暖器材厂当推销员,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了厂里20多个业务员中业绩最好的一个。长期走南闯北做推销的生活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他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开始意识到,读书并不是惟一的出路,自己创业也可以走出一条光明大道。那几年,阮建荣*做推销积累了100多万元资金,就算放到10多年后的今天来看,拥有这笔钱的人也绝对可以列入富裕阶层,但他不想这么长期为人打工,自己当老板才是他真正的想法。
100多万元血本无归
1992年,他接触到一种叫做镁铝曲板的建材,当时市场上都是台湾生产的品种,每张价格高达200多元,而大陆没有一家企业生产这种板材。26岁的阮建荣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缺,没做什么准备便投入了全部资金,梦想着一展抱负。
不料,台州的一家大企业也早已瞄准了这个市场,并比阮建荣早半年投入生产。而阮建荣的工厂由于规模太小,力量薄弱,在残酷的价格战中很快显出了劣势,没过多久,他前两年辛苦赚来的100多万元血本无归。继高考4次失败后,时隔7年,他再次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阮建荣没有说那段时间是怎么过来的,也许年轻的他经过了太多的波折,任何挫折在他看来都有过去的一天。很快,阮建荣又到处奔波寻找新的机会。
2年赚了2000万
几经周折,阮建荣做起了大理石生意。大理石在运输过程中容易裂开,需用一种特殊的胶水才能粘合起来,当时,这种大理石胶全*进口,120元/公斤,这让阮建荣又看到了一个绝好的机会——生产大理石胶,填补国内空白。
他带着几个样品跑到上海一家研究所,一化验,进口大理石胶的成分是树脂,与普通万能胶的基本成分是一样的,而万能胶的价格只有7元/公斤。得到这个消息,阮建荣兴奋莫名,心头又涌起创业的激流。他立即赶回台州,把堆放大理石的小仓库清理出来,带了几个人就开始试验大理石胶。
成分虽然简单,但这种大理石胶的制造工艺就算专家也是无法检验出来的。国内没有任何经验可寻,到原产国去拜访又不切实际,一切都要*自己摸索。整整8个月,阮建荣几乎没有离开过做试验的小仓库,日夜与胶水为伍。
试验的艰苦还在其次,一次次的失败让阮建荣焦灼万分。苦恼之余,他又跑到山东一家特种胶粘剂研究机构求助,那里的专家让他把液体胶水变成固体试试,并告诉他转化的方法。阮建荣又火速赶回台州,用这个方法试验了几次后,1997年,记不清是在一个清晨还是黑夜,在阮建荣熬得通红的眼睛的注视下,一种品质成熟、性能稳定的大理石胶终于在他手里诞生了。产品生产出来后,由于价廉物美,在国内市场上十分畅销,用阮建荣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卖疯掉了”,不到2年的时间,这个产品就为阮建荣带来了2000多万元利润。
重新杀回老本行
自己的发明能带来这么大的市场反应,阮建荣很自豪。但他知道产品一出来,马上会有更多的人进入这个行业,大理石胶的价格会急剧下跌,他的目光还是瞄到了其他行业。他又看准了那个曾经让他倾家荡产的合成铝塑板。他认为,虽然几年前他没有做成功,但那是因为自己缺少经验和资金实力,而不是因为这个产品没有销路,相反,它的市场潜力仍然十分巨大。说干就干,1999年,他与几个人成立了一个股份制公司,重新做起了铝塑板,后来转为专门生产铝塑板的主要原料——彩色涂装铝箔。
没有设备,他引进一些重要部件后进行组装,现在,设备出售已成为公司的一大业务,并且由原来的2条生产线,发展成目前的12条生产线。2003年,他买下其他股东的股份,成立了现在的隆标彩涂有限公司。去年,公司年产值达1.5亿元,产品供应全国100多家企业,并向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出口,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铝箔涂装生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