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尔是海
最近,经常从报纸、网络等媒体看到很多对海尔提出质疑的文章,从我的感受看,大多数文章的出发点都是善意的,是希望海尔成为世界级的品牌,能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海尔过去十八年的发展及对社会、民族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要初述海尔的贡献,我体会至少有以下六点:
1、海尔成功的经验,证明了国营企业不是不能搞好,关键要看是否选对了核心领导或领军人物;从另一方面也提醒政府职能部门:单纯靠政府职能部门这一个“婆婆”来“选秀”是不合理、不科学的,没有竞争机制的“选秀”,一次、几次都有可能无法选准企业的领导,是要付出很大“选秀”代价的,海尔的“赛马机制”更适合政府职能部门优选、使用、考核人才的借鉴。
2、海尔的部分优质产品不仅进入了千家万户的,而且还给既是海尔的消费者、又是其他企业的领导、干部、普通职员等带去了海尔比较先进的、适用的文化理念和管理思想等,荡涤、洗刷了部分人的心灵。
3、海尔的发展经历或暂时的成功经验引起全国众多专家、学者、企业家、消费者、企业管理干部等多层人士的关注并进行学习、研究,给我国企业管理界、经济理论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观摩、学习参照物或样本。
4、海尔容纳了三万多名的员工,为社会解决了相当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
5、全国大批人员踊跃到海尔学习、参观,促进了宾馆、餐饮、旅游、客运等产业的发展。
6、因为海尔目前的规模,海尔的产品链为其他企业也提供了许多竞争、发展的机会。
海洋是人类的朋友,海洋赐予了人类丰富的资源、调节着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气候,如果从这个角度进行部分类比、并来评价海尔的话,海尔是海。
作为一个对社会有如此明显积极作用的企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一点是很自然和正常的,加上我国企业界过去司空见惯的现象:很多曾经被冠以“优秀企业”、“红旗企业”称号的企业,到后来都奄奄一息、甚至破产倒闭,所剩“常青树”类型的“优秀企业”寥寥无几;因此,很多人士以“惯性思维”或“理性思维”对海尔怀有或产生各种各样的担忧、甚至是质疑也是正常的;相信海尔人不会把他人(包扩本人)可能不恰当、甚至不准确的议论、判断当作“杞人忧天”,当然,在目前各种议论中也不乏某些不健康的贬低或谩骂,对于这一点,我想海尔是海,能容得下各种事物,相信经过事实般的海浪冲洗、碰撞,事物的真伪自然能分明,正可谓“真金不怕火炼!”
二、海尔也在海中
对于海尔来讲,海尔也是企业,而且是处于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目标越来越高、企业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受社会关注和研究的程度越来越深的境况,很自然的,其规范性和有效创新性的经营、管理难度也将日趋增大。随着海尔的发展,可以预料:其管理难度要大大地大于十八年前的管理难度,明天海尔的管理难度要大于今天海尔的管理难度。从这个角度上讲:海尔不可能不遇到新问题,海尔不可能不在新形势下重现海尔的老问题;海尔也不可能不出现其他企业曾经出现或存在的问题,等等,形象地讲:海尔被众多可见和不可见的、千变万化的“问题”所包围,海尔不可避免地要在“问题海洋”中善于和勇于搏击,才能游向越来越高的目标的彼岸。
谈到海尔的问题,我分析海尔最近出现了两个问题:
1、在新产品创新的方向和方法上,出现了一个“偏差和不适”案例的问题:
“奔风”笔形手机是海尔新近推出的新手机,但我认为“奔风”笔形手机很有可能是一个“败笔之作”,其“败笔”有两个明显的地方:
(1)众所周知,任何手机只要是能正常使用的,它都是有电磁波辐射的,只是不同手机对人们的头脑所带去的辐射干扰的程度是因人而异、因机而异、因使用方法而异的,辐射所产生的干扰或危害性不明显,但是一定是存在的;但是,海尔的“奔风”笔形手机却在这方面离开或忽视了健康使用手机要考虑的因素,脱离了有益或有效的创新,只是简单地进行了“嫁接式”的创新,从海尔的广告画面所倡导的使用方法就可知道,海尔的手机制造者引导人们将手机放在离人脑最近的上衣口袋,这无疑是增加了手机的辐射对人脑的干扰机会和次数(尽管手机的辐射很小、很小,但还是有的)。
(2)从另外一个角度讲:现在很多人都不习惯在上衣口袋装笔了,如果在上衣口袋里别一个手机,那是与现代常人的生活时尚、习惯等不适宜的,因为体积和重量都大于笔的笔形手机一旦放在人们的上衣口袋,给人的感觉将是很不美观的。
所以,初步可以预见:“奔风”笔形手机在很大可能程度上,不会引起或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社会陌生人士与海尔的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沟通不畅”的问题:
2001年8月1日,我曾经通过电子邮件向海尔提出了海尔在管理方面的四个细节性的问题,海尔的有关部门和人员分别在本人发送邮件后的一小时内、两小时、四小时内给以了电话回复;海尔人“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工作作风,让本人佩服得五体投地,“海尔是海”,名不虚传,这件事情是本人给其他企业人员进行“精细管理工程”、“企业文化创新建设技巧”、“品牌客户服务体系”等课程培训时必讲的案例。
最近,本人又想通过电子邮件与海尔人交流本人对海尔有关问题的认识或看法、建议(当然,本人认为是海尔的问题,或许海尔人认为不是问题),可是却在海尔的网站上再也找不到以前能找到的有关部门的电子邮件地址,换来的是如果想给海尔发送一封电子邮件、进行交流,必须先要注册(这是本人目前遇到的唯一案例),现在很多企业在与客户或公众建立交流和沟通方面,都提倡和实施“沟通零距离”的观念和做法,把有关部门、甚至领导的电子邮件地址都名列网上,以减少交流、沟通的环节,可现在,如果你要给海尔有关部门和人员发送电子邮件却需要注册,这无疑是比以前发送一封信要增加一段时间,人为增加了社会公众与海尔有关部门进行沟通、交流的距离。在与社会沟通和交流方面,应该是尽可能的方便社会上的建议人、投诉人给海尔有关部门发送职务性的电子邮件,就像海尔2001年时的那样,对于这种变化,不知海尔是否是从集中管理建议类、投诉类邮件等角度来考虑的,如果是从这种角度考虑,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表明了两个问题:
(1)怀疑或不信任海尔自身有关部门和人员的独立工作能力以及与社会人士交流、沟通的能力;
(2)增加了沟通和交流方面的办事环节,降低了办事效率,与海尔的“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是不一致的,“反应”可能还会“迅速”的产生,但却可能是非正式、非正常的“反应”。
三、关于如何学习海尔成功经验的认识和建议
在如何学习海尔成功经验的问题上,我的认识和建议如下:
(1)十八年前的海尔如果学习、运用海尔目前使用的oec管理法和其他先进管理法,发展不到今天的海尔;学习海尔是要有条件的,不是谁都可以学到海尔经验的,首先要看企业的领导人是否具备相应的哲学素养;谁盲目学海尔,谁“死”,这里的“死”当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亡”,而是大部分的企业人员如果受到某种其他诱惑、盲目去学习海尔,是不会达到其想象的或抱有的学习目的的,是不会达到预期期望的学习收效的。当然,企业如果举办“旅游+团队训练+技能观摩+企业文化建设”等“四合一”的活动,把海尔当作一个环境或载体,则是可取的。
(2)现在有一定比例的企业“跟风”、派员花相当的时间、财力等到海尔学习,是一些企业领导在管理思想不成熟的表现。正因为这些企业领导的不成熟,一部分培训机构抓住国内很多企业领导不具备善于学习的技能的特点、但又希望像张瑞敏一样成功的心理等因素,及时、成批地推出和组织冠以“海尔经验”、“海尔成功”等字样的培训班。据我的工作亲历所见,有一家编制和发行冠以《海尔xx》光盘培训资料的培训机构,曾经多次在青岛举办参观、学习海尔的培训班,但其自身的内部管理极为混乱,因为管理上的问题,骨干管理、工作人员先后辞职;按理说,编制《海尔xx》的单位,应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先耳濡目染地学习海尔经验的吧,可是,这家管理咨询、培训类型的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却没有学习、运用到一点海尔的用人经验,受这样机构诱惑而参加海尔经验的学习或培训班,能会有好的收效吗?这也正是目前很多单位的人员去参观、学习了海尔以后,回到企业后根本不知从何学起,即使学了,也是两不像,海尔的没学会,自己的特点又丢了。
(3)在如何学习的问题上,海尔人是最有发言权和主动权的,我们学习海尔不应该是简单地模仿、学习、照搬海尔现行的管理方法,这些方法的产生和发挥作用是有条件的,我们学习海尔,是要学习海尔如何善于学习、借鉴、创造、提高,找到自身成功的道路和方法,不是去学现在写在各种学习、培训等有关海尔资料上的“鱼”,而应该是去学海尔猎取“鱼”(而且不一定就是海尔或其他培训机构现在所展示的“鱼”)的“渔”。
面对很多不善于学习的企业人员还在盲目、纷至沓来地到海尔学习,作为善于学习的海尔,我建议海尔有可能和有必要调整“欢迎和接待全国企业参观、学习海尔”的策略,推出“海尔回访全国参观者的活动”,并谢绝全国企业再盲从派人到海尔参观、学习。
以上仅为个人陋见,权当本人把海尔又作为一次案例来分析,如有不当,欢迎批评、指正。
(2003年2月27日完稿)
(作者刘先明系先明工作室首席咨询师,欢迎您与作者刘先明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电子邮件:dhlx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