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部提出要将住房公积金覆盖农民工。这一被业界称为“战略性构想”的举动,在年轻的农民工阿强眼里是“一种有梦想的生活”,而在他40岁的工友眼里,由于害怕最后拿不到自己交的那一部份钱,而显得“一点也不划算”。住房公积金,一个能够帮助人们实现“房者有其屋”的制度,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2亿多中国农民工来说,并非皆大欢喜。
“有了公积金,可以让农民工的梦想慢慢照进现实,让农民工在城市里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立足之地,有一个长久生存之处,有一个扎根之所,降低他们的漂泊感。”
3月16日,在建设部公布《2006年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情况》的报告后,记者看到了一个网友这样的深情留言。
在这份报告中,建设部部署了今年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使用工作,并首次明确提出,应使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扩大到包括在城市有固定工作的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就业群体。
对此,业界一致的主流评价是,这一“新动向”是中国政府力促农民工在城市“生根立足”的破题之举。
但“破题”之后,住房公积金覆盖农民工这一“战略性构想”如何进一步实施,依然存在众多的困难,配套细则尚需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覆盖农民工要由“梦想”变成现实,依然是任重而道远。
住房公积金看法一:“有梦想的生活”
“住房公积金是啥?以前听人说起过,但不太清楚具体是怎么用的。好像只有国家单位才有吧?”在北京某建筑公司打工的阿强(化名)一脸疑问地对记者说。
采访阿强是在他的宿舍中进行的,宿舍很杂乱,但要比记者想象中的条件要好。“宿舍是公司临时建的,条件还可以。”面对记者,阿强一脸的诚恳。
2003年,阿强从河北省一个县城里的职业中学毕业后,就随同县里的一家建筑公司来到北京,公司挂靠在北京一家建筑公司下面,在北京西郊负责一个工程项目。4年下来,26岁的阿强已经成为一个“小主管”,一个月下来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我们来的时候,公司给我们的承诺是三年以后办理三险一金,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办理。老板一直说工程款还没有到。”阿强说,在此之前,他们这里有的人甚至都没有听说过住房公积金,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城里人才能享有的“福利”。如今,对于住房公积金,阿强所在公司内部的人有两种态度:40岁以上的人对住房公积金基本不考虑,他们就想多挣些钱回家;而年轻人则希望通过住房公积金,在城市里买下自己的房子。
阿强称后者是“一种有梦想的生活”。他说:“我还是希望在这个城市住下去”。
同在这家建筑公司干活、今年40岁的老张告诉记者:“我出来是挣钱的,又不准备在城市买房子。我最希望的是能给我现钱,不要拖欠,其他的我不考虑。”
在记者给他讲了住房公积金的好处后,他表示:“好倒是好,但毕竟还要自己交一部分钱,而且,老板愿不愿意交另一半还是一个问题。”
这一点在采访中也得到了证实。该建筑公司的老板对记者表示,建筑业的农民工流动性很大,差不多每年都要轮换,要给他们全部交住房公积金的可能性不大,“而且有些工人听说自己也要交钱,也不太愿意。”该建筑公司老板说。
“说工人不愿意那是一个借口,只是老板自己不愿意出这一部分钱。但我们也确实有这方面的顾虑——如果有一天到其他城市做工程,或者哪天混不下去了,要回老家,那些交纳的住房公积金该怎么办?算不算白交了?”阿强说。
住房公积金看法二:“奢侈的想法”
根据专家的推算,目前我国农民工数量在2亿人左右。但就是这样一个对中国经济和城市化进程做出重要贡献的群体,却一直徘徊在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工伤、医疗、失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很低,住房保障则更是欠缺。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建设部对住房公积金管理、使用作出的新部署中,住房公积金覆盖农民工被认是最大的亮点之一。但对于阿强等众多农民工来说,住房公积金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多少变化,他们心中并没有明确的认识,甚至在他们看来,这都是些“很奢侈的想法”。业内人士认为,住房公积金覆盖农民工是为农民工们提供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画饼”。
“这种想法还是太超前了,就我目前的了解,建筑业没有一家能够做到。”在谈到住房公积金覆盖农民工这一问题时,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刘丽臣对记者说。他甚至反问记者:“媳妇还没有找呢,你会想‘孩子上学怎么办吗’?”
刘丽臣解释说,就建筑业而言,其用工方式与其他行业有明显不同:建筑企业只管前期市场的开拓,招投标以及现场管理等,具体施工由劳务分包公司来做,他们招收农民工,并与之签定合同,具体开工资、交保险等费用也由他们来决定。
“建筑企业与分包公司只是一种劳动合作,没有隶属的行政关系,所以也不能明确他们是否为农民工交纳住房公积金,更没办法要求。”他说。
“相比为农民工建立住房公积金,建立农村的医疗、劳保、教育等保障制度,我认为更迫切和现实。”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大多数农民工进城务工是为了赚钱来解决农村的住房、结婚、孩子上学等问题,没有在城市长期居住的想法。另外,在城市居住的成本太高,他们也没有这样的条件和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学术委员会主席陈祥福教授曾就农民工权益问题做过专门的调研,他告诉记者,当前情况下,“住房公积金覆盖农民工”存在很多困难。
首先,我国大约90%的农民工都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这给住房公积金的交纳、支取和还贷带来困难。一些农民工更多的是顾虑他们回到老家后,“住房公积金怎么转?转到哪里去?”“怎么取出来用?”等问题,目前国家在这些方面还没有相关的实施细则。
“最重要的是,绝大部分企业老板对交纳住房公积金的态度是能不交就不交,能拖就拖,能少交就少交,这种现象在一些外企以及小的民营企业表现的尤其严重。企业毕竟是以利润为考虑基点的。”陈祥福对记者说。
陈祥福表示,目前农民工在交纳住房公积金后,可以在城市里租房、买房或者回老家盖新房。但就租房一项来看,目前住房公积金用于租赁住房尚未完全放开,只在南方个别城市有所突破;而回老家盖房,涉及到宅基地问题,如果办理公积金贷款,目前还需要土地等方面配套政策的支持。
住房公积金看法三:“顺利覆盖至少10年”
“企业给农民工交住房公积金,确实难度很大。不仅农民工,就是城市的工人,有的企业都没有给交住房公积金。”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对记者。在他看来,住房公积金覆盖农民工要想实施,必须要靠制定法规来保障,否则很难实现。要尽快出台《劳动合同法》,明确企业必须给工人交纳劳保、住房公积金等。
在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刘丽臣看来,住房公积金覆盖农民工和农民工入工会一样,都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一个外力的推动,才能慢慢步入正规。
陈祥福也认为,建设部的这一构想还是很及时的,但毕竟只是提出了一个构想,至于如何缴纳,按照什么标准缴纳等一系列问题并没有配套的相关实施细则。“能用10年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很不错了。”陈祥福说。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湖州市在住房公积金覆盖农民工方面是走在全国最前列的。该市在2003年就开始着手解决农民工建立住房公积金的问题,率先制定出农民工缴存、提取、使用住房公积金的一系列创新措施。截止到2006年底,湖州市实际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外来务工人员已有1300余人;有2100家非公企业56000名职工新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其中农民工有34000人。
“不做随时取,租房能提取,买房能贷款,困难有贴息。” 湖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罗景华用这样的“顺口溜”来体现这些优惠政策。“农民工是最讲实惠的,农民工是否自愿缴纳住房公积金,要看这项制度是否真正受惠于自己。 ”罗景华对记者说。
罗景华表示,今年,他们将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的力度,总结这几年在农民工中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经验,并酝酿出台《湖州市农民工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试行办法》,这将是全国第一个农民工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规范性文件。
据建设部内部人士透露,有关农民工的住房问题,今后除了将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扩大到农民工之外,还会将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具有长期稳定职业的农民工家庭,纳入到城市廉租房制度范围,同时探索建立进城定居农民工家庭在农村的宅基地、承包地的退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