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茶叶企业认证式管理的经验措施

摘要 当前茶叶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已经全面实施,而有机食品又是茶叶消费的必然趋势,对传统的茶叶企业来说,在生产加工环节按照有机认证和qs认证的标准完成升级改造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安徽省宁国天思绿色食品公司成立4年来的发展,在认证式管理的责任确定、基地建设、生产控制和目标考核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 认证式管理;分工协作;有机认证;qs认证;模拟内审;天思公司

安徽省宁国天思绿色食品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是一家以茶叶生产经营为主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天思公司成立4年来,产值、效益年递增116%,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主要得益于在茶叶生产和销售两个环节实行的高标准的认证式管理模式。

1明确目标责任,建立分工协作的运行体制

天思公司在2006年通过了中国唯一一家获得cnab有机认可的认证机构——万泰机构的认证,公司主营产品天思牌“野兰香”茶取得了有机茶4项认证:生产、加工、标识和销售管理体系。同时,结合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最新发布的茶叶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获得了绿茶、乌龙茶两类产品的qs认证。为了强化认证效能,维护产品信誉,公司推行了一系列认证式管理的新措施。公司领导层带头,认真学习有机茶生产规程和qs认证细则,成立了由总经理任组长的认证式管理领导组,组成员由市场部、办公室、质检部、生产部领导组成,并明确规定相关职责:办公室进行认证式管理目标的动态监控和资料汇集;生产部进行厂房设备的改造、维护,抓好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质检部负责成品配套的检测方法,抓好市场准入的质量控制;市场部则协调公司和市场客户及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沟通和交流。

2统一规划基地建设,按照有机标准组织茶园管理

天思公司先后投入500万元,在板桥省级森林保护区建立了有机茶生产基地,基地采取“公司+茶厂+农户”的模式,以宁国市天思农特产品产销合作社的形式,把分散的茶农连成一体。专业合作社内实行社员价年终进行二次分配,以此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专业合作社与茶农签订交售合同,入社茶农户均发放公司统一印发的“茶叶生产记事手册”和“售茶证”,收购时逐一造册登记,建立交售档案。

无思公司强化茶园环境治理和标准化建设,经常派出专业人员指导茶农进行有机茶园的标准化生产管理,严禁施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等化学产品,大力推广茶园生态间作,以有机肥代替无机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代替化学防治,并建立茶农互相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从而在源头上控制农残,提供优等品质的茶叶原料。公司十分注重无性系良种茶园的繁育,有步骤地扩大自身后备良种茶园资源。

3 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创新茶叶质量监控体系

天思公司办公室广泛加强公司员工的生产经营业务技能和茶叶最新科技政策知识培训,并定期通过黑板报、公司小报、会议、有机认证和qs认证有奖知识问答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从一开始的逼迫式教育,逐渐向主动参与转化,在提高员工素质的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

生产部按照绿茶、乌龙茶的有机认证和qs认证的细则,确立了基本生产流程,同时确定了原料验收处理、生产工艺、产品仓储等3个关键控制环节,重点列出了茶叶在运输、加工、储藏过程中易受设备、用具、场所和人员行为污染的控制环节,开辟了茶叶专用运输通道和员工专用通道,并做到员工通道和茶叶通道互不交叉,从而避免了人和物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建立了更衣室、洗手间、消毒室、茶叶专用临时储藏中转库、茶叶包装专用库、带有消毒功能的包装专用车间,包装车间杂物专用库等,做好茶叶和包装物的分离。

质检部在采购了茶叶加工过程检测与出厂检测的各种设备和仪器的同时,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检测人员队伍,拥有了专业的品茶员、质检员和计量员,具备茶叶水分检测、灰分检测、碎末检测、茶多酚检测、氨基酸检测、咖啡碱检测和农残检测的基本手段。检验合格的成品使用自动称量包装机进行脱氧包装,存入茶叶专用冷库。质检部不断加大茶叶加工过程关键工艺点的检测力度和频率,并结合检测发现的个别问题,及时对生产一线的工人进行指导和培训。

4强化认证式管理成效,定期开展模拟内审

入库储存的茶叶都有批号及编号,不同批号、不同日期的产品分别存放。建立严格的仓库管理档案,详细记载出入库的有机茶批号、数量和时间,并告知客户在产品品性和包装标识上的识别方法。天思公司每季度组织一次有机认证和qs认证的模拟内审活动。公司聘请当地的茶叶专家和技术人员主持,由办公室召集市场部、质检部的业务骨干共同参与,按照有机认证和qs认证的细则标准及其要点进行严格审查。模拟内审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机茶叶基地建设、加工厂及加工过程、产品加工一次性合格率、产品出厂合格率和顾客满意率等方面。在2007年第二季度的审查中,市场部对产品和服务进行了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满意、较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个档次,共发出调查表20份,收回18份,调查表的回收率达到90%,顾客满意率高达96%。质检部对产品出厂合格率和产品加工一次性合格率等方面进行审查,结果表明,产品出厂合格率为100%,加工过程一次性合格率为97%,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