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跟翻译示意了一下,黎瑞刚向提问的外国记者说,我还是用英语来回答你吧。于是,有趣的一幕发生了,即便接下来是回答国内记者的提问,如果觉得必要,黎瑞刚也会在说完一段中文后,用英语向旁边的外国记者再讲一遍。
事实上,黎瑞刚作为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下称“上海文广传媒”(smg))总裁,2001年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他把自己的高管都送到美国学习(现在是中欧商学院),把电视制作人送到英国培训,“黎叔”所构想的未来绝不仅仅是打造一个传媒的播出平台集团。继《第一财经》之后,“星尚传媒”成为又一个传媒品牌输出的“跨界”之作。而且,这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打破地域界限、推动制播分离……上海文广传媒的路径值得关注与探讨。
品牌梦想
《中国经营报》:近年来,上海文广传媒在跨媒体的方向上相当坚定,以电视、广播、日报、杂志等打造的《第一财经》阵营规模初具。与此相似,侧重于时尚的“星尚传媒”也正式发布了。在传统媒体广告运营遭遇考验的当下,上海文广传媒为何动作频频?你认为,这些动作对外释放的是何种信号?
黎瑞刚:(上海文广传媒)作为地方性的媒体,我们有一些雄心,有一些梦想,希望能够走得更快一点儿,飞得更高一点儿。
传媒业的发展到了2009年,我们面临着新的跨越和新的转身,不仅是因为新的品牌亮相,而且是要在战略规划上重新出发。“星尚”品牌,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时尚频道,它的英文名字channel young比中文名字更有名。为什么要改名字,从道理上讲是很明显的,“生活时尚”是泛指,不是特指,可以涵盖很多的概念,在林林总总的频道当中跳不出来,很难让我们的受众有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变革。
我举一个例子,2003年时,我们集团启动了两个方面的改革,一个是财经内容的改革,一个是生活时尚内容的改革,是在同一时段给了政策帮助他们发展。财经内容的改革大家都听说过,最后诞生的品牌和产业链叫做《第一财经》。生活时尚channel young的改革是同时进行的,它们所获得的广告收入和为集团打造的产业链价值绝对不亚于《第一财经》,但是从市场知名度来说,《第一财经》更高一些。生活时尚有些吃亏了,这就是品牌的问题。
《第一财经》原先叫什么?当时有一个频道和一个频率,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和东方广播电视台财经频率。如果那个时候没有叫《第一财经》,而是叫财经频道、财经频率,也许我们能继续往前走,也许我们也能继续做大,但是没有响亮的名字,在未来就很难去不断地进行产业增值开发。
回头来看这几年走过的路,以及梳理过的板块,我们觉得,“生活时尚”也要让它勇敢地亮起来,面对整个市场,面对整个时尚传媒业和全球的媒体业,要塑造一个未来能让我们民族感到骄傲的传媒品牌。所以我们启用了“星尚”这个名字。这是品牌的梦想,而要支撑这个梦想,我们需要打造一整条产业链。我们希望能转变集团的商业模式,不再是简单地依靠广告收入,而是在广告收入之外通过不同的商业模式获得其他收入。
《中国经营报》:即便强大如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最近也面临着《太阳报》和《华尔街日报》收入下降的问题。上海文广传媒以广播、电视起家,何以又对平面媒体青睐有加?
黎瑞刚:平面媒体也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只是它能不能跟整个集团其他媒体互动起来的问题。我们是这样思考的:如果今天让我去办一份时政类的都市报我不会去做,但是在整个产业链当中,与其他的媒体形式有关系的平面媒体,还是有机会的。
在《第一财经》、“星尚传媒”实现了跨媒体的转变后,事实上我们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电视播出机构。如果只是简单地依靠广告作为我们的商业模式,我们就还是国家发给牌照的播出机构。今天我们不想仅仅作为播出机构,我们还想做得更多一点儿。我们希望做平面媒体,希望做媒体内容版权的发行,希望能有品牌授权产品的收入,希望能做线下的活动等等,就是做整个产业链的运作。
换句话说,希望未来我们在中国的大地上,能贡献的不是简单的电视频道,而是对整个时尚产业链有驱动作用的服务运营商,这是我们的想法。有很多工作,今天已经做了一些,未来还有很多工作是需要理念来推动的。
五个方向
《中国经营报》:与《第一财经》的侧重点不同,“星尚传媒”未来的商业模式具体包含哪些方面?
黎瑞刚: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刚刚起步,未来希望有这么几个方面的发展:
第一,我们希望在“星尚”品牌的下面,能够在“跨地域”方面有所发展,同时,节目的版权能再销售。
第二,在杂志这一领域,目前的“星尚传媒”有一本杂志,我们希望未来很快会有一份报纸。尽管现在平面媒体的竞争压力非常大,利润非常薄,但是我们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思考和想法。
第三,我们可能会进入到新媒体的领域当中去,比如进入到网络社区和手机媒体中,希望我们在增值业务收入方面的潜力能被开发出来。
第四,我们会开发一系列的评选与活动,因为活动的收入也是时尚类杂志非常重要的收入来源。从广告商的角度来说,一些快速消费品的广告会投放到电视上,而一些化妆品、奢侈品的广告主要是投放在平面杂志上和时尚活动中。如果我们有了活动的平台,有了电视平台,那么我们对广告的吸附能力就会更强。
第五,我们还会对受众关系进行管理。我觉得在国内的媒体当中,很多媒体都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今天,我们跟受众的关系,不是简单地对着观众播出、播完节目就播广告的格局了。这些观众完全可以沉淀到我们的网站上,变成我们的用户。他们既是电视的观众又是网络的用户,能不能围绕对他们的服务,创造新的商务模式?我觉得可以。
《中国经营报》:产业链的梦想越宏大,越需要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但即便是《第一财经》,其资源的内部整合也并不容易,譬如日报和杂志的弥合程度并不高。以你的经验来看,在同一个品牌之下,各种资源共享的路径如何才能打通?
黎瑞刚:关于资源共享的问题,我们集团内部做的第一个探索是关于《第一财经》的探索。《第一财经》已经有了电视、广播、日报、杂志和网站及各类公关活动。它们之间的共享,一种是发生同一品牌下,不同媒体之间的,平面媒体与广播、电视的共享。第二种是媒体平台跟其他相关行业之间的共享,我觉得这是两个概念。比如,除了《第一财经》的媒体平台之外,下一步我们还要做数据库的业务。这两种共享我们都在看。
希望下一步在“星尚”这个品牌下能达成共享,这不是简单地做几个媒体的问题,现在我们有平面媒体,有电视,接下来版权发行我们也会做,还会做很多大型的活动,还会做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等等,这些希望都能共享。
突破之“度”
《中国经营报》:上海文广传媒2008年的总收入约60亿元,无论是“星尚传媒”还是《第一财经》,都具备了上市的条件。考虑到品牌扩张对资本的需要,这两个品牌是否会率先分拆上市?
黎瑞刚:广播、电视的情况确实有些复杂,这跟我国的行政体制有关。要在体制上有所突破,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大家都看到了这样的问题,不光是媒体的运营者,包括政府也看到了这样的问题,但这需要一定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简单地依靠政策改变,我觉得不太现实。我们看到,节目的发行等方面已经初步改变了分散化、局限于地域的限制,我相信这些都会逐步改善。
对于资本市场,我觉得不能简单地看。传媒业向资本市场开放的问题,很多人觉得是政策没有开放,我觉得不是这样。拿我自己的体会来讲,传媒业对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的认识远远不足,今天传媒业的很多从业人员都盲目地看资本市场,觉得资本市场是巨大的机会,但资本市场对传媒业自身机制所提出来的问题,传媒业都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些需要传媒自身来解决。
在我国现行的传媒管理体制当中,应该有一些可行的办法,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媒体散乱的状况,或者是媒体孤立地在地域当中得不到市场开发的状况的。
《中国经营报》:作为上海文广传媒的负责人,你们往前走的“度”在哪里?做尝试和突破的点在哪里?
黎瑞刚:我们今天做了很多的事情,当然我们赚的钱很多是广告带来的,接下来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就是,有广告费还是要赚,但是要在广告之外开拓其他商业模式。其他的商业模式没有那么多媒体所受的政策限制。
媒体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只有简单的商业模式,那就是广告。但实际上,有很多的延伸领域我们并没有去触及。所以,我们要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要进行产业链的延伸。
未来我要做三件事情,把在播、在场、在线三种模式都打通,这就不是简单的商业模式了。这样的公司上市还会有政策障碍吗?除非你自己做不好。
当我们的产业推进的工作做了之后,“星尚传媒”的下一步,会考虑一定程度的私募,然后未来再做一些推动上市的动作,甚至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引入一些资本做一些并购的考虑。
《中国经营报》:你前面提到“三件事情”,具体是哪三件?
黎瑞刚:第一,有赖于我们广电自身的变革,要推动制播分离,将传统的事业单位转变为企业化运营,真正按照市场法则来打造媒体产业,让市场来发现媒体的价值。
第二,在变革的过程当中,在产业打造的过程当中,我们不能关起门来自我循环,需要更多地跟市场接轨,需要更多地跟资本接轨,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和金融杠杆的力量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所以,我非常高兴,未来我们的平台、公司要向资本开放,向社会开放,要逐步通过资本的力量做大做强,实现自己的产业抱负。
第三,我们仍然是在做传媒业,做内容产业,做一个让人类的想象力、让人类的心灵、让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能够释放的产业。这种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版权的开发,依赖于创意的开发。所以,从我们自身来讲,要不断地推出优秀的内容产品,不断地推出优秀的节目创意、优秀的时尚活动创意,让这样的创意在不同的产业链上获得市场的认可。尊重这种创意,尊重这种版权,使这种版权和创意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都是我们未来需要做的工作。
《中国经营报》:未来商业模式的改变最关键的点在哪里?或者说最大的挑战在哪里?
黎瑞刚:对我们来说,最大的挑战是,原来我们是纯粹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我是台长;现在不光是台长,还干了很多别的事情。我原来相当于政府官员的身份,现在则是要变成市场的经营者。
《中国经营报》:这种转变会不会越来越偏离新闻的主业?
黎瑞刚:2002年,我刚到上海文广传媒时曾经提了两个转变:
第一个转变是,从为播出而制作转化为为市场而制作。七八年后的今天,我们说,为市场而制作,不光是上海市场更可能是全国的市场,不光是电视还可能是手机。
第二个转变是,我们要从地方性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转变成一个面向华语世界的内容提供商、发行商和运营商。
我们集团的系统改造早就开始了。为了更好地整合资源,我们内部有广播和电视新闻中心,非常庞大,这也是我们每年成本消耗最大的中心,加起来有上千人。集团这些市场化的发展,不会影响新闻业务在集团中的地位。而且,新闻业务的发展,事实上给我们带来了很高收视率,带来了市场份额,带来了收入的保障。
我们始终不会改变和放弃东方卫视的新闻立台的立场,这个集团不会变成一个娱乐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