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弱势品牌如何利用强势品牌的背书效应

媒体就像是放大镜,有的倍数大,有的倍数小。同样的产品,因为放大镜的不同,给观众的感觉就不同。

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时,广告主其实兼顾了理性与感性的考虑,广告与品牌打造的运作是理性的,而我们希望它产生的效应却是感性的。如果消费者是通过央视看到你的品牌,那这种“错觉效应”就多。

这就是中国企业渴望上央视的原因,借助央视的权威性和晕环效应,得到它的“背书”,就得到了巨大的背后支撑力量。

初级市场的两种特性,使得中国本土企业面临着大量的商业机会。

首先是市场空白点,如区域空白点、消费者空白点的存在。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抢先进入这些市场空白点,往往就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

另一点就是单点的突破,这往往能够确立企业在短期内的竞争优势,例如在传播、渠道、区域、价格、促销等方面只要占一方面的优势,就有可能取得明显的成功,哪怕其他方面做得并不十分优秀。这个世界是强者愈强,强者恒强的时代。对于企业来讲,要么你不去登山,要么你就去攀登最高的山。而最快捷的成功的办法是踩在伟人的肩膀上,踩在大人物的肩膀上。

同样,在娱乐圈,明星借助大导演的名气提升个人知名度,其实也是利用了名导演的“背书”效应。有些人可能不太喜欢章子怡,因为她代言日本品牌、接拍艺妓电影,而且绯闻频传。但从营销学的观点来看,章子怡拥有今天的成就绝对是她努力的结果。

章子怡出道的第一部电影是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在2000年2月举行的第5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我的父亲母亲》获得银熊奖,按理应该由导演上台领奖,但就在张艺谋跨步上台领奖的时候,章子怡却自作主张,跟上台去了。为什么呢?因为章子怡可以在全世界媒体前出镜,这是多么难得的一次机会啊,所有摄像机拍出来的画面都有这个女主演,她把握住了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有人会讲这是抢风头,应该是张艺谋独占风光的,你为什么跟上去?但是不跟上去不是更愚蠢吗?章子怡这个国际女星中国第一人的地位不就是她善于利用机会,善于利用和强势人物在一起出镜的机会奠定的吗?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来讲,章子怡简直就是一个伟大的营销人物。把握机会展示自己,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当然,我们强调利用强势的媒体,并不是说产品创新就不重要了,技术工作就不重要了,这些都是同样重要的,只不过利用强势媒体会更容易出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不想办一流企业的企业家不是好企业家,不想利用强势媒体的弱势品牌是不明智的。《商业秀》里有这样一段话:“所有的行业都是娱乐业,商业的实质就是做秀。”如何让你的品牌和你的产品像故事那样吸引人,这才是最重要的。要善于利用那些高端平台展示自己的品牌,这样我们才能吸引更多的目光,展示自己的力量。

要么不上这个舞台,要上就要跑到舞台的中央。贪便宜站在舞台的边上,表面看是省了钱,但你会发现周围很少有人看你一眼,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舞台中央。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虽然不能在一年的时间内和娃哈哈这样的企业比广告量,但却可以在一个月或者更短的时间里去比,达到市场爆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