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人力资源"成为管理界"明星"词,随之而来的是大部门企业都把原来的人事部变成了人力资源部,且口头上多次强调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改一下名字就可以把企业的人事管理变成人力资源管理了吗,嘴巴上说说就代表人力资源很重要了吗?这显然不是,人力资源管理是一套管理理论、是一套管理工具,并不是一个时髦的流行词语。经过多年的观察、探索、研究,我们发现很多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非常糟糕:人力资源管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人力资源部在企业应承担什么职能?人力资源部的地位应该如何?人力资源管理应该怎么做?关于这些问题,有不少令人振奋的答案:人力资源应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人力资源应成为企业的"管理顾问";二十一世纪,人才是最值钱,人力资源应成为企业的核心……上述答案说出来让人振奋不已。但实际上,很多人力资源部门不仅停留在人事工作层面上,例如做做招聘、做做简单培训、算算工资、写写劳动合同等等。有些厉害点的人力资源部,也不过在培训前做做调查、从其他大企业里抄一套绩效"管理"工具到本企业进行绩效"考核".还有一些人力资源部由于企业比较有钱,老板也舍得花钱,因而与一些管理咨询机构合作引入一些所谓的先进的管理方案(工具)或找一些管理咨询顾问公司为企业制订一套"所谓的"绩效考核工具等等。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我相信上述工作会体现在大部分的中小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中,为什么呢?功利思想作祟。上述工作做出来会让老板看到他在做事、很忙。但上述人力资源经理缺乏一种思想:你做的这些事有结果吗?对企业有用吗?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是正的还是负的?
上述事情难道错了吗?人力资源的六大模块不就是人力资源规则、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与福利、劳动关系吗?是啊!这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六大模块!但大家有没有了解其实这六大模块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上层建筑。我认为在企业中(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做下列划分:打基础、做平台、建房子、搞装修。
一、打基础:
我认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基础工作应该是通过各种调查、访谈、观察、分析来获取种人力资源信息。这类工作不但某一时间段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定期循环的工作。此类工作有:工作分析、培训需求调查、员工满意度调查、薪酬调查、员工面谈、员工转正谈话、员工离职面谈、绩效沟通、绩效面谈、薪酬分析、员工流动分析……。打基础既然是最基本的工作,那么它的根本目的了解企业员工的需求以及企业对员工要求。
二、做平台:
对上述工作做完,并形成有效数字化资料后。我们可以开始建设一系列的平台,形成有效的沟通机制、激励机制、人力资源文化。例如进行人力资源规则、培训规划、招聘规划、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绩效规划、企业核心员培养计划等等。让员工的能力、得到发展。使企业有效地与员工形成心理契约。中国人的心理契约比任何合约都重要。
三、建房子:
当平台做好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着手建立招聘体系、培训体系、薪酬体系、福利体系。这些看起来好像很高深的东西,其实可以顺手拈来,因为企业很多类似的案例。但若果基础没有打好、平台没有弄平,建起来的房子一定不牢固。也就是说,只有把基础打稳、平台造好了,确定究竟房子是依山而建、还是傍水而居。也只有把前面的工作做好了,各套人力资源体系才是企业自己的。否则,即使是原创的体系(毫不抄袭),也会像在沙漠上建成的房子一样。绝不能稳固的。
四、搞装修:
就是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对各体系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
在中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好并不是依靠一套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机制,也不能靠完善的制度。靠的是心理契约,靠的是员工认同你的东西。在中国人眼里,什么制都是无效的,有利于他的或不伤害他的,他就会执行;如果对他无利的,他就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做好中国人的人力资源管理,最最重要的是管理好员工的心智,让他们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要与员工签订有效的心理契约,靠的良好的沟通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因而,在中国的中小型民营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者最重要的构建畅通的沟通机制、有效且及时的激励机制。也就是对于目前我国一般的民营中小企业来说,做好上述的前两步工作比建立完美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有用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