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管理的出现在西方管理学界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它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被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那些通过标杆管理取得了突破的企业,其投资回报在五倍以上。如今标杆管理的使用范围已经超出了企业,很多非盈利机构也开始积极采用标杆管理。
本文将探讨标杆管理应用到学生的激励方面上的几个关键环节。
一、标杆管理的概念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对标杆管理的定义是:标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地将企业流程与世界上居领先地位的企业相比较,以获得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绩效的信息。
其实,这个定义并不全面、深刻。标杆管理不仅仅是个信息评估过程,它还涉及到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过程。究其根本,标杆管理本质上是一个定点赶超的学习程序。企业不断寻找和研究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并就关键绩效指标和行为,将自身和这些行业的领先企业之间进行比较评价,分析关键绩效差距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企业对关键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和改进,从而创造出企业最佳实践的程序与方法,以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
标杆管理的精髓是“持续标杆”,它可以使企业经营持续改进。其精髓是创造一种环境,让员工能够按照企业的战略目标自觉进行学习和变革,从而促进企业不断改进、发展,实现企业不同阶段的目标。
二、标杆管理在学生激励中的应用
在实施标杆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标杆管理的步骤和程序:第一要分析现状、找到薄弱环节,确定对标主题;第二要选择标杆同学;第三要进行对标找差;第四是实践阶段;第五是持续改进阶段。具体应做到:
(一)分析现状、确定对标主题
学生本人应对自身状况进行分析,主要分析的方面包括:个人的基本素质和潜力、各科目的状况及提升空间、个人的学习方法、个人各时段学习效率状况及时间利用率等。
通过对个人学习方面的全面分析,找出要对标的主题,比如学习成绩、班级名次、学习方法、学习效率、时间控制等。
(二)选准标杆同学
一般而言,标杆同学应具备两大特征:首先应具有优异的成绩,应是本班同学中成绩最好的人之一;其次应与本人有相似的特点,要具有可比性并且其学习方面是可以模仿的。
标杆同学的选择程序:第一步是从实力方面来判断, 必须在有实力的同学中寻找对标标杆;第二步是从个人承认方面来判断,应该考虑自身对这些实力同学的认同程度;第三步是从学习意义上来判断,应该考虑这些同学对本人的学习借鉴意义的大小;第四步是从合作态度、沟通方面来判断,应把那些合作态度好、容易了解对方学习状况、沟通无障碍的同学作为最佳的对标伙伴。
(三)对标找差比较
对标找差阶段主要是与选定的标杆进行对标,收集、分析标杆同学的具体做法,研究与标杆同学在学习方法、时间投入等方面的差距,进行差距分析,以便制定改进措施及实施方案。
在获取标杆同学的相关情况时,主要靠自己对它的观察和深入沟通。在了解到对方相关情况后,要分析个人与标杆同学的差距。分析的时候既要有定性分析,也要有定量分析。比如,对方能够努力学习的精神动力、针对某一科目的学习方法技巧等,可以定性找出差距;针对两者在某科或总成绩的差距、各时间段的学习课目安排、学习效率、学习时间等,尽量做到定量分析和描述。
(四)实践阶段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自身情况及自己高考的目标,首先应制定计划。制订的计划要有阶段性和可行性,切忌盲目自信或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以致于在执行中难以达到计划要求,而草草收场。
计划制订好后,要坚决有效的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要将对标同学的学习方法等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执行。在执行的过程当中,要调动一切资源,为了更好的执行创造有利条件。
在执行过程当中,还要对自己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效果评估。可以是自己,也可以让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一起来监督自己的计划执行情况,对所取得的效果也要进行客观地评价。
在经过一阶段的计划实施后,要对改进结果进行总结。要对改进的学习方法的实施情况、学习效率的提高情况等,进行认真、客观的总结。对成功的地方要总结出来并继续坚持,对失败的地方或不足的地方要寻找解决方法。
(五)持续改进阶段
通过实施标杆管理,在一定的时期及范围内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成绩,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此时,切忌满足现状而不思进取。在部分或全部达到和超越标杆同学后,应动态调整对标标杆同学,维护和更新标杆管理的指标,与学习成绩更优秀、学习方法更好的同学进行对。
标杆管理的精髓是“持续标杆”,它可以使学生通过持续的改进取得良好的成绩。通过实施标杆管理,它可以使同学设定目标,并能够激励士气和改进学习方法,进而取得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卞康麟. 以标杆管理推进“同业对标”[m].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5.
[2]施良星. 标杆管理的内容及应用[j].现代情报,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