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随着工业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全面转型,作为科学成本管理方法的作业成本法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分析作业成本法的优势和在企业运用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作业成本;优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自作业成本法产生至今,其理论发展与实际应用备受会计界与实务界关注,是几种成本核算方法中较受欢迎的一种。它是对传统成本核算的改革,是一种全新的思想。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相比它有以下优势:
(一)作业成本法更加注重追踪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所有的成本都是由作业引起的,要准确核算成本,就应该索本求源,在所有环节上减少浪费并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另外,时间等式的运用,可以将动作进一步分解,从中更容易发现非增值作业,并改进增值作业。及时提供有用的成本会计信息,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以寻求最有利的生产方向和投资项目。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算不仅包括产品成本,还包括作业成本和动因成本。通过提供这三种成本信息,消除了传统成本计算法下扭曲的成本信息缺陷。这三类信息还能够使管理当局改变作业和经营过程。
(三)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下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在有期初期末在产品成本的情况下,完工产品成本包括几个会计期间的费用,不便于进行成本分析和考核。在作业成本制度下,采用了及时生产系统,所计算出的产品成本同当期所发生的期间成本基本一致。
(四)传统成本计算模式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准确,因而会影响企业的成本决策。采用作业成本法,间接费用不再是均衡地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而是通过成本动因追踪到产品,加之本量利的思想同作业成本法的结合,使得产品的定价决策、停产增产决策、保本保利点的计算更为精确科学,并且能为指导销售提供准确的信息。另外,采用作业成本法还可以不断地改进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调动各部门挖掘盈利潜力的积极性。
二、应用上存在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一)对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偏重于理论探讨,缺乏实践检验过程,在实践应用环节出现了与理论脱节的地方。有些方法和研究出来的模型在理论上可行,在国外具有可操作性,但在我国却不能适用。
原因: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对作业成本法应用基础的研究中,几乎都是通过定性分析构建规范的流程来探讨企业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基础,对于企业原有成本系统的评估以及作业成本法的选择过程大多是借助于国外及国内部分企业的研究经验,没有形成量化的模型,也没有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特色,因而缺乏较强的说服力和实用性。
对策:各国会计研究成果都有其适用的环境背景,在国外证明行之有效的作业成本法,未必能完全照抄照搬运用于我国。我国的理论研究者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方法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深入研究,打破传统会计观念的束缚,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作业成本法会计理论方法体系的过程中须遵循以下原则:充分体现我国的环境对作业成本会计的影响,研究新情况、探讨新问题;突破“就作业论作业”的传统视野,采用广为联系、多学科协同作战的方式。
(二)我国尚不具备适合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宏观环境。作业成本法不被会计准则认可,并且运用它来核算成本会使企业税负增加。
原因:宏观政策,即企业的外部环境。首先,作业成本法未得到会计准则的认可。在我国,政府行为决定了作业成本法能否得到会计准则的认可,而且政府行为对指导企业选用成本会计方法起到关键作用,企业不能自由选择。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完全成本法,不符合政府对成本信息的要求。其次,作业成本法在税务会计的应用可能造成企业税负的增加。企业以作业成本法提供的成本信息为依据制定产品价格不同于传统成本法下的产品价格。使用作业成本法后,大批量产品的成本将低于传统成本法下计算的成本,毛利增加;简单工艺和手工艺流程产品成本将低于传统成本法下计算的成本,毛利也增加。我国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都较落后,采用作业成本法后会多纳税。
对策:取得政府及有关机构的支持。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采用制造法进行核算,若不修改相关规定,则企业难以推行作业成本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建议政府机构制定适合作业成本法应用的会计和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因改变成本核算方法而使税费增加的企业,税收部门可以放宽政策;对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试点及理论研究给予经费上的支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作业成本法会计理论方法体系。
(三)缺少相适应的微观环境。如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合理、技术支持薄弱、协同性差等,都造成了作业成本法应用发展的瓶颈。
原因:(1)生产管理相对落后,各种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等还没有引起管理层的足够重视。(2)高级管理层不支持实施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复杂耗时、采用作业成本法的收益不确定、管理决策或过程中的不便、高昂的实施费用、选择成本动因有困难,等等。(3)员工不支持实行作业成本法。大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相比有较大差距,既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掌握相应的管理知识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极其缺乏。(4)基础数据资料的收集与处理难度加大。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实施工具。
对策:(1)努力提高全员成本意识,促使全员参与成本控制。(2)加快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提高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3)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实行材料适时供应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将原材料送到规定现场,直接交付使用,中间尽量不设库存仓库;建立制造单元,将机器按产品族组织在一起,并将机器按工序排列,以从事不同的作业,使一种产品或产品族的全部作业在一个单元完成;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把全面质量管理放在每个加工工序上,实施瞬时控制;建立看板系统,根据顾客订单生产,不多生产一个产品。
(四)人员素质不过硬是推行作业成本法的另一个难点
原因:作业成本法涉及到成本动因的确定、作业的分解以及流程的分析、重组和改进,涉及到从高层领导到普通员工的各个部门、各个层次,也涉及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种专业人员的参与。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短时间内难以在全员中推行作业成本法思想。另外,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总体比较低。长期以来,企业会计人员习惯按照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采用固定的模式来进行会计处理,缺乏职业判断能力。而作业成本计算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成本计算方法,不仅需要现代化手段的技术支持,更需要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否则很难保证其有效实施和达到理想效果。
对策:(1)建立有利于作业成本法推广的人才及知识储备库。一个国家的会计教育水平对会计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建立有利于作业成本法推广的高校知识体系,以及制定有利于作业成本法推广的后续教育制度。(2)加强企业员工的内部培训。企业需要熟悉作业成本法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既可以通过内部培训,也可以从外部招聘。应特别注意一般员工的培训,他们是作业成本法应用的执行者,影响到信息的输入。因此,其必须接受培训,以理解他们的工作对作业成本法顺利实施的影响,避免错误成本信息的产生。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继良.国外作业成本法推行情况的调查综述[j].会计研究,2005,7.
[2]李丽,刘彩华,田昊.基于作业成本法的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j].财会通讯,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