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在对流程的分析中,注重依据数据分析做出改进决策,提高流程的质量,以改善客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很多人都认为服务是软性的,而且每次服务都不一样,无法复制,很难标准化,很难收集数据,六西格玛的数据分析功能在服务业上没有用武之地。
事实是否应该这样?六西格玛方法在服务流程的改进是否适用?本文想谈一些自己的体会。
首先,六西格玛最注重的是流程优化。当服务中出现了客户抱怨的时候,作为管理者,不应该只检查这一个事件的原因,而是应该探究是不是流程存在问题。过多的客户抱怨,意味着,与客户接触的前台流程,和对一线进行支援的后台流程都可能存在问题。借助流程改进,提高客户满意度上,服务与生产没有什么区别。流程上的问题、缺陷,就可以用六西格玛方法分析,解决。
每天航空公司会服务成千上万的旅客,俗话说,千人千面,各不相同。但也正是因为客户数量庞大,才使得我们必须用流程的手段去解决提高整体服务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客户满意度,我们是要更关注解决群体。群体的满意,显然是流程设计和流程质量决定的。
第二,六西格玛同样注重定性分析。六西格玛方法在优化流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就是“客户价值识别”和“价值流”分析。这点对服务是再适合不过的。我们的服务做什么?给客户提供什么?在何时提供,提供多少?都要以一个标准来判断,这个判断标准就是----我们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够增加客户认可的价值。能够增加客户价值的我们就多做,反之,就不做,不要去浪费资源。六西格玛的这一原则,既可以指导我们的管理层进行流程设计,也可以指导我们的一线服务人员灵活地实施现场服务。
第三,六西格玛在量化分析上有强大的优势。这种优势在服务改进分析上同样也有用武之地。在六西格玛管理中提出要尽量量化,那么在服务中应用六西格玛管理就必须首先找到恰当的绩效指标,对服务能力、对流程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寻找服务能力的绩效指标,首先要对服务要素进行细分。服务要素可以分为两种:可计量的和不可计量的。
不可计量的能力通常是我们说的微笑、态度、眼神、语气等等,把它们归为不可计量并非绝对,但是去计量这些内容,是一种科学化管理的形式,是教条的。可以测量的有环境、设备、响应时间、餐食质量等等。可以看得出,那些可以计量的能力,往往是服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服务要素,是服务的基本属性,比如,客舱娱乐设备的有无,状态是否完好。用一个成语,可以形象地说明两者的关系,“锦”上添“花”。后者就是这块体现材质、工艺的“锦”,后者就是“那些动人的“花”。
曾经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消费者购买一台电视,不久就出现了故障,售后服务人员去了三次,都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修好,而公司每次都会打过电话来确认,并会问道:“我们的服务人员是否有对您微笑。”显然,此时无论微笑如何灿烂,它都不会是一个满意的服务体验。而这个服务中,一次合格率和售后服务响应时间等就是可以计量的。
有了可以计量的指标,同样还存在较大的挑战。我们面对不是一个旅客,而是千千万万,那就有太多的需求差异。这时候,数据分析就会起作用。
进行客户分析,我们需要分析整体,而不是个体。数据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任何航空公司的产品和服务都应是围绕着目标客户的。目标客户应该是那些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的需求,并且能够给我们带来利润的那些客户。围绕目标客户设计的产品,也就容易形成一致的标准。所以,必须通过服务要素细分,通过大量的客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选择目标客户,设计和改善我们的服务。
能够将服务中的可计量要素找出来,并根据客户的要求,设定一定得衡量标准,评价流程的质量,就能解决六西格玛方法在服务改进中应用的关键一环。接下来,分析流程中的主要缺陷形式,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是分析过程的延续。而去推动改进措施的实现,去改变流程或者资源投入问题,就是变革管理和执行力的问题了。
在服务中应用六西格玛管理,还有几点需要把握,第一,要关注客户整体,而不是个体,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第二,服务需要细化,具体化,只有细化到各个服务要素,才好去量化,才好去分析。第三,标准需要量化,但不能走极端。没有指标,就不知道目标,也无法做出评价,什么都拿来量化,比如像态度、微笑,就过于教条,于事无益。最重要的一点,要有服务链的整体视角,客舱服务、地面保障都是服务的前台流程,大量的改进机会都存在于前台流程与后台流程的接口中,靠一线服务的“微笑”无法消除后台流程中的质量缺陷。总之,只有用全局的视角去分析流程,暂时打破职能界限,共同研究改进,才能长期地、稳定地提高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