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2008,敢问营销之路在何方

回顾2007,想必让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空前高涨的a股市场,创纪录的新增开户数为之前一直萎靡不振的资本市场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也让居民压抑已久的投资欲望得以尽情释放,一个又一个靠炒股迅速发家致富频频让老百姓津津乐道的佳话;而另一方面,以猪肉、粮食等为代表的cpi(消费物价指数)的猛涨也给我们敲响了国内通货膨胀日益严峻的警钟。2007年12月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0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这一指数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是2007年8月以来的第二次下滑。2007年10月消费者信心指数、消费者满意指数、消费者预期指数均比上月出现下滑,分别下滑了0.5%、0.6%、0.2%。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祁京梅介绍,2007年进入下半年以来,物价持续上涨,同时股票市场出现大的调整,使得居民的资金缩水,这两点原因直接导致了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消费者信心指数是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以及消费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的一个先行指标。通俗地说,通过观察这一指数的高低和趋势,可以清晰判断居民的消费开支意愿变化和对未来经济的乐观程度。

2007年后半年消费者信心指数的连续下滑给我们最大的警示莫过于经济固然要快速发展,但决不能发展过热;而且纵观我国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态势,经济的火热发展很大比重上靠投资拉动,而非需求拉动。而过分持续依靠投资增长拉动经济,很容易陷入类似于使用“精神药物”的依赖症,只有靠持续不断地扩大投资规模,才能够维持必需的经济增长速度。看似红火的投资需求,最终都会以增加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形式向市场呈现出来。因此如果没有足够的消费需求最终来消化这些供给,就会出现宏观经济供过于求的局面,整体经济形势随之步入萧条,这就会直接危害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一旦高速运转的投资链条断裂,后果不堪设想。

这一系列摆在我们眼前的突出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2008年中央政府所要着重解决的方面,以期实现国内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然而,尽管经济发展还有个别突出问题,但是对于国内的各企业而言,2008无疑是一个百年一遇的机遇,对中小企业是发展壮大的机会,而对于一些有实力的大型企业将是打造国际化品牌、走向世界的好时机。

2008,对于所有的中国人或者所有华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年份,而是一个时刻,一种荣耀,一种象征。随着奥运会的即将闪亮登场,北京、中国,无疑将成为整个世界的焦点,承载着几代华人梦想的火炬将点亮整个中国,举国上下共同迎接一个崭新的历史性的时刻。对任何主办国来说,奥运会都不仅仅是一项体育盛事。对于刚刚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巨大进步的中国来说,更是如此——藉一场规模空前的赛事来测试中国的上升实力,展示一个新的、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形象,并让正谋求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找到最佳秀场。

营销理念升级

国际奥委会曾做过一次全球规模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任何其他标志能够像奥林匹克的五环标志那样深入人心,能够跨越那么多文化和大洲被那么多的人所认可。在接受调查的对象中,有94%的人能够正确识别出五环标志,这个数字在中国达到了95%,在加拿大和俄罗斯达到了99%。由此足以可见奥运品牌的影响力之广远。

值得欣喜的是,不少国内大型企业都意识到这个世界体育盛会对于宣传自身品牌的重要性,积极借助这样一个平台来提高品牌知名度,以期打造国际品牌。如果你打开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商名单,会发现中国银行、中国移动、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国航等一批“国字号”大型企业是主力军,只有到了层次最低的供应商类别才会出现一些民营企业的面孔。企业赞助奥运会,可以吸引全球的关注目光,从而扩大品牌影响力;同时,奥运赞助的“排他性”,使得企业可以利用奥运在同行业竞争中占得先机。

但是企业光靠过去那种拼广告的做法来搞奥运营销肯定行不通,由于现今广告的投入产出比太低,简单地将奥运五环标志和自己企业的标志放在一起做广告,没准会给别人造成一种“企业赞助了奥运会,产品要涨价”的错觉。因此,企业应深刻分析企业实行传统奥运品牌营销策略的目的与得失,在商业化运作的同时,多举办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寓经济效益于社会效益之中,着重提升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以利于企业的长远持续性发展。

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讲,尽管不能期望像大型企业通过赞助奥运以登上国际舞台,但是中小企业灵活的经营机制还是能使其从奥运派生的商机中获得一杯羹。比如快速消费品业、工艺品业以及各种服务行业(如餐饮、旅游、零售等)在2008年奥运会前后有望迎来一个空前高涨的消费增长,由于奥运会是一个短期内的体育盛会,商机一闪即逝,奥运营销必须在时间限制内抓住商机,企业要尽早启动奥运营销的规划。此外,企业也可借鉴以往几届奥运会举办地奥运会前后的商业态势变化和消费需求变化,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态势,及早把握潜在需求进行品牌营销。

如果说机会只留给那些善于观察时机的人,那么成功将属于那些能善于把握机会的人。

完善产品质量管理

伴随着中国最近几年的对外贸易顺差高额增长,中国渐渐成为各大小商品的世界工厂,几乎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中国制造”源源不断地输向世界各地,出于品质和安全的要求,中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关注,聚焦中国必然会使2008年的“中国制造”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

平心而论,过去几十年国内的各类企业在追求规模化生产、技术研发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在产品质量管理、品质认证、安全测试认证方面仍有所欠缺。以往几年发生的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贸易纠纷很多都是关于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争议,再看国内,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理念的提升,老百姓们日常消费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表现的格外关注,像苏丹红、有害薯片等事件都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已不仅仅只事关企业的效益问题,更是一种社会道德问题。对此,中国政府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吴仪在日前刚刚结束的中国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第三次现场会议上指出,专项整治是一场特殊的战役,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决不能为了完成指标去弄虚作假,搞数字游戏。

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低档产品会逐渐被高档产品驱逐出市场;而企业产品的白热化竞争也势必要求企业在不断削减成本的同时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竞争力。纵观当前国内市场,上述两个条件都有成熟的趋势,即便在消费者信心指数有所下降的前提下,我们不难发现一般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有逐步上升的趋势,消费者有权利去选择他真正偏好且值得购买的商品。因此,企业想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上获得一个稳定的份额就应该时刻保持与时俱进,积极借鉴当前先进的生产和经营理念,而全面推行产品质量和安全认证对于当前国内各中小企业应该是全面提升经营理念与自身竞争力,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最佳途径。像当前国际上比较著名的iso质量认证体系、ce安全认证、csa认证等都可以是各大生产型企业争取的目标,通过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加强安全性能以争取质量安全认证的过程本身便是敦促企业提升产品品质,塑造品牌形象的过程。

激发消费者需求

可能会有不少人纳闷为何经历几百年沧桑的奥运会至今依旧魅力不减,并且还日渐成为世界各国不可获取的一道体育盛餐?是什么使得奥运会能够不断聚焦全世界的眼球?除了奥运能够沟通各国人民感情,促进文化体育交流的主要功能之外,最大的原因莫过于奥运会对于大众来说创造了内在体验。

体育的本质是竞争,让大众最感兴趣的是竞技场上的竞争,而非市场上的竞争。可以这样说,在奥运竞技场,大家不是为奥运纪念品付账,而是为自己的愉快买单,为体验而付出。经济学家派恩指出:“所谓体验就是指人们用一种从本质上说以个人化的方式来度过一段时间,并从中获得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一系列可回忆的事件。”当我们为某个体育明星的出局而唏嘘不已,为星光暗淡扼腕叹息,为中国队的苦尽甘来击节叫好之时,这种全身心的投入让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效用满足。即时消费账单比平日贵很多,也觉得值。这就是体验经济的魅力所在。在体验经济中,奥运会主要提供的已不仅仅是盛况,而是提供一种让大众身在其中的体验,它充满了感性的力量,给大众留下难忘的愉悦记忆。

奥运经济给我们的启示是企业不应仅仅关注它能否满足消费者当前需求,更应关注能否激发创造一种潜在的消费者需求。对于当前我国投资需求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型,企业的大量的投资所创造的供给应有足够的消费者需求回应,而规模化经营、产业竞争很容易使得一类需求迅速得到饱和,企业若想领跑于市场就应该积极研究消费者需求的状况,大胆预测未来、潜在的消费需求,通过把握未来的热点来建立未来竞争优势。考虑到预期的国家宏观调控影响,2008年一般居民消费品市场供给有望得以进一步加强,居民这方面的需求有望得到较好的满足,企业若想开发新兴的市场就必须探索新兴、潜在的需求。而体验经济对于现有的国内企业无疑是一个新鲜出炉的蛋糕,体验已经日渐成为继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渴望得到体验,愈来愈多的国外企业开始精心设计与销售体验。各行各业的顶尖企业都将发现,未来的竞争战略,就在体验,除非企业打定主意要一直留在工业经济阶段,否则将被迫升级到体验经济阶段。随着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国外文化的影响,居民日常体验型消费的需求有长足增长的趋势,企业有必要从这一角度去考虑刺激、拉动消费者潜在的需求,利用它创造更高的价值,摆脱以往的单一盈利模式,让消费者在快乐中、学习中完成消费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