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指数营销

一个汉堡能够测量汇率?一个ipod能够指示全球购买力?这些吸引眼球的话题背后,正隐藏着品牌商们的咄咄野心。指数营销往往以数据树立权威,或以话题引来争议,最终以最小的成本达到最大的传播度。

巨无霸指数:无心插柳

1986年9月,一贯朴实无华的英国《经济学人》发布一个大胆创新的指数——“巨无霸指数”(big mac index),以麦当劳行销全球120个国家的汉堡包——巨无霸为参照物,考察各地货币购买同一产品需要多少钱,进而衡量这些国家的汇率是否处在“合理”水平。

假设一个巨无霸在华盛顿的价格为1美元,而在某国为20比索,那么,美元兑该国货币应是1美元等于20比索。如果汇率偏离这一水平,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比索的币值要么偏低,要么偏高。

“以一个汉堡包测量汇率”的想法是如此轻松幽默,一经推出就反响众多,尽管它并非公认的经济学理论,但仍得到不少经济分析人士的认可。这是因为麦当劳在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开有分店,巨无霸的组成原料和工序,如面包、肉类、调料和人工制作在世界各地基本可以保证同质同量。

随着该刊每年更新的巨无霸指数,英语国家里甚至衍生出burgernomics(汉堡包经济)一词。这也因此自动成为麦当劳每年一度的全球公关。

从1986年起,每年《经济学人》“巨无霸指数”榜单都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在麦当劳行销的每个国家被媒体们所转载,例如2007年的“巨无霸指数”得出人民币被低估58%的结论,引得从生活到财经的上百家中国媒体竞相报道,掀起一股讨论的风潮。且不说结论是对是错,这种品牌实力和影响力的“普及化教育”岂是某次事件营销所能做到的!怪不得有人笑谈,“巨无霸指数”是麦当劳和《经济学人》的联手阴谋。

可乐与ipod指数:有心栽花

其实在推出巨无霸指数之前,《经济学人》考虑的是拿可口可乐作为指数,但是在不同的销售点,例如大卖场与7-11便利店产品的价格会有很大的变动,可口可乐因此错过了这一机会。

1997年,在双方撮合下,新的指数营销机会出现:该报出版了一份“可口可乐地图”,用每个国家的人均可乐饮用量,比较国与国间的财富;该图显示可乐饮用量越多,国家就越富有。这在当时也引起一阵话题讨论,范围广至亚非及拉美各国。

该项营销的投入产出性价比如此之高,自然引得其他跨国巨头们眼红。在推出巨无霸指数十七年后,2004年1月,《经济学人》推出中杯拿铁咖啡指数(tall latte index),用一杯星巴克咖啡取代巨无霸,星巴克更是踌躇满志地合作,但店面分布实在逊麦当劳一筹, 中杯拿铁咖啡指数最终与巨无霸指数的影响力相去甚远。

2006年,美国《商业周刊》又提出另一个类似汇率指数,就是苹果“ipod nano”指数,这是由澳洲联邦银行结合苹果最新款ipod nano mp3产品的市场售价来比较26个国家的全球货币及购买力。结果,这个指数成为全球狂热苹果迷比价的直接参考。

细分指数:东施效颦

如果麦当劳是无心插柳,那么其他品牌则是有心栽花。

由于将品牌与全球各国经济挂钩,需要相当实力,产品覆盖面、知名度、销售额等硬性指标缺一不可,因此实力稍逊的企业退而求其次,利用某细分领域指数进行“指数秀”。

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是杜蕾斯。该公司从2000年开始进行性话题调查,每年公布一次。由于话题热辣,影响渐大。2007年,杜蕾斯将调查更名为“杜蕾斯全球性福指数调查”,正式加入“指数秀”阵营,当年便凭着全球“性福”满意度指数发布引起各国性学家、健康专家大讨论,媒体纷纷转载,知名与行业权威形象双丰收。

与此项类似的还有美国运通亚太地区机票价格指数,它是美国运通委托access economics进行研究的价格指数,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内机票价格变动及走势的重要参考。

中国企业近几年也积极加入其中,例如2003年由招商银行推出金葵花指数;2005年零点前进策略与福田汽车发布福田指数;2006年10月,全球小商品集散地中国义乌发布 “义乌小商品指数”;2007年10月,百胜集团旗下的必胜客推出“必胜客指数”。另外还有百度指数、中国房地产指数等不一而足,效果更是千差万别。

总体而言,相对于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指数营销更像是锦上添花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