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厂家都倾向于保证高配车型的供货量,有的品牌车型甚至刻意压低低配置车型的供货量,以造成该车在市场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面对厂家热衷的“加价提车”的游戏,市场反映已经不再热烈
“我们厂家是坚决反对加价销售行为的,在每次的经销商大会上我们都努力和经销商沟通,力求保护消费者的利益。”7月5日,丰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公关部牛煜向记者表示。
然而,面对厂家热衷的“加价提车”的游戏,市场反映已经不再热烈。没有了消费者的参与,“饥饿营销”的游戏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游戏伙伴。
“降”是主流
一汽丰田的销售商,面对“降”字当道的汽车市场,似乎开始变得聪明了。
一汽丰田北京三元桥店的销售顾问告诉记者:卡罗拉采取订单式生产,现在预订的顾客非常多,所以没有现车供应。即使现在订车也要到9~10月才能提车。他说,“加价也没有车,而且我们不允许加价销售。”
但是一汽丰田方庄店的销售顾问涂女士说,“现在店内有1.8l gl-i at、1.8l premium at等几款车型到店就可以提车,但是这些车我们店加了一些装饰,所以会收取装饰的费用。”如1.8l gl-i at加装了倒车雷达(1320元),车膜(1391元)和脚垫(260元);1.8l premium at自带倒车雷达,所以只加装了车膜和迎宾踏板(280元)。
涂女士表示,如果不买加了装饰的车,只能预订,可能9月末才能提车。
但是,一些厂家似乎还在热衷“加价”提车的游戏。
记者从上海大众在北京唯一销售明锐的北京百得利之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了解到,预订明锐的消费者会在3个星期内提到车。而在之前,记者获悉其他地区的部分4s店和二级经销商已经实行加价卖车的现象,有消息称明锐1.8tsi逸尊版甚至需要加价10000元才能在半个月左右提到车。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7月4日福特福克斯全系下调价格,最高优惠1.2万元,天籁降幅达到1.6 万元,思域优惠高达2万元,奥迪a8l优惠4万元,普力马降1万再送5000元礼包 ,车市仍是“降”声一片。
“炒车”有术
一般一款新车从下线到正式推向市场最长也就2~3个月的时间,但如今许多厂商却把新车上市导入期拉长为1~2年,期间不断轮番炒作,吸引拥泵者。
早在2006年10月份,一汽丰田就宣布卡罗拉将国产。之后,一汽丰田开始通过各地渠道为其进行了长达半年多的疯狂造势,消费者的胃口被吊起,卡罗拉依旧“犹抱琵琶半遮面”。
借助宣传,潜在的消费者对卡罗拉销售价格区间在16~19万元预测已经接受,一汽丰田卡罗拉5月28日正式上市销售,定价为13.28万~17.98万元,以低于媒体提前传递出的给消费者确定的心理价位销售,因此上市之初便受到部分消费者追捧。
无独有偶,斯柯达明锐、海马3等纷纷借助这一招引起消费者关注。
人气攀升之后,新车一上市,厂商或经销商就放出消息:产品热销、要求购车的消费者太多,但产能有限供不应求,因此只能加价还有排队提车。
“订单销售本是汽车厂商用来试探市场反映的,但利用供不应求的假象加价售车就显的蹊跷。”汽车专家贾新光认为。
广州丰田森华望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销售顾问表示,价格越贵的凯美瑞提车的时间越短,而售价19.78万的200e车型提车时间则遥遥无期。
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厂家都倾向于保证高配车型的供货量,有的品牌车型甚至刻意压低低配置车型的供货量,以造成该车在市场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
事实上,汽车厂商的产能是否紧张并不透明。广州本田公开信息显示,该工厂“占地面积为187万平方米,主要产品为凯美瑞,年产能20万辆(起步生产能力,未来将视市场需求实现滚动发展),2006年5月23日投产”。如此,即使广州丰田今年超过销量15万辆的既定目标,其产能也算得上宽裕。
加价销售,排队提车,只不过是一些厂家玩的“饥饿营销”游戏。
游戏失灵
“售车加价是经销商的‘霸王条款’和敲诈行为。”汽车专家贾新光认为。
目前,广州丰田北京的4s店销售凯美瑞时已经基本上不再加价销售。
随着荣威、迈腾、新蒙迪欧等车型的上市,凯美瑞的竞争车型越来越多。一个车型在刚上市时可以做到热销,但不可能永远受追捧,取消加价乃至降价理所当然。
本田雅阁、凯美瑞、东风本田新世代cr-v、卡罗拉接连演绎加价销售,“饥饿营销”已成了日系车一贯的销售伎俩。是这么多的日系车都出现产能吃紧,产品供不应求,还是为在市场上造成供不应求的表象,利用消费者“跟风”心理。
“现在车价普遍下降,我不可能加钱去买卡罗拉,我看降价是今后卡罗拉的最好选择。”意欲购车的张先生认为。凯美瑞经销商的加价销售行为,许多消费者予以抵制,无论在网上还是车市,其加价销售已经招来一片骂声。
记者了解到,尽管一汽丰田、海马、上海大众等厂家纷纷通过各种途径表明加价只是个别经销商的行为,将加价责任推给经销商,实际上是在给以后商家拉低价格留出了台阶。
“一招鲜,吃遍天”的日子难以长久。当消费者对加价提车再也没有了热情,厂家的这种“饥饿营销”方式反而会对其品牌造成更大伤害。
“饥饿营销”,已经成为难以玩转市场的游戏,玩不好还容易惹火烧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