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自主创新:中国持续增长的真正来源

回到真实的竞争环境中,以变化和市场作为标准,我们就能明显感觉到中国企业所存在的缺陷。

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中国市场,一个快速发展的企业群体来说,如何保持可持续增长和全面发展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企业的发展需要以创新来推动,中国企业的发展动力能否从主要依靠市场转化为主要依靠创新,能否从依赖资源因素转化为依赖创新能力因素,成为决定中国企业能否升级换代的关键因素。

缺乏自主创新,中国的经济高增长存在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gdp年均增长率达9.3%,gdp总量排名世界第六,外贸进出口总量排名世界第三,100多种产品产量雄锯世界第一。长达25年(1979—2003)奇迹般的高速增长举世无双,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令国人自豪亦使世界震惊。如果说前些年海外对中国gdp高速增长的统计真实性有些许怀疑,那么今天,面对全中国各地蓬勃的建设景象,则是一片赞叹声。的确,gdp的高增长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高增长背后埋伏的危机。

危机之一:中国经济理念的误区

我们通常只看重gdp、经济增长率、外贸总额、投资总额等指标,而常常忽视“生产力质量”、“技术基础”等概念,这是中国经济改革理念上的一个重大缺陷。

生产能力永远是一个决定性和限制性的因素,所以,如果仅仅以增长为衡量的指标,忽略了限制性的因素,那么生产本身的意义则可能是破坏性的。因此,我们需要的生产力的观念是一方面能够将投入与产出的一切努力都加以考虑,另一方面又能够根据与产出的关联性来约束所有的投入,而不是假定有了投入与产出就是生产力的有效结果。

事实上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产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也许它们无法用数字来衡量。首先是资源的因素。人们究竟是持续不断地使用各种资源,还是有限度地使用资源,这两种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到生产力的高低,生产力质量最差的政策,莫过于希望在追求生产性努力的过程中独享资源。其次是能力的因素。在中国制造系统中,很多企业都是全流程操作,因为在目前人们的认识上,最好是能够把所有的环节都放在自己的经营范畴之下,从很多制造企业、商业流通企业等都能看出这种能力无限膨胀的表现。但是要知道,任何企业、任何管理者都各有其能力和局限性,当你盲目超越自己的能力和局限性的时候,也许失败也就开始了。能够正确地体察自己的局限性所在,也是提高生产力质量的重要要素。最后一点是组织结构的因素。无论是区域、行业还是企业,各种活动之间的平衡会深刻地影响到生产力。如果不是合理、明确地界定组织结构与分工,而是依据自己喜好努力,那么就会造成生产力缺乏。

以上三个要素在许多企业衡量生产力的指标中并没有显现出来,缺乏这样的指标,正是我们经济统计中的一大漏洞,这会削弱经济政策预测。

另一个缺失的概念就是“技术基础”。技术所产生的影响是不言自明的,技术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清晰无疑的,问题是我们是否真正了解技术对经济增长的本质影响。如果仅仅知道技术投入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而忽略了对于技术基础的明确理解,那么这样得来的经济增长也是非常危险的。很多人把技术与竞争、技术与劳动力过剩、技术与资本需求增加等联系在一起,但是这些联系都是错误的,因为技术并不带来竞争优势,技术也不会造成劳动力过剩,技术更不是资本投入的增加,技术从根本意义上讲是一种控制的观念。技术的出现使得个人或者企业的局限性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技术能够真正实现高度分权、弹性和自我管理,技术能够在手段和目的、投入和产生之间保持平衡。如果不能够如此深入地理解技术并以此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增长的方向和方式本身就会隐藏先天的缺陷。

危机之二:全要素中技术进步比重太低

经济增长率=劳动投入的贡献+资本投入的贡献十全要素生产率(tfp)。

全要素生产率是用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它有3个来源:一是效率的改善,二是技术进步;三是规模效应。根据国家信息中国经济预测部提供的资料,1978—2002年间中国经济平均年增长9.3%,资本积累贡献率为59%,劳动力总量扩张作用为9%,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为32%。也就是说,资本积累、劳动力总量扩张和全要素生产率分别推动了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0.8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统计资料表明,1978—2002年,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年均增长11%,比经济增长速度高1.7个百分点,投资率平均为36%左右(在经济扩张期投资率往往超过40%)。高投资增长率和高投资率,主要源于居民收入增长和较高的储蓄倾向以及外资流入的增长。中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1978年底的210亿元增加到2002年底的86910.7亿元,年均增长28.5%。1979—2002年,外商直接投资(fdi)流入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为23%,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658亿美元,占总投资的10%左右。中国城乡就业人员由1978年的40152万人增加到2002年73740万人,年均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不仅高于gdp和就业人员增长率,而且,固定资产投资率之高和上升速度之快也是世界罕见的。1977年,投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为33.6%,2003年已升至42.9%。可见,资本的快速积累,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而这其中几乎看不到技术要素的作用。

危机之三:中国支柱产业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中国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缺乏产生核心技术以及积极赶超的理念与机制。没有科学的理念与机制,固然也可能有增长,但肯定不会有优势。譬如过分地重视生产、轻视研发,就导致了中国的国有企业生产能力强,而研发能力弱。据中国企业联合会2005年中国企业发展报告称,国际上的经验数据表明,研发费用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低于1%,企业将难以生存,达到2%,企业可以维持生存;达到5%以上,企业才会有竞争力。2005年的中国500强企业统计中,有373家企业上报了2004年的研发数据,平均研发投入2.47亿元,仅占平均总销售收入的1.05%,其中,只有28.4%的企业(106家)超过了2%的水平。此外,2004年中国最大的500家制造业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为1.90亿元,仅占这些企业平均总销售收入的1.88%。这些数字表明,即使是中国最大的企业群体,其研发投入比重大多也都没有达到国际上“企业可以维持生存”的水平。如果继续这样发展,恐怕就连消化国外技术的能力也无法保持,更谈不上创造技术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