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解读苹果式营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苹果公司曾辉煌一时,风光无限。但在微软推出windows操作系统后,苹果电脑就退居二线,成为一些在图形、音频方面有专业需求的用户的选择。90年代末期乔布斯重返苹果之后,大力调整产品开发与营销策略,公司迅速走出泥潭,创造了举世皆知的“ipod奇迹”,推出了iphone、apple tv等电子消费产品,其市值也由2001年的60亿美元上升到现在的750亿美元。那么,苹果公司是凭借着怎样的营销手法扭转自己命运的呢?

产品营销:用户为本

在现代新竞争格局下,以消费者为本的技术往往会加速新技术的普及。由于具备高超的设计能力,苹果拥有抗衡竞争对手的核心优势。但是,苹果公司并没有把设计摆在第一位,而是把消费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在一切看似复杂的技术面前,苹果公司往往能化繁为简,让消费者轻易使用。在创新时尚的企业文化指引下,苹果公司不再是原来那副特立独行的模样。相反的,更多的苹果人永远会问:我们的产品将给用户提供何种程度的便利?这将对用户有多重要?所以,ipod不是第一个mp3播放器,但它却是第一个最易于使用和具有最“酷”外观的mp3播放器;iphone更不是第一个智能手机,但它却是最易操作和最受关注的手机。

回顾ipod的历程,苹果也是走过不少弯路,最终还是依靠用户为本的观念使他们走出低谷。苹果公司最初推出的ipod数字音乐播放器是和苹果电脑捆绑销售的,并且只能在mac系统上使用,使它们成为一种互补品。然而,当时的苹果电脑不但价格高昂,而且市场占有率不高,严重影响消费者的使用。ipod推出第一年,只售出10万台。为此,苹果公司调整了他们的经营策略:一方面是降低产品价格;另一方面是升级产品,使ipod可以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并且不再和苹果机捆绑销售。苹果公司的做法赢得了消费者的支持,市场开始爆发,一年内售出160万台相关产品,较前一年超过10倍的高增长。苹果今年初推出的iphone之所以在全球掀起关注狂潮,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iphone结合了ipod、手机和互联网通讯设备等功能,相对于当前难操作的智能手机是一次“飞跃”。事实证明,苹果公司以消费者为出发点的产品模式是正确的。

如今,苹果不仅通过多种风格的ipod、apple tv、iphone之类的新颖产品向世人显示其卓越的设计能力,而且通过用户为本的观念,它还拥有一个常常被人低估的财富,即苹果忠实的消费群体。这一忠诚的消费群体使得苹果的学习曲线时间短、速度快,让其他公司望尘莫及。

苹果能在营销上屡屡出奇制胜,都是基于能创造出以用户为本的伟大产品。虽然苹果推出的产品也有失败例子,但有高超的技术作为基础,苹果总能很快就从失败中走出来。在操作系统、图形处理、工具软件上,苹果的技术是一流的,而苹果新进入的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同样获得了突破,在工业设计和创意上,也是有口皆碑。这是创造伟大产品的基础,也是支撑一个公司成长的核心。

服务营销:集成捆绑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美国大企业普遍严重亏损,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之时,乔布斯就因苹果公司的转向战略提出“集成经营”的新概念。他一再强调建立“苹果生态联盟系统”,提出要像“生态链”那样集成企业产销群体,充分发挥销售商、供应商等协作者的积极性。而这个观点为日后ipod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ipod的成功除了产品本身的特点以外,还在于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即将ipod硬件与软件和在线服务成功地整合到一起,进行捆绑销售。通过itunes数字音乐管理软件,顾客可以在ipod播放器中对收听的音乐进行搜索、浏览、下载和分类管理;而通过itunes在线音乐商店,顾客拥有了唱片公司授权的5亿多首正版音乐的下载源。

这种捆绑销售的模式也有助于苹果公司实现付费方式的创新。在苹果公司itunes音乐店成立之前,在线音乐只能通过p2p音乐交换模式进行传输,这曾被唱片公司指责为盗版行为而予以制止。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付几十美元买一张cd却往往只喜欢其中的一两首歌实在太不划算。2003年4月,itunes音乐店率先采取单首歌曲付费下载模式,该模式与p2p最大的区别在于下载的歌曲得到了唱片公司的授权,即苹果公司向唱片公司支付版费(约占单曲价格的60~70%),然后再向消费者收取每首99美分的下载费用。这种模式实现了唱片公司、音乐商店和消费者之间三赢的格局。如今itunes已经变成数字音乐、数字视频的综合网络销售平台,支撑苹果向消费电子公司转型,ipod在美国mp3市场也已经占到65%以上的份额,itunes更是占据了全球75%的网上付费数字音乐市场。

由于itunes软件的支持和网上付费音乐下载业务的开展,ipod播放器的销量大增。由此可见,苹果公司通过将产品及其相关后续服务进行捆绑,为顾客提供高度整合的服务产品,并使其价值链得到延伸,扩展了收入来源。

“集成经营”的新经营思维,打破了传统分工理论界限,要求企业经营管理更重于综合和整体分析,从而推进企业经营管理策略不断创新,使企业从市场经营单兵突击和专业分工转向了集成。企业市场经营是一个集成多方竞争优势,联合多方力量,建立包括消费者、供应商和制造商在内的“生态系统”,这一创新思维是苹果公司经营取胜的根本。

联合营销:资源整合

随着企业多角化战略的不断应用,不同行业的企业往往在目标消费者上出现交叉,对于相同目标的追求成为双方联合营销的基础。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借鉴联合品牌的资源,开发新的收入来源,同时也能够满足消费者潜在的多元需求。联合营销提供了一个高效的沟通桥梁,连接了消费者不同的价值链,帮助品牌建立新型的客户关系。苹果和耐克在推广自我品牌和产品的同时,积极地使用联合营销战略,实现了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成为联合营销的一个新范例。

当耐克旨在为自己的客户消除长跑的寂寞,让跑步的过程变得更加美妙时,苹果公司就已经注意到,在拥有ipod的8000万消费者中,有一半的人是在锻炼身体时使用它。共同的诉求令他们一拍即合,在给各自的客户提供更满意的服务时,联合营销的方式让他们毫无任何障碍地走在了一起。

2006年5月,耐克公司和苹果公司在纽约宣布,两家公司正合作推出一系列“nike+ipod”的产品,横跨体育、电子消费和娱乐等多个市场。两家公司合作的第一款产品是耐克ipod运动套装。这一套装在耐克的新款moire运动鞋的鞋底内置了一个传感器,这一传感器能和连接着苹果公司的ipod nano音乐播放器的无线接收器相互通信。这种名为“nike+ipod运动工具包”的无线系统使耐克生产的鞋类可透过ipod荧幕实时显示运动时间、距离、速度和已消耗卡路里等方面的资讯,同时可透过耳机播放音讯内容。

作为现代人缓解节奏、调节心情的生活方式,运动和音乐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同时满足这两种功能不仅迎合了消费者潜在的需求,还围绕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建立了固有的品牌联系,只要一想到运动就会联想到耐克,想到苹果ipod。“nike+ipod”用全新的体验方式,吸引了更多的市场关注度,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同时在构建全新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培育消费者对品牌的长期友好关系和忠诚度。

2006年8月初,苹果又与福特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和日本马自达汽车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小小的ipod运用联合营销将这些世界顶尖公司聚在一起,边际效应无限放大的同时,双方都成为大赢家。经过几年的市场发展,ipod的营销渠道已经多元化。而采用联合营销战术以后,ipod已经跨越了行业的界线,与其他国际品牌成为新的组合体。

当两个不同的企业,能够用同一个产品维护各自的老客户,同时又能吸引更多新客户时,其创造的效益往往比两个品牌单独创造的效益之和还要好。而苹果公司正是有效使用了联合营销的种种技巧,实现了品牌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