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华帝:升华奥运精神

一项调查表明,消费者对奥运赞助企业的认知度可以达到72%。就此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奥运项目执行总监罗斌认为,认知度72%已经超过他的预计,认知度在罗斌的理解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认识,不仅仅是一个知晓,还有一个认知的过程。

就企业赞助奥运来说,消费者不仅仅要知道这个品牌赞助了奥运,还要了解这个品牌为什么赞助奥运,了解这个品牌跟奥运之间的联系点和利益点在哪里,为什么与奥运结合。虽然不一定要深度的知道,但至少要知道这个企业是因为爱心而结合、因为体育而结合,还是因为国际化的市场需要而结合。

签约奥运赞助商之前华帝做了大量的工作,做基础调研大约花了4-5个月的时间。另外还在一些大的城市做了一次关于奥运与华帝品牌结合的系列调研,研究如何让消费者把奥运与华帝联系起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联系起来,奥运会在消费者心中的理解是什么,华帝品牌在他们的心中是什么样的,目的是要找到双方的共鸣点、结合点。

调研结束后,华帝开始了长期的奥运赞助策略和规划,并出台了奥运赞助策略和品牌策略。2006年年底,华帝在全国推出了“华帝奥运家庭进行时”。2007年10月之前华帝将完成十一个城市的50多场地面活动,通过地面活动来提升华帝的品牌。

“奥运家庭”这个概念在国内是华帝首次提出的。奥运家庭进社区也是华帝最早提出来做的,属于奥运民间体育的范畴。

“华帝奥运家庭进行时”走进民间

“华帝奥运家庭进行时”在全国11个省会城市搞地面活动,内容包括全国大型游戏进民间,体育游戏征集展示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民间的体育,民间的游戏,才是真正属于老百姓自己的体育项目,奥运会离他们太遥远,通过华帝的活动可以让老百姓来诠释体育、参与体育。通过当地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等一些媒体传播出去,当地民间体育的特色和风采可以呈现在更多人的面前。

据罗斌介绍,“华帝奥运家庭进行时”这个活动的门槛很低,在社区,在广场只要是三口之家就可以参与,华帝不鼓励个人参加,不提倡树立个人标杆,要求的是以一个家庭为单位,标准的三口之家来参与这个活动。

2005年华帝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搞了一个助学工程,资助了广西、湖北、四川1000名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2007年5月30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央电视台与北京奥运燃具独家供应商华帝股份在北京宣布“贫困儿童梦圆奥运”计划正式启动。华帝总裁黄启均表示,计划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绿色、人文、科技”理念、及“构建和谐社会”为出发点,希望赋予2008奥运会更多“公益”的内涵,为北京奥运倾注更多人文关怀。

“贫困儿童梦圆奥运”活动从来自四川、湖北、广西1000名失学儿童中,选拔出来22个贫困儿童,将分别配对22个准“奥运家庭”,成为奥运家庭中的一员,从三口之家,变为四口之家。通过层层民间奥运项目竞赛,最终胜出的10名贫困儿童将加入10个优秀“奥运家庭”中,将获得参加北京总决赛资格,最后获得明年全免费现场观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机会。

据华帝调查,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在网上门票的预订,每个家庭中每一个人只有一次机会去预订门票,而且是有幸被抽取到后才能买到奥运会门票。这样的话,三口之家能同时买到奥运会门票的机会为零。

而“华帝奥运家庭进行时”这个活动让最不可能去看奥运会的人,能去看奥运会,而且是以家庭为单位去看奥运会,罗斌认为这是华帝最大的创意。

华帝“奥运华帝家庭进行时”这个活动最大的亮点并不在于做了多少场活动,而是把中国的弱势群体跟奥运会这种强势体育结合起来,跟国家的运动会联系起来,使奥运会真正的成为老百姓自己的奥运会。

罗斌认为华帝作为奥运赞助商的营销策略是独家的,跟伊利等开展奥运营销企业相比,投入也很小,线上线下的投入总共只有3000多万元,华帝的地面活动每场只花4万多元。华帝关注的不是投入的多少,而是影响的人群和结果。

据罗斌介绍,华帝在四川、广西、湖北三个城市举办的活动,每次都有一千多人参加,而观看“华帝奥运家庭进行时”这个节目的则是遍布全国的电视观众,每次活动都有会很多媒体也包括央视的报道,感觉效果很不错。

奥运会最后的冲刺阶段,每个赞助商都会有不同的营销活动,而华帝最核心的是“华帝奥运家庭进行时”这个活动。

非奥运企业请不要“靠近我”

有调查表明,63%的消费者把非奥运赞助商当作奥运赞助商,记者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罗斌激动地说,这个数据正好说明了消费者对奥运赞助商和非奥运赞助商本质上是不清楚的。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做“贴”奥运营销,严格来说这是侵权的。因为市场极不规范,有些政府部门会给非奥运企业一个跟奥运会有关的荣誉,比如奥运会场馆的指定产品,虽然在打奥运的擦边球,但这种企业并不是奥组委承认的合作伙伴。

而消费者并不了解奥运会、奥林匹克、奥运会场馆、奥组委、国家奥林匹克 、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独家供应商的区别。

华帝以前也做过调查,消费者对奥运会赞助商这方面的认知度是非常低的。消费者关心的只是中国拿了多少块金牌,而不是会去关心哪个企业是奥运赞助商,这个企业为什么会去赞助奥运,企业获得的是什么荣誉等等问题。

消费者无法认清这个概念,而且政府并没有去教育消费者,无形之中很多赞助商的权益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教育消费者的重任又压给了赞助商,遇到侵权问题只有企业自己去想办法解决。

一般来说,奥运赞助企业维权的办法并不多。一是向奥组委申诉,请求他们帮助解决。奥组委收到赞助商的投诉信之后,就去调查,如果情况属实则会要求这个企业的主管部门或授予这个企业荣誉称号的相关机构撤消企业的荣誉,或对这个企业进行警告。第二就是利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据罗斌了解,走上法律手段的案例并不多,因为走上法律不但没有制裁到侵权的企业,而且还会把这个企业炒作出名。

罗斌强调,现在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在众多的奥运赞助商中利用自己创新脱颖而出,让消费者快速地认知到自己企业的品牌,这才是最核心关键的问题。罗斌认为,赞助商企业的职责并不是去打假,而是让消费者通过奥运会的联系,参与到企业的活动当中,对企业的产品感兴趣。这是困扰所有赞助商的问题。

奥运营销是实力加智慧的博弈

罗斌认为,离2008年奥运会越近,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是激烈,企业跟奥运会之间的联系反而可能会越少。奥运会开的时候消费者最关注的焦点真正集中到了奥运会本身,那时只有真正的全球奥运合作伙伴有机会跟奥运会发生最直接的联系。比如,可口可乐可以在奥运会场馆门前立有一块非常大的广告牌,人人都能见到,是最直接的传播,也是最有效的。如果不是全球奥运合作伙伴则不能在奥运赛事、奥运场馆、奥运会现场等焦点的地方打广告。非奥运全球赞助商只能做一些外围的营销,所以说,那时的竞争反而更加激烈,机会会更少,也是赞助商投入资源最多的时候。

据罗斌介绍,2007年对华帝而言是最重要的时期,到2008年华帝会做一些跟奥运会相呼应的一些活动。2008年华帝还会继续升华“奥运家庭”概念,把它更加普及和扩大,具体的措施还在考虑计划之中。

罗斌认为2007年很多企业可以玩一玩技巧,玩一玩策略,一个好的创意,消费者就可以记住这个品牌,企业还可以围绕这个好的概念做一些变化,做一些演绎。

但真正到了2008年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玩技巧就没什么太大用处了,较量的则是哪个企业的资金投入多,谁的曝光率就最高。哪个企业如果能拿到2008年奥运央视最好的黄金广告时段,并且有经济实力的基础,这个企业就可能胜出。

2008年奥运有可能是国际品牌的天下,国际品牌会利用奥运会这个机会展示自己的品牌。比如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公司有很丰富的体育营销经验和技巧,更有实力,每一届体育赛事都会参加。

而中国的企业没有太多的机会,一是奥运会的市场营销经验非常欠缺,很多企业都是第一次赞助奥运。中国的企业并不是传统的赞助商,而是为了北京奥运而去赞助奥运会。他们多数想获得的只是短期的营销目的,而国际品牌的长期发展战略是为了占领中国的市场。中国企业要想超越国际品牌还需要不断努力,也希望中国企业利用这次奥运的机会,发挥企业的本土优势,战胜国际品牌,这也是华帝一直在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