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小器”之道

1998年5月的一天,广东小榄镇人梁伯强吃过午饭,顺手从茶几下面抽出一张报纸,那是一张包过东西的旧报纸,但梁伯强被其中一篇《话说指甲钳》的文章吸引。这随手的一翻,梁伯强的人生道路随之改变。

如今,由梁伯强创建的中山圣雅伦日用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非常小器”指甲钳系列产品,已经连续6年荣获中国指甲钳行业第一品牌,占据国内65%的市场份额,年销售额2.5亿,成为这个领域的中国第一,世界第三。

“非常小器”成了大器,梁伯强也成了中国的指甲钳大王。

时代呼唤英雄

梁伯强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曾和高考擦肩而过,他曾研习翰墨10年,当过工人,两次偷渡去澳门,当过“包工头”,开过首饰厂,1986年开始在小榄招工办工厂,而最终改变梁伯强命运的是一篇《话说指甲钳》的文章。

文中写道,当时的朱镕基总理在参加一次轻工会议时讲:“要盯住市场缺口找活路,比如指甲钳,我国并不是没有,但我没用过好的。我们生产的指甲钳,剪了两天就剪不动指甲了,使大劲也剪不断。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收入提高了,买得起这些小商品了。一个国家繁荣与否就看些小商品,在这方面大有可为”。重磅头条

总理点题,梁伯强揭榜。

经过多次的考察和摸底,他发现,在中国国内,韩国厂商占据了全部的中高端市场,国产指甲钳全部沦为地摊货。

梁伯强决定从代理韩国的777指甲钳入手,五金行业出身的他一年20多次飞赴韩国,其中的艰辛自不必说,最后硬是把整套技术“偷”回了中国。

1999年,梁伯强正式进军指甲钳行业,第一批“圣雅伦”指甲钳出厂后,当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6000多万元。

1999年5月的一天,梁伯强接到了北京打来的电话,火速赶往北京。中国五金协会的有关领导已经等候在北京和平饭店,他们没有想到,在中山小榄镇有一家能生产出如此质量上乘指甲钳的企业。

同年国庆前夕,“圣雅伦”指甲钳在北京展览馆参加了“建国50年成就展”,朱镕基、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亲临展馆。国家轻工局陈士能局长把一套印有“非常小器”的圣雅伦指甲钳产品送到总理手中,向他汇报:“我国的指甲钳质量现在可以与韩国的名牌产品相比了,您给轻工企业提出的任务,我们正在努力完成”。朱总理打开盒子,10件修甲美容器具件件精致,品质不凡,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高兴地说:“这还像个样”!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梁伯强抓住了机遇,成了时代的英雄。

不断创新大造第六媒体

圣雅伦公司每年都要申请二三十个专利。现在,被称为中国指甲钳第一品牌的“非常小器‘圣雅伦”指甲钳,已经拥有37项实用新型技术和120多项外观专利,由单一指甲钳延伸到个人护理用品,产品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个品种,有手指甲钳、脚指甲钳,还有专门的婴儿指甲钳,婴儿指甲钳面是平的,比成人的要短一半。以前传统的指甲钳都是三片钢的,圣雅伦做出了二片钢的指甲钳,这项技术被称为小五金行业的“神五”,现在梁伯强给他的研发人员提出了一个更新的课题:一片钢指甲钳。

如果说创新为圣雅伦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那么,打造“第六媒体”的观念,则为这个小小的指甲钳打开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对于电视、电台、报纸、杂志和互联网这五大传播方式,大家都已经很熟悉,梁伯强把他的指甲钳定位为“第六媒体”。由于经常出席各种公众场合,有心的梁伯强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每天可能收以大量的名片,也会发出大量的名片,但这些名片有多少会被拿出来看第二次?那有没有一种东西能让人时常想起你,忘不了你?

在这个想法诞生之前,全球指甲钳行业最大的一笔定单2000万元人民币,为了得到这笔定单,梁伯强使尽浑身解数,历时三个月,几经周折。这个想法诞生之后,梁伯强只在羊城晚报财富论坛上讲了讲他的“第六媒体”——名片指甲钳营销理念,顺口举了个例子“招商银行送你一把招财钳”,招商银行的行长就找上门来订了3000万个指甲钳,仅这一张单子就价值1亿人民币。

小商品,大市场。不起眼的指甲钳,因为一个理念的升华,成为一个沟通的桥梁,成为一种传播工具,也由此成就了自己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

专注与集中

德国著名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说过“任何伟大的企业和个人都源于专注,只有善于集中其90%的资源和时间,专注于10%的关键目标,才能取得辉煌成就”。圣雅伦也是如此。

没做指甲钳之前,梁伯强做了多个产品,但没有一项产品做到全国第一。决定做指甲钳的时候,他心里就有了一个伟大的理念——专注,专注于一项产品,集中所有的力量和资源,成为这个细分市场的领头羊,成为行业规则的制定者,成为这个行业的精神领袖。

据了解,圣雅伦在生产指甲钳之初,就成立了一个指甲钳的研究中心、测检中心,并呼吁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轻工局重新改变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重新制定行业标准。经过多年的努力,最终成为了行业第一并让整个行业的标准重新制定。

在梁伯强看来,要做到专注,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做好取舍。他举了个例子,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它之所以可以长大是因为成长过程中砍掉了不少多余的树枝。这里面遵从了从零法则。目前有些企业什么挣钱做什么,围绕一个“钱”字迷失了方向,最后越做越乱,没有自己的品牌。

中国许多民营企业已经走过了原始积累阶段,下一步如何走困扰着很多人。产品无国界,小王也是王,吸管、蜡烛、木梳、指甲钳,这些“小王们”的专注与创新精神,使他们走向了成功与辉煌。

或许他们的这种精神,也是我们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人应该努力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