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星巴克vs哈根达斯:从小众向大众的渗透2

如今的中国市场的确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以前,只要是洋品牌,或是披着洋品牌外衣的“假洋鬼子”都能够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地扩张。如今,更多的洋品牌出现诸多不适应症状,“轰然倒地”、“落荒而逃”的也不在少数。其关键的因素就是对变化中的中国市场缺乏足够的创新、求变能力。

咖啡、冰淇淋,都是历史悠久的食品。单是从产品的层面去考量,星巴克、哈根达斯所能形成的竞争壁垒几乎没有。甚至到今天为止,不少欧洲传统咖啡文化的爱好者,对星巴克式的咖啡品尝过程依然不屑一顾。同样哈根达斯所谓的“顶级产品”,在专业从业者的眼中也只不过是文字上的修辞与浮夸。

但是,在中国,星巴克、哈根达斯征服的不仅仅是消费者的胃。

在网络社区、博客或是文学作品的随笔中,不少人记下了诸如“星巴克的下午”、“哈根达斯的女人”这样的生活片断,似乎在这些地方每天发生着可能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的难忘故事:“我奋斗了五年,今天终于和你一样坐在星巴克里喝咖啡了!”此时的星巴克还是咖啡吗?不!它承载了一个年轻人奋斗的梦想;“如果你是一位适龄女子,你所生活的城市有哈根达斯,而你从来没被异性带入哈根达斯,或者已经很久没机会去了,那你就不得不在内心承认,没有人疼你、宠你了。”此时的哈根达斯还是冰淇淋吗?不!它变成了一个女人心中爱的祈祷……

这种细腻的感情、美妙的感觉,不仅仅是偶然地在一个消费者心中激起涟漪,而是形成一种广泛的消费共鸣。我们不得不承认,星巴克、哈根达斯的成功与准确的品牌定位不无关系。

星巴克的“第三空间”

关于人们的生存空间,星巴克似乎很有研究。霍华德?舒尔茨曾这样表达星巴克对应的空间:人们的滞留空间分为家庭、办公室和除此以外的其他场所。第一空间是家,第二空间是办公地点。星巴克位于这两者之间,是让大家感到放松、安全的地方,是让你有归属感的地方。上个世纪90年代兴起的网络浪潮也推动了星巴克“第三空间”的成长。于是星巴克在店内设置了无线上网的区域,为旅游者、商务移动办公人士提供服务。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星巴克选择了一种“非家、非办公”的中间状态。舒尔茨指出,星巴克不是提供服务的咖啡公司,而是提供咖啡的服务公司。因此,作为“第三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在星巴克已经上升到了仅次于咖啡的位置,因为星巴克的音乐已经不单单只是“咖啡伴侣”,它本身已经成了星巴克的一个很重要的商品。星巴克播放的大多数是自己开发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音乐。迷上星巴克咖啡的人很多也迷恋星巴克音乐。这些音乐正好迎合了那些时尚、新潮、追求前卫的白领阶层的需要。他们每天面临着强大的生存压力,十分需要精神安慰,星巴克的音乐正好起到了这种作用,确确实实让人感受到在消费一种文化,催醒人们内心某种也许已经快要消失的怀旧情感。

正是有了这样的品牌定位,星巴克似乎并不担心合作伙伴不能调配出可口、美味的咖啡,而是担心“不卖咖啡卖服务”的核心品牌利益不能很好地被逐利者所领会。因此星巴克为自己坚持直营的战略给出的理由是:品牌背后是人在经营,星巴克严格要求自己的经营者认同公司的理念,认同品牌,强调动作、纪律、品质的一致性;而加盟者都是投资客,他们只把加盟品牌看作赚钱的途径,可以说,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而非经营品牌。星巴克一直认为,品牌其实是很脆弱的,只要客户有一次抱怨,就可能永远失去客户的忠诚。因此舒尔茨在星巴克反复说,品牌是一项终身事业,星巴克品牌不是被一次性授予的封号或爵位,它必须以不断地努力来保持和维护。一个年轻的品牌就是这样“小心翼翼”地防范着随时可能爆发的“品牌危机”,当然也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与忠诚。

“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传递的是一种令人羡慕的“小资生活”,而这样的生活也许有人无法天天拥有,但没有人不希望“曾经拥有”。“第三空间”,其实是人人需要的一种品牌定位。

哈根达斯的“爱情宣言”

与很多创业者一样,哈根达斯的创始人鲁本?马特斯也是追求“趋于完美”境界的“偏执狂”,他一开始的目的就是研发世上最高品质的冰淇淋。事实上能够做到“趋于完美”已经十分不易,而真正能持续延续“趋于完美”就更难了。哈根达斯的历史上经历了两次并购,1983年被美国品食乐公司收购,1989年品食乐被英国的通用磨坊收购。应该说,品食乐与通用磨坊两家公司让哈根达斯的“趋于完美”延续至今做出了居功至伟的贡献。

哈根达斯的品牌定位,是要积极倡导“尽情尽享,尽善尽美”的生活方式,鼓励人们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享受。但是要获得这样的生活方式是要付出很高成本的,显然选择理性消费人群是不现实的。哈根达斯在1976年开设了全球第一家专卖店,是由创始人鲁本?马特斯的女儿多丽丝?马特斯开设的。多丽丝高雅、悠闲、舒适、具有浓厚罗曼蒂克情调氛围的设计风格,令哈根达斯迅速获得巨大的成功。这也为哈根达斯最终逐步确定清晰的品牌定位起到了良好的启示作用。

什么样的消费者比较容易产生“冲动型消费”?无外乎是让消费者感受到购买的成本远远小于获得收益,或是在消费时将价格的影响因素放在次要或是忽略不计的位置。在提供冰淇淋的同时,哈根达斯非常注重营造一种氛围,使品尝哈根达斯冰淇淋成为一种难忘的体验。这也就是“哈根达斯一刻”。那么“这一刻”赋予什么样的美妙、难忘才是最有感染力与象征意义?哈根达斯自然想到了“爱情”。

产品方面,哈根达斯以非凡的创意调制出绝妙的“冰火奇缘”、洋溢着英伦风情的“悠然一刻”、“心花怒放”、“黑色迷情”、“爱琴海之舟”等;原料方面,采用象征思念和爱慕的马达加斯加香草、象征甜蜜和力量的比利时纯正香浓巧克力等;环境方面,让消费者围坐浪漫红烛、伴着若隐若现的爵士音乐,在精致杯盘叉碟轻轻碰撞的优雅氛围中,细细品味着一款款弥漫着各色情韵的冰淇淋;在细节的关注方面,无论是产品设计、手册、海报,还是选址、装修、灯光、线条、色彩等都力求传递愉悦的体验。总之,让哈根达斯成为情感的代言物,这样卖的就不仅是冰淇淋,而是“甜蜜一刻”,是象征浪漫的体验。

这个世界上,也许很多人没能力为爱情拿出“豪华”,但谁会在意,让自己的爱情在自己能力许可的范围内“奢侈”一下。毕竟约见在哈根达斯,已经是一种很好的表白。

点评

我们需要承认,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都在生产着极其普通的产品,使用着相对普通的技术、设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有不少产品的生产、加工要比咖啡、冰淇淋复杂得多。我们总觉得国外的企业仿佛就是如“硅谷”这样的词汇一样难以逾越和高科技。事实上,星巴克、哈根达斯的品牌之路应该对中国企业有着不错的借鉴意义。

品牌的定位,不是讨论、思考出来的,而应是寻找、挖掘出来的。在星巴克之前没有“第三空间”吗?在哈根达斯之前没有“爱情宣言”吗?其实星巴克、哈根达斯只是为自己较高品质的产品,较为准确地找到了与目标消费人群交流的语言。一个成功品牌的唯一出路,在于你是“面对”着消费者,而不是“背对”着消费者。用平视、友善的目光去建立信任;用温暖的双手、肩膀去获得信赖;用不变的信念与虔诚来产生信仰。而事实上,我们说国内企业“无品牌”,就是“背对”的时候太多,“面对”的时候太少。

创新的传播策略

与一些奢侈品不惜版面、时间进行品牌传播的传统套路“格格不入”,星巴克、哈根达斯几乎很少投放广告。过去20年,星巴克在广告上的支出大约为2000万美元,平均每年仅100万美元。而宝洁公司仅是旗下纸尿裤品牌“帮宝适”每年的广告支出就达到3000万美元。哈根达斯的广告,也仅是偶尔出现在一些时尚杂志上。

事实上,鲜做广告宣传的星巴克、哈根达斯似乎从来不缺少传播。只是他们更看重“口口相传”的效应,看似缓慢而繁琐,却也稳固与长久。“进来一个,抓住一个;抓住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发展一批。”这几乎是口碑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流程与环节,但是要想做好,在每个国家对每个消费者都能够做好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过分”地强调品质

作为市场上主要针对中高端用户的品牌,星巴克、哈根达斯利用着各种机会、各种渠道传播着自己对产品品质近乎苛刻、完美的要求。这些“过分”强调品质的讯息极大地满足着“溢价消费”群体“物有所值”、“物超所值”的心理预期。

例如星巴克这样形容自己:要十分挑剔地选择咖啡豆,从品种到产地到颗粒的形状等,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绝不让未经专家严格品评的咖啡豆进入市场,品评专家每年要品评10万杯以上的咖啡,以确保品质,以杯评法挑选咖啡豆,然后决定精准的烘焙程度,令每一种咖啡的独有滋味都得以完全释放。员工一进入星巴克,除了要学习每种咖啡豆的知识,还要熟背各种技术要求,如每杯浓缩咖啡要煮23秒,牛奶至少要加热到华氏150度,但是绝不能超过170度等。

与星巴克类似,哈根达斯可能也是全世界在产品品质介绍方面最不吝惜用形容词的一个品牌。例如哈根达斯这样描述自己的原料:馥郁的马达加斯加香草,触动您的心灵;香甜饱满的俄勒冈草莓,令您甜蜜至心,难以忘怀;香浓的巴西和哥伦比亚咖啡豆,怡神的味觉享受;精选一级的夏威夷果仁,带您迈进松脆新境界……

“苛刻”地选择店铺

构成一份美好食品的要素除了本身的品质外,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使用、与谁共同享用、要以怎样的心情面对等问题十分重要。星巴克、哈根达斯对于这些问题十分重视,同时对于消费者“吃给谁看”、“谁想来吃”这样的问题更感兴趣。因此,他们在专卖店的选址、装修等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星巴克以年轻消费者为主,因此在拓展新店时,他们费尽心思去找寻具有特色的店址,并结合当地景观进行设计。例如,濒临黄埔江的滨江分店,透过花园玻璃帷幕表现出了宫殿般的华丽。同时,对于黄金路段,更是“不惜代价”,例如在上海淮海中路“东方美莎”到“中环广场”,短短1000米的距离,星巴克就圈了四家店。星巴克连锁店外观单纯从店周围的环境来考虑,但是其内部装修却要严格地配合连锁店统一的装饰风格。每一家店本身就是一个形象推广,这是星巴克商业链条上的一环。他们专门在美国成立了一个设计室,为全球每一家新店创造丰富的视觉元素和统一的风格,从而使顾客和过路客赏心悦目,达到推广品牌的目的。这种推广方式被称为“tie-in”,就是把咖啡馆形象和顾客紧密联系起来。

哈根达斯在选址的时候,甚至还要特别聘请专业的、熟悉当地生活形态的房产代理来挑选旗舰店的地址。所有的门店一律设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段,人流量大,广告效果也明显。例如在上海,哈根达斯有22家店铺,几乎最繁华的地段都没能逃脱哈根达斯的“慧眼”。在杭州,哈根达斯将烟雨江南的西湖美景作为专卖店的背景,中西合璧的创意成为了吸引消费者光顾的一大动力。虽然哈根达斯的店面一般都不大,但对所有的旗舰店都不惜重金装修,竭力营造一种轻松,悠闲,舒适,具有浓厚小资情调的氛围。

“刻意”地满足顾客

星巴克十分清楚“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因此舒尔茨把员工作为品牌传播中的重要一环,他另辟蹊径开创了自己的品牌管理方法,将用于广告的支出用于员工的福利和培训。1988年,星巴克成为第一家为临时工提供完善的医疗保健政策的公司。1991年,星巴克成为第一家为员工提供股东期权的上市公司。通过一系列“员工关系”计划,公司确实受益匪浅。在改革福利政策之后,星巴克员工的流动率大幅下降。

星巴克有提供一项叫做“咖啡教室”的服务:如果三四个人一起去喝咖啡,星巴克就会为这几个人配备一名咖啡师傅。顾客一旦对咖啡豆的选择、冲泡、烘焙等有任何问题,咖啡师傅会耐心细致地讲解,使顾客在找到最适合自己口味的咖啡的同时,体味到星巴克所宣扬的咖啡文化。顾客由此获得心理上的莫大满足,而真正的赢家却是星巴克。

哈根达斯为了留住消费者,采取了会员制,累计消费到一定金额,就可以成为会员。会员会定期得到哈根达斯自办的用来推销新产品的“酷”杂志。同时,他们还不定期举办核心消费群体的时尚party,听取对产品的反馈意见。针对不同的消费季节、会员的消费额和特定的产品发放折扣券等。在哈根达斯,甚至服务员上餐的礼仪和姿势都是经过训练的。即使是最简单的盛放冰淇淋的容器,也能看出其匠心独具,弧形、心形、喇叭形、花形……甚至垫在杯下的一张便签也充满了诗情画意,异常讲究。让消费者充分享受被“宠爱”的感觉。

同时哈根达斯把自己装扮成“高贵时尚生活方式”代言人。在切入上海市场的时候,哈根达斯分析了上海年轻人的心态。当时,上海人认为,时尚生活的代言人是那些出入高档办公场所的公司白领、高级主管和金发碧眼的老外。哈根达斯邀请这些人士参加特别组织的活动,吸引电视台做了一个“流行风景线”的节目,一下子把自己定义成流行的同义词,引起了一场小小的轰动。其实这也满足了消费者对奢侈品应有的想象空间。

点评

星巴克、哈根达斯从消费者知识的普及、培养到对品牌好感、忠诚度的建立,其实是一段很长的品牌塑造之旅,也理应需要大规模、高频次的广告做支撑。但是他们创新的传播策略却是另辟蹊径,投入成本虽低,但实际效果显著。

不少企业都在感慨:广告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广告是万万不能。星巴克、哈根达斯却用他们自己精彩的品牌之旅,再次向我们传递:广告不是品牌传播的唯一途径;大众媒体广告也不是广告的唯一形式。其实,在很长时间里、很多企业中,这样原本清晰的理论概念已经被现实的喧嚣模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