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时,谢广军读的是汽车专业,后来,谢广军却发现自己最喜欢的是计算机,于是每天出没于学校的机房,直到毕业论文也是写计算机理论分析。
而如今在燕京,谢广军独特的信息化思维又让人们再开眼界。
实施信息化并不难
1999年,燕京啤酒的信息化开始起步。
在全员信息化动员大会上,燕京领导层下达硬指标:全体员工必须培训,培训不过关的一律让贤。
3个月后,所有的员工都顺利过关,包括几个老太太。然而,在几个月以前,他们当中有的人还不会使用鼠标。
这一切,只是因为在整个培训中有一个好老师,以其独特的思想引领着员工。
这个人正是谢广军。
给员工培训,谢广军非常清楚要教给他们的是什么:不是面面俱到的计算机知识,而是他们的业务工作所需要用到的那些,除此之外,都是多余的。不会鼠标?那就教他们在电脑上玩扑克游戏。不会打字?那就把业务工作中常用的名词冠上数字代码,只要会打1、2、3这些数字就可以了。
没有了心理障碍,就可以轻装上阵。在这样的状况下学计算机,不仅不是一件痛苦的事,反而成了一件快乐的事。久而久之,“计算机就再也不是一个庞然大物了,而是一个实实在在帮我们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经历了培训的员工深有体会。
“实施信息化这个工作,方法是相当重要的。”谢广军强调。
燕京的信息化,谢广军主张分两步走。第一步是要求员工运用电脑来完成一些基本的业务工作,并不是一上来就急于把管理加进去。之所以分两步,是怕引起大家的反感,因为大家在头脑里已经有了这么一个概念,这个管理软件是用来管我们的,心里就难免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操之过急反而会弄巧成拙。这个阶段历经了一年的时间。等过了这个阶段,他们自己已经说服了自己,计算机是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工作效率的。
第二步,加入管理的东西,这时再来让大家接受这个管理软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上手相当快。
信息化的应用一般都会经历一个磨合期,但是,在燕京啤酒看来并不算是太大的问题。谢广军告诉记者,所谓的磨合期在燕京几乎是看不到的,至少不太明显。
“信息孤岛”不可能彻底消除
很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信息孤岛”这个棘手的问题。燕京也不例外。
虽然在1993年燕京就实现了财务电算化,但缺乏统一规划,各科室应用系统中间没有统一接口而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有一次,由于销售和仓库之间信息的不统一,在大厅被挂失了的一张1000箱订购单却被人在挂失后又从仓库领走了啤酒。更严重的是上万家客户仅凭人工操作很难建立详细的应收账明细表,出现了很多的坏账,工作很容易出现误差。
“信息孤岛”基本上是每一个实施信息化的企业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企业也都想彻底消除企业的“信息孤岛”现象。对此,谢广军说:“‘信息孤岛’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即使是信息化实施成功的企业,谁都不敢说他可以彻底消除‘信息孤岛’,就说燕京,虽然信息化的实施已经成功了,但是仍然存在‘信息孤岛’”。
很多国企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想尽快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恨不得马上实现信息化,追求“快、恨、准”的境界,多模块同时出击,多管齐下,其结果反而是死得更快。
在这方面,燕京采取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各个击破的做法,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来。采取这种各个击破的方式,在某一个阶段集中有效的精力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对付一个问题,不管你的题目怎么出,都难不倒大家;反之,如果是各个模块同时出击,搞所谓的多管齐下,惟恐忽略了哪一块,实质上分散了有效的精力和智慧,诸多问题一起出现再有战斗力的队伍也会招架不住。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完成了财务、销售、人力资源、库存的信息化,并且实现了成功对接,在这几个模块之间是消除了“信息孤岛”的。
但是,即使是这样,燕京也不敢说自己完全消除了“信息孤岛”。
其实,并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信息孤岛”的那个零,重要的不是在消除“信息孤岛”上的好大喜功,而是要明白自己的需求,分清主次,不能平均用力。要让每一个员工根据自己岗位的需要来了解信息化的相关知识。将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部分的信息化连接起来,燕京的信息化已经对接的这些模块对于企业的信息需求已经够用,信息化建设的十几年正是燕京快速成长的十几年。事实告诉人们,谢广军的这条路走对了,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信息孤岛”都消除后才能使信息化的价值发挥出来。
只要企业所需求范围的“信息孤岛”能够适当地消除,能够完美地完成企业地工作,这个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就可以打一个高分。
“信息孤岛”不可能彻底消除
很多企业在实施信息化的过程中都会遇到“信息孤岛”这个棘手的问题。燕京也不例外。
虽然在1993年燕京就实现了财务电算化,但缺乏统一规划,各科室应用系统中间没有统一接口而形成了一个个的“信息孤岛”。有一次,由于销售和仓库之间信息的不统一,在大厅被挂失了的一张1000箱订购单却被人在挂失后又从仓库领走了啤酒。更严重的是上万家客户仅凭人工操作很难建立详细的应收账明细表,出现了很多的坏账,工作很容易出现误差。
“信息孤岛”基本上是每一个实施信息化的企业都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而且企业也都想彻底消除企业的“信息孤岛”现象。对此,谢广军说:“‘信息孤岛’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即使是信息化实施成功的企业,谁都不敢说他可以彻底消除‘信息孤岛’,就说燕京,虽然信息化的实施已经成功了,但是仍然存在‘信息孤岛’”。
很多国企在实施信息化过程中想尽快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恨不得马上实现信息化,追求“快、恨、准”的境界,多模块同时出击,多管齐下,其结果反而是死得更快。
在这方面,燕京采取的是一步一个脚印,各个击破的做法,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来。采取这种各个击破的方式,在某一个阶段集中有效的精力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把大家的智慧集中起来对付一个问题,不管你的题目怎么出,都难不倒大家;反之,如果是各个模块同时出击,搞所谓的多管齐下,惟恐忽略了哪一块,实质上分散了有效的精力和智慧,诸多问题一起出现再有战斗力的队伍也会招架不住。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完成了财务、销售、人力资源、库存的信息化,并且实现了成功对接,在这几个模块之间是消除了“信息孤岛”的。
但是,即使是这样,燕京也不敢说自己完全消除了“信息孤岛”。
其实,并没有必要去刻意追求“信息孤岛”的那个零,重要的不是在消除“信息孤岛”上的好大喜功,而是要明白自己的需求,分清主次,不能平均用力。要让每一个员工根据自己岗位的需要来了解信息化的相关知识。将能够给企业带来效益部分的信息化连接起来,燕京的信息化已经对接的这些模块对于企业的信息需求已经够用,信息化建设的十几年正是燕京快速成长的十几年。事实告诉人们,谢广军的这条路走对了,并不是要求所有的“信息孤岛”都消除后才能使信息化的价值发挥出来。
只要企业所需求范围的“信息孤岛”能够适当地消除,能够完美地完成企业地工作,这个企业的信息化工作就可以打一个高分。
(来源:it时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