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柯林斯与德鲁克

跟85岁的彼得·德鲁克在一起的那一天,彻底改变了吉姆·柯林斯的生活。

1994年12月,吉姆·柯林斯完成了他在管理学上的重要著作——《基业长青》(build to last)后,第一件事就是驱车到加州的克莱蒙特去拜访彼得·德鲁克。

我如何贡献?

当柯林斯来到德鲁克的住处,他不禁犹豫了一下,再一次对照了一下地址以确认没有走错门,出现在柯林斯眼前的是一处颇为简朴的住宅,房前停着两辆小型丰田轿车。对于一位普通的大学教授,这样的房子也许还说得过去,可是他要拜见的是现代管理学之父、美国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的创始人、美国企业家的导师——彼得·德鲁克。柯林斯时年36岁,在管理学界还没有什么影响,而彼得·德鲁克已是85岁高龄的老人,并且已到了“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鲁克,在企业的森林里就会有无数双耳朵竖起来听”的境界。

那一天德鲁克给柯林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德鲁克与其他管理大师的不同之处时,柯林斯说:别人都在问“我如何成功?”而德鲁克却在问“我如何贡献?”别人都在追问“我怎么做才能使自己有价值?”而后者在问:“我怎么做才能对别人有价值?”柯林斯说:“回想一下跟85岁的彼得在一起的那一天的价值,他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就在那一天!”

其他的管理大师都试图给别人指点迷津,而德鲁克却依然把自己看作是一名学生。柯林斯深知德鲁克对时间的珍惜,在占用了大师一天时间后,柯林斯问道:“我如何感谢您?我如何报答您?”德鲁克答道:“你已经报答我了,从我们的谈话中,我已从你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走出去,使自己成为有用的人”是德鲁克送给柯林斯的忠告。柯林斯是个才华横溢的人,可德鲁克一直认为,如果你不能把才华用于实践之中,才能本身毫无用处。事实上,许多有才华的人一生都碌碌无为,因为他们把才华本身看作是一种结果。知道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个人的智商是120而组织的智商只有60。柯林斯没有辜负德鲁克对他的期望。在写完《基业长青》之后,他又出版了《从优秀到卓越》。需要提及的是,德鲁克在2004年和约瑟·马可西拉罗教授(professor joseph a· maciariello)联合出版了他的第36本著作《德鲁克文选》(the daily drucker),为了认可这位晚辈在管理学方面的建树,德鲁克打破一直以来由自己为作品写序的惯例,让柯林斯为自己的新书写序。在我读过的德鲁克所有著作中,《德鲁克文选》是唯一一本由他人作序的著作,这一例外体现了两代管理大师在思想上的高度一致。

德鲁克早年在德国留学,他晚上常到歌剧院去听歌剧。有一次,19世纪意大利伟大的作曲家威尔第(verdi)的最后一部歌剧《福斯塔》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对来自音乐之乡的德鲁克来说,这部歌剧的完美使他感到震撼(德鲁克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他的父亲阿道夫·德鲁克创办了“萨尔斯堡音乐节”)。德鲁克到图书馆去查找意大利伟大的作曲家威尔第的背景资料,他惊奇地发现,威尔第于1883年(时年80岁,当时欧洲男子的平均寿命只有50岁)谱写了他最后一部歌剧《福斯塔》。威尔第在谈到创作《福斯塔》时说道:“我一生都是音乐家,且一直极力达到完美的境界,而我一直很困惑自己是否已达到这个境界,只是下定了决心再努力一试。”这段话成了德鲁克一生追求完美的座右铭。德鲁克立下誓言:如果我能活到80岁,我要写到80岁。德鲁克以实际行动在履行自己的诺言,从85岁到95岁这10年中,他又出版了10本著作,以每年一本的速度为人类贡献他的智慧!德鲁克在谈到他的职业时曾说:“写作是我的职业,咨询是我的实验室。”

德鲁克在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精深造诣不是因为他的才智而是因为他的勤奋。他每隔三四年就会选择新的主题来研究,可能是统计学、中古史、日本艺术或经济学。60多年来,德鲁克仍然保持着每隔一段时间选择一个主题来研读的习惯,他现在又在重读莎士比亚。

《基业长青》与《管理实践》

吉姆·柯林斯对于管理的贡献在于,他和他的团队花了6年时间通过对38家美国一流企业的系统研究, 回答了是什么使那些高瞻远瞩的公司基业长青的问题。这些公司不是因为有了伟大的构想,也不是因为有了一位富有魅力的领导人,更不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首要目的,而是有指导实际运营的核心价值观。高瞻远瞩的公司的成就绝不只是创造了长期的经济报酬而已,它们已经融入社会的机构里。我认为,吉姆·柯林斯的《基业长青》对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实践》一书提供了进一步的实证支持。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主要以通用汽车、通用电气、ibm、西尔斯、俄亥俄铁路公司、美国研究所、美国邮政管理局为研究样本。他当时对企业目的的假设,40年后由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再一次进行了验证。

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实践》一书中就提出,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客户,为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而不是利润的最大化。但这不意味着利润和盈利能力不重要。盈利能力不是企业和企业经营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和企业经营活动的一个限制因素。利润不是企业行为和企业决策的理由或根本原因,而是对其有效性的一种检验。任何企业的第一项考验不是利润的最大化,而是获得足够的利润以抵偿经济活动上的各种风险,以此来规避损失。

德鲁克对企业的独特见解是,要想知道什么是一个企业,必须从理解企业的目的开始。企业的目的必须存在于企业本身之外。事实上,企业的目的必须存在于社会之中,因为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适当的定义:创造客户。是客户决定了企业是什么。因为只有客户,通过其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才使经济资源转化为财富,物品转化为商品。企业想生产什么并非十分重要。客户想买什么,什么是他们的认知价值,那才是决定性的。他们决定着企业是什么,企业生产什么,企业是否会兴旺。

创造客户是这样一种事情,只要你不掌握它,你就会失去它。在变化万端的服务经济中,求得生存的唯一之路,就是创造和留住顾客。你可以拿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和服务,但是如果无人问津,那你肯定要失败。企业的成功。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你为客户服务的方式,即不但满足客户的需要,而且向他们提供超值的服务。要是经营策略、制度和服务员工的焦点不能凝聚于客户的需要和期望上,企业就将无法存活。

《管理实践》的问世,标志着现代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由于彼得·德鲁克将管理学发展成为一门可以传授和供人们学习的学科,他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其实,德鲁克对于世界的贡献不仅限于管理学。1939年德鲁克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著作《经济人的末日:论极权主义的根源》,在该书中,他深入剖析了法西斯主义的荒谬性:“它是反自由的,但同时又是反保守的;反宗教而又反无神论;反资本主义又反社会主义;反战争又反和平;反对大企业,却又反对工匠和小店主。”“极权主义发源于整个西方普遍的价值崩溃、信仰崩溃和制度崩溃”,二战是“一场为西方社会未来而进行的内战”。1940年法国沦陷后,英国首相丘吉尔把该书列为英国军官学校的必读书并在伦敦《泰晤士报》上撰文高度评价德鲁克的洞察力和对法西斯极权主义的深刻批判。

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适当的定义:创造客户。

是客户决定了企业是什么

二战期间,德鲁克花了18个月时间研究通用汽车公司并撰写了《企业的概念》一书。这是第一本把“管理”视为承担特定工作与责任、履行组织特定功能的著作。该书的重要贡献还在于,德鲁克首次提出“组织”的概念,并且奠定了组织学的基础。《企业的概念》 成为第一个试图描写组织实际工作情况、挑战、问题和原则的著作。因此,德鲁克成为第一位企业管理咨询顾问。2000年,我在美国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学院学习期间第一次阅读该书,难以相信这是一本出版在半个世纪以前的管理学著作。如果你不看出版日期,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本刚刚出版的管理学著作。德鲁克在该书中提出的“分权”、“事业部”仍是我们21世纪企业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50年后,吉姆·柯林斯在《基业长青》中发现“我们的研究和德鲁克的著作深深契合,事实上,我们对德鲁克的先见之明深为敬佩。研读他的经典之作,像1946年出版的《企业的概念》,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1964年出版的《成果管理》,你会深深叹服他遥遥领先今日管理思潮的程度。事实上,在我们做这个研究时,遇到很多深受德鲁克作品影响的公司,惠普、通用电气、宝洁、默克、摩托罗拉和福特只是其中几家而已。”

杰克·韦尔奇将其重要的企业决策归功于德鲁克,“1981年,我整合通用电气的第一个核心思想来自彼得·德鲁克。通用电气的相关业务要么是业内第一或第二的位置,要么就退出这个领域。”“我认为,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个天才的管理思想大师的话,那么这个人应该是彼得·德鲁克。”

他在管理学方面的真知灼见不但影响着美国的企业和美国的管理者,同时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管理者。2001年~2003年,我在《it经理世界》曾通过“解读德鲁克”专栏系统介绍过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但我发现,在短时间内了解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是工作繁忙的管理者的共同需求,为此,通过我对德鲁克管理思想系统的研究,我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整合在一个简明的管理框架内,我把这个框架称之为“德鲁克的1358”,我将近期通过《it经理世界》和读者一起分享我过去几年的一点心得。

我想借用德鲁克常讲的一个寓言来结束本文。公元前440年,古希腊雕刻家菲迪亚斯被委任雕刻一座雕像。今天,这座雕像仍然伫立在雅典的帕德嫩神殿屋顶上。但是当菲迪亚斯完成雕像,要求支薪时,雅典市的会计官却拒绝了。他说:“这座雕像伫立在殿堂屋顶,而殿堂又位于雅典最高的山坡上,你为什么把雕像的后面雕刻得和正面一样美丽?没人能看到雕像背面!”

菲迪亚斯反驳说:“你错了!上帝会看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