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万科19年持续成长之谜

19年来,万科的人马换了一拨又一拨,唯有王石,这位自称为职业经理人的创业者,由始至终没有离开过万科一步。作为万科旗帜下的灵魂人物,王石带领着万科打了一场又一场近乎惊险而漂亮的战役。然而比那些精彩案例更难得的,是万科连续19年的成长。

中国企业从不缺“漂亮仗”,也不缺“高成长”,但保持10年以上的持续成长,则仿佛马拉松长跑,需要坚强的意志、长远的筹划、平和的心态和理性的节奏,而这却是那些只善于以一仗定乾坤的企业所望尘莫及的。

是的,持续成长,寥寥四字,却饱含了太多的挑战。难怪在吉姆·柯林斯眼中,群星闪耀的美国企业也只有11家得此殊荣。背后萦绕着柯林斯的惊人结论,我们收回目光,来看一看我们自己的“持续成长”,看一看王石的万科,我们会有什么启发?当我们的眼神再度离开万科时,会看到更多立志持续成长的中国企业吗?

持续发展的动力何在?

持续发展的动力何在?

记者:有资料显示,在1995年以前上市的311家上市公司中,能够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两项的综合排名上保持持续上升的只有3家,万科是其中之一。我们知道,上市公司的资质问题一直是困扰股民信心的头等大事,对此你怎么看?

王石: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此之前,还没有人想到要问我这个问题。我对其数据的准确性无可置评,但许多与万科同期上市的公司,其业绩在下滑甚至已被st或pt,这是事实,而万科却保持了持续的增长,且历年累计增幅远大于大多数上市公司。这里实际就提出了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在我国,很多新型企业在发展时期中的某一段时间里会有很“持续”的表现,你会看到很多意外的惊喜,无论是在创意、形象、营销上,它都会有很新的手法。但遗憾的是它们大多没有太久的持续性。在这些企业大做广告而引人注目的时候,人们对它的溢美之词不绝于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五年、八年、十年以后,这些企业是不是还能够引起人们的关注就很难说了。实际上很多企业从迅速崛起,到繁荣、到具有知名度、到顶峰,再到最后开始往下走,其间的周期只有六年左右。我们看这几年在家电市场上叱咤风云的几家企业,都是行业排名第一、第二位的,突然年报就报亏损了,一亏就是几个亿,而这种现象多年来并不少见。

问题就出在成为第一之后

问题就出在成为第一之后

记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要讨论企业如何保持可持续性发展这个问题,就更加显得意义非常。

王石:过去我们往往只停留在谈论一些营销手段、产品创新之类的问题上。当然,这些问题也都非常重要,但实际上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始终认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核心才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你的企业文化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比如说大,这是不是目标?我认为这不是目标。当然你说企业要形成竞争力,要在行业中占龙头地位,你不大不行。但对大的概念一定要有非常明确的认识。如果仅仅是为了大而大,结果往往适得其反。所以我们发现在一些行业中,企业真正出问题是在它排到第一位的时候,在行业中最大的时候,它发现自己的问题凸显出来了。

再比如说盈利,一般的观点是企业盈利应该追求最大化。企业要在市场上竞争肯定要具备盈利能力,没有盈利能力或者低于平均盈利能力,其融资的可能性就会受到局限性。但如果仅仅就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忽视了公司的存在价值,即使你某段时间的盈利非常高,但你却忽略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在你盈利最多的时候正是你走下坡路的开始。

这里还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是:企业为谁而盈利?现在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是为了股东,有的说是为了社会,有的说是为了自己。但实际上一个企业在社会上存在,应该是复合型、多重型的,如果仅仅是强调某一方面,恐怕它会存在问题。比如说:你是为了股东,当然股东就是希望利益最大化,所以很多上市公司每年拼命地送红股,其结果当然是股东非常开心,而这时股票价格自然也非常高。但我们会发现,凡是那些曾经有一段时间股价非常高、很受投资者追捧的企业,反而常常会显得后劲不足。

记者:的确,这两年股市大调整的时候,有很多股价上到50元、100多元的股票后来都哗哗地下来了。

王石:当然有的时候上市公司是为了员工,员工没有积极性你怎么来创造产品?怎么能为消费者提供最好的服务?但企业如果把为了员工强调过头的话,就会带来管理成本的上升。比如:我们常常看到媒体报道所谓百万年薪聘请职业经理人,我个人认为中国职业管理阶层的工作水平应该还没到那个程度。如果企业第一把手是百万、几百万的话,你的整个工资体系一定水涨船高,显然这个企业的管理成本就太高了。所以说,我们不能很片面地理解企业的经营文化和经营理念,这个核心一定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记者:怎样理解这个“综合的概念”呢?

王石:一个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并且生存得好,首先要选择一个产品,这是毫无疑问的,而这个产品一定要在行业站住脚,这个行业也一定要有持续的发展力,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接下来就要考虑如何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就意味着要非常清楚企业的存在价值,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和股东的关系,和员工的关系,和消费者的关系,只有均衡地发展这些关系,核心竞争力才能最终形成。如果一个企业只注重某一方面的发展,其核心竞争力自然无从谈起。比如:刚才我们所说的大,有人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大,可能是你有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结果,但不能把大当成一个目标。

[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