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周玉成的两种命运

每天早晚,周玉成都会雷打不动地坚持跑步半个小时,这个习惯从大学时期养成。据说周也很喜欢打乒乓球,但周说,只有跑步是一个人可以做的,他不可能大晚上请秘书或者司机来陪他打球。

但不论早晚,跑步结束后周玉成会准时再回到他的商业世界中去。你的娱乐方式是什么?工作不是一种娱乐吗?周反问道。运筹帷幄、拍案决策、苦思冥想、放手一搏……这样的商业生活,令周沉迷。即使是退休之后,周玉成也渴望能“做做关于企业经营的研究、写写书。”

同样是只有工作、没有生活的另一商业巨头张瑞敏性格内敛,喜欢孤独。周玉成则性情豪放,喜好交友,周称很多大的医药公司他都曾亲自登门拜访,而这常常被一些敏感的媒体理解为周有收购之意。

对这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战略家来说,其产业之梦是大刀阔斧的,也是琐碎细腻的,是大开大阖的历史篇章,也是充满人情味的无数细节。在上药整合中,周愿意抽出时间和底层员工面对面地沟通想法,在收购哈药受阻、刘存周被指“贱卖哈药、59岁现象”时,周玉成数次从上海打电话宽慰远在东北的刘存周,刘直言“他怕我受委曲”,“令我刻骨铭心”。

在部委庞大的官僚系统里,周玉成是个少见的有企业家精神的人,要不然他也不会在将近知天命之年离家别子从北京跑到上海去挑起一摊、创办华源;而在藏龙卧虎的商界,周玉成构筑愿景的能力、实践战略的定力又使他像是企业家群体里的“战略家”,不但以开阔的视野描画出华源的蓝图,而且试图自下而上以企业之力来影响国家的产业战略。周玉成信心十足,“大企业要去影响政府,华源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就很大,而且会持续不断地影响。”

13年来,周玉成全力以赴地试图(或已经?)以个人智慧来寻求中国纺织和医药产业的突围之路。华源内外一些熟知华源历史的人称,“华源是个人天才主导下的国企转型”。驱使周大手笔并购、大角度转弯、形成高负债率、陷入整而不合局面的根本都是其大产业观,“不是为了做强华源,是为了做强产业,未来中国产业的国际化通过什么力量去?通过先进的国企以市场化的力量去!”周慷慨激昂、以战斗式的句式脱口而出。

产业航母梦想、转型研发、走国际化路线——这些被一般民营医药企业视为畏途,而周玉成选择全力以赴。“所以请不要简单地以对民企评价的方式来判断我们。”周说道。不过,我们仍然不得不以普遍的市场标准来度量周玉成和华源的伟大或者失败。属于周玉成的命运只有两种——或者出师未捷身先去,或者功成身退。他在和时间赛跑。